文化理念篇
至誠、至善、至精、至美:[海南航空公司]
海南航空公司員工守則
1.海航文化格言:
為社會做點事,為他人做點事,為自己做點事。
至誠,至善,至精,至美。
大眾認同,大眾參與,大眾成就,大眾分享。
2.海航同仁共勉:
團體以和睦為興盛;精進以持恒為準則;
健康以慎食為良藥;諍議以寬恕為旨要;
長幼以慈愛為進德;學問以勤習為入門;
待人以至誠為基石;處眾以謙恭為有理;
凡事以預立而不勞;接物以謹慎為根本。
3.海航員工訓條:
積厚德,存正心;樂敬業,誠為本。
入角色,融團隊;堅誓願,誌高遠。
贏道義,勿自矜;吃些虧,忌怨恨。
講學習,敬師長;不誇能,勤精進。
除懶惰,止奢欲;培定力,絕私弊。
離惡友,甘淡泊;忍人辱,達道理。
精彩點擊:至誠、至善、至精、至美
員工典範:不為名利,隻為青春無悔
2004年2月的一天,李靜執行海口—太原航班,航班提供飲料的服務程序結束後,客艙裏發生突發事件——一位女乘客不慎將一杯熱開水全部灑在了身上。李靜立即把她請進服務間,讓這位年輕的女士脫掉外衣並為其進行檢查,此時她身上的皮膚已是大片的水泡。看著受傷乘客痛苦的表情和她身上觸目驚心的傷痕,李靜的心裏很不是滋味。從未碰到過這種情況,加上剛剛帶班不久經驗尚不豐富,李靜有些手足無措。可是此時受傷乘客的一聲“乘務長”讓她馬上意識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不能慌!一定要把事情處理好。李靜立即根據所學的醫療常識判斷燙傷的程度並進行簡單快速的處理,一邊小心地為她清理傷口,一邊安慰她說:“大部分的水泡都沒有破,不會留下傷痕的。”受傷乘客明顯輕鬆了許多,李靜又試著與她聊些高興的事以分散她的注意力,受傷乘客的情緒漸漸恢複了平靜。
飛機降落在太原武宿機場後,又出現了新的難題:飛機沒有停靠廊橋,機場也沒有擺渡車,從飛機到候機樓大概有200米的距離,受傷乘客又無法穿衣服。2月的北方還正值嚴冬,李靜二話不說立即把自己的大衣給她披上,自己僅穿單衣頂著嚴寒摟著傷者一步步走向候機樓的醫護室。臨別的一刻,受傷乘客感激不盡,一定要李靜留下聯係方式。李靜隻是笑笑說:“我們有緣會再見,歡迎您再次乘坐海航的航班。”
深度點撥:在其位謀其事
不管你現在在哪個職位上,把你該做的事做好,都是你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老板的眼中,永遠不會有空缺的位置。所以,如果你不想與自己的位置保持一種短暫的“約會”關係,而是保持一種長期性的關係,你就要在其位謀其事。
公司裏每個位置都對企業的生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任何一名員工如果在其位不謀其事,其所在位置的運作就會出現問題。當任何一個位置的價值得不到充分體現時,都會直接削弱企業的生命力。
如果一個人朝三暮四地期待著奇跡出現,不集中精力去做好本職工作,自然會碌碌無為、一事無成。有些人總希望為自己留一條退路,幻想東邊不亮西邊亮,孰不知若是沒有了太陽,東西哪邊都不會亮。
你怠慢消極,馬上就會有人取代你;你保守落後,自然就會遭到淘汰。
所以,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隻要你已經著手了,千萬別心猿意馬地著迷於那些不切實際的誘惑。你可以珍惜作息時間,但對你的工作絕不能吝嗇勤奮和汗水。一定要在職位上全力以赴,否則就隻能在失去工作的困境中痛心疾首,那代價就太大了。
相關鏈接
海航集團企業標誌內涵:
1.“創意緣起”:海航集團,2001年元月注冊成立,與二十一世紀同行。海航集團企業標誌,意味著將以最大包容量、最大前瞻性和最大張力,闡述海航事業獨特的生命法則和宏大誌向。
2.“創意與構圖”:海航集團企業標誌以“生生不息”為理念創意。“生生不息”是海航事業的根本生命法則。海航集團企業標誌以“無限空間”為理念定位。標誌構圖中注目之處是一核心球體,然而海航創意的獨特之處在於:以“無限空間”為定位的主構圖乃是核心球體之外的無限空間帶。這一無限空間帶,取“大道無形”之意,以無形為形,以無圖為圖,以無色為色,述說浩瀚宇宙關於生生不息的故事:當有二氣交感,陰陽互動,乃有鴻蒙開辟,天地初成,乃有萬物發端,依序而生。海航事業以宇宙生命法則定位,其發端至恢至宏,其運勢則必永生永動無窮無限。標誌中的核心球體,以極具動感和極富張力的曲線蘊含回護相生的太極圖,詮釋海航事業倚“生生不息”之理展“無限空間”之誌的立身之本。標誌中的核心球體,以靜藍色表征沉穩與智慧,以暖黃色表征希冀與親和,以亮白色表征創造與坦蕩,結構而成回旋交錯澎湃激揚之勢,闡述 海航事業以人為本、以誠為懷、以德為倫的企業理念,闡述海航事業立誌為社會、為大眾、為人生創造一番輝煌的宏大誌向。
不怕做錯事,就怕不做事:[中電電氣集團]
中電電氣集團員工守則
1.企業理念:科學創造奇跡,綠色造福社會。
2.發展戰略:與巨人同行,與世界同步。
3.核心價值:遠見、創新、責任。
4.決策觀:係統思考,大膽設想,不斷嚐試,及時修正,持續進步。
5.做事理念:目標,計劃,時間推進表。
6.經營理念:創造客戶第一,創造利潤第二。
7.座右銘:不怕做錯事,就怕不做事。
精彩點擊:不怕做錯事,就怕不做事
員工典範:“簡單”丁龍進,不簡單人生
熟悉丁龍進的人都說他是一個簡單的人。簡單到如癡如醉地工作,簡單到生活中隻有“工作”二字。
25歲的丁龍進已經是中電鐵芯班班長了,按理說本可以脫產了,但他就是閑不住。他常說的話就是:人啊,不怕做錯事,但就怕不做事。
丁龍進在公司不但做事,而且什麼事都做,不管是不是他的分內工作。當他發現矽鋼片有毛刺超標時馬上就去剪切組檢查縱、橫剪設備;在大小修及設備改造中,凡是經他手的剪切設備,從未出過任何問題;疊片組更是離不開他,一旦發現鐵芯有不合格之處,他馬上就會指出並糾正,直到鐵心合格為止。而且他還想到了許多有助於生產的金點子,為大家的工作提供了許多方便並節約了時間。
一天,員工們看到他又跑到車間來擺弄工具和工件,就和他開玩笑地說:“怎麼,班長,又想重返工人隊伍啊?”
丁龍進卻笑著說:“我可從來都不敢脫產啊。你看,剛兩天沒來,新買來的一批機器我又不會用了,這就是落後了。快來,教教我怎麼‘玩’。”丁龍進總稱呼工作為“玩”。
員工很無奈地手把手教他怎麼使用新機器,當他完全掌握了方法時,那股高興勁像孩子一樣。
誰知第二天,大家就在車間看到丁龍進在教一名新員工使用那台機器,大夥都笑了,都說丁龍進“現學現賣”還很不錯呢。
深度點撥:工作中沒有“分內”、“分外”
工作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
“這不是我的工作。”
“這應該由他來做。”
“為什麼總是讓我做這些幹了不給錢的工作?”
這些人的頭腦中,將“分內”與“分外”區分得實在太清晰了。
許多著名的大公司認為,一個優秀的員工所表現出來的主動性,不僅僅是能堅持自己的想法,並主動完成它,還應該主動承擔自己工作以外的責任,眼裏有活的員工才是好員工。
工作,對於那些優秀員工來說,是不分分內分外的,隻要是職場上的事,隻要是自己見到的活兒,不搶著把它幹好,就總覺得心裏不踏實。
在做好分內工作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去做一些分外的工作,會給老板留下勤奮、敬業的印象,往往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好機會。
優秀員工明確地知道自己工作的意義和責任,並永遠保持一種自動自發的工作態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以這樣的眼光來重新審視,工作就不再成為一種負擔。在各種各樣的工作中,當我們發現那些需要做的事情——哪怕並不是分內的事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我們發現了超越他人的機會。因為在自動自發地工作的背後,需要你付出的是比別人多得多的智慧、熱情、責任、想像和創造力。
機會總是喬裝打扮。當顧客或者老板交給你某個難題,也許正為你創造了一個珍貴的機會。對於一個優秀的員工而言,公司的組織結構如何,誰該為此問題負責,誰應該具體完成這一任務,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他心目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如何將問題解決。
相關鏈接
中電電氣文化是中電電氣人的價值觀,這個價值觀的核心是創新。它是在中電電氣十年發展曆程中產生和逐漸形成特色的文化體係。
中電電氣文化以觀念創新為先導、以戰略創新為基礎、以組織創新為保障、以技術創新為手段、以市場創新為目標,伴隨著中電電氣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從中國走向世界,中電電氣文化本身也在不斷創新、發展。員工的普遍認同,主動參與是中電電氣文化的最大特色。當前,中電電氣的目標是創中國的世界名牌,為民族爭光。這個目標使中電電氣的發展與中電電氣員工個人的價值追求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每一位中電電氣員工將在實現中電電氣世界名牌大目標的過程中,充分實現個人的價值與追求。中電電氣文化不斷得到國內專家和輿論的高度評價。
中電電氣文化的核心是創新。
左腳否定右腳:[紅塔集團]
紅塔集團員工守則
經營理念:山高人為峰。
(1)“市場是第一車間”理論:一個優秀的企業,要善於審時度勢,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於根據時勢需要及時調整發展戰略。
(2)攀登者精神:誌存高遠,腳踏實地。在這樣一個充滿競爭的場地,要麼成功,要麼失敗,我們沒有其它選擇。
(3)紅塔的企業哲學:“左腳否定右腳”。我們不隻追求勝過同行和前輩,更重要的是要設法勝過自己。
(4)紅塔的價值觀:人的價值高於物的價值;共同的價值高於個人的價值;消費者所看重的價值高於企業的利潤價值。
精彩點擊:左腳否定右腳
員工典範:勤學共進師徒情
2002年,作為車間員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的一部分,剛進入生產一部製絲機械修理組工作的王宏偉與從事製絲設備修理30多年的魏祥結成師徒對子。
在幾年的工作中,他們二人共工作,在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推進高新技術應用,有效節能降耗等方麵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師傅魏祥1975年參加工作,30多年一直在生產一部從事製絲設備修理和技術改造工作。他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擁有較高的專業理論和綜合技能,在解決重大技術難題、傳授技藝方麵有其獨特思路和辦事方法。
魏祥在企業製絲設備工藝改進、技術攻關、技術改造以及先進技術應用方麵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成為製絲車間的技術帶頭人和傳授技能的主要技術骨幹。
徒弟王宏偉自1989年參加工作以來,曾有6年的時間是在製絲線多個工序點當操作工。在工作中,王宏偉勤學好問,逐漸在操作技巧、產品質量控製、效率提高、節能降耗等方麵尋找到了一些有效方法。2002年通過崗位競爭進入製絲機械修理組工作,並與經驗豐富的修理師傅魏祥結成師徒對子。
師傅魏祥一直希望年輕職工快速成長起來,盡快提升自己的技能,以便更好更多地完成車間的技術改造、設備維修各方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