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風範篇

隻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市場:[海爾]

海爾員工守則

1.海爾文化的核心是創新。

求變創新,是海爾始終不變的企業語言。

更高目標,是海爾以一貫之的企業追求。

2.海爾作風:迅速反應,馬上行動。

3.海爾工作準則:日事日畢,日清日高。

4.海爾生存理念: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

5.海爾服務理念:用戶永遠都是對的,絕不對市場說“不”,客戶買的是享受不是商品。

精彩點擊:隻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市場

員工典範:2%的改進成就100%的完美

魏小娥是海爾集團的一名員工,1997年8月,為了發展海爾整體衛浴設施的生產,33歲的魏小娥被派往日本,學習掌握世界上最先進的整體衛浴生產技術。在學習期間,魏小娥注意到,日本人試模期廢品率一般都在30%~60%,設備調試正常後,廢品率為2%。

“為什麼不把合格率提高到100%?”魏小娥問日本的技術人員。“100%?你覺得可能嗎?”日本人反問。從對話中,魏小娥意識到,不是日本人能力不行,而是思想上的桎梏使他們停滯於2%。作為一個海爾人,魏小娥的標準是100%,即“要麼不幹,要幹就要爭第一”。她拚命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的學習時間。3周後,帶著先進的技術知識和趕超日本人的信念,魏小娥回到了海爾。

時隔半年,日本模具專家宮川先生來華訪問,見到了“徒弟”魏小娥,她此時已是衛浴分廠的廠長。麵對一塵不染的生產現場、操作熟練的員工和100%合格的產品,他驚呆了,反過來向徒弟請教。

“有幾個問題曾使我絞盡腦汁地想辦法解決,但最終沒有成功。日本衛浴產品的現場髒亂不堪,我們一直想做得更好一些,但難度太大了。你們是怎樣做到現場清潔的?100%的合格率是我們連想都不敢想的,對我們來說,2%的廢品率、5%的不良品率天經地義,你們又是怎樣提高產品合格率的呢?”

“用心。”魏小娥簡單的回答又讓宮川先生大吃一驚。用心,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

一天,下班回家已經很晚了,吃著飯的魏小娥仍然在想著怎樣解決“毛邊”的問題。突然,她眼睛一亮:女兒正在用卷筆刀削鉛筆,鉛筆的粉末都落在一個小盒內。魏小娥豁然開朗,顧不上吃飯,在燈下畫起了圖紙。第二天,一個專門收集毛邊的“廢料盒”誕生了,壓出板材後清理下來的毛邊直接落入盒內,避免了落在工作現場或原料上,這就有效地解決了板材的黑點問題。

魏小娥緊繃的質量之弦並未因此而放鬆。試模前的一天,魏小娥在原料中發現了一根頭發。這無疑是操作工在工作時無意間落入的。一根頭發絲就是廢品的定時炸彈,萬一混進原料中就會出現廢品。魏小娥馬上給操作工統一製作了白衣、白帽,並要求大家統一剪短發。又一個可能出現2%廢品的原因被消滅在萌芽之中。

2%的改進得到了100%的完美,2%的可能被一一杜絕。終於,100%,這個被日本人認為是“不可能”的產品合格率,魏小娥做到了,不管是在試模期間,還是設備調試正常後。

深度點撥:用創新讓自己成為拉著企業奔跑的人

人的創造潛能是無限的,一個瞬間產生的創意也許就會使企業的流程優化、生產成本降低、工作效能提高,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善於創新的員工不會滿足於把工作做到“尚可”的程度,他們會利用所有的智慧和資源,創造性地完成任務,使工作達到“完美”。也許隻是一個小小的提議,也許隻是頓時產生的靈感,就可以產生“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在使自己的業績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時,還給企業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創意的價值是無窮的,具有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員工更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他們永遠都保持著高漲的創造熱情,並極力將這種熱情轉化為創新行為,為企業的長久發展出謀劃策,成為企業創富的先鋒者。在當今年代,一名員工隻會用業績推動企業的發展還遠遠不夠,還應當立足企業的長遠發展,開拓思維,用自己的智慧和創意引領企業的發展,讓自己成為拉著企業奔跑的人。這樣的員工,才是當今企業最需要的人。

相關鏈接

1.在海爾自己創造的“海爾詞典”中,有一個“斜坡球體定律”。它講的是:企業好比斜坡上的球體,向下滑落是它的本性;要想使它往上移動,需要兩個作用力——一個是止動力,保證它不向下滑,這好比企業的基礎工作;一個是拉動力,促使它往上移動,這好比企業的創新能力。兩力缺一不可。止動力是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不能保證企業在市場競爭當中一定會獲勝;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充分條件,有了止動力再有創新,就會在市場上獲勝。

2.每人都是SBU。SBU是Strategic Business Unit 的縮寫,意為“戰略事業單位”,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業務單位。它管理自己的一整套產品,執行自己特定的戰略,擁有自己的業務對象和競爭者。在海爾,一個戰略事業單位就是一個自主創新的主體,海爾搞市場連最後要達到的目標就是使企業的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個SBU。

做一隻快樂的“狼”:[華為]

華為員工守則

1.華為願景:豐富人們的溝通和生活。

2.華為使命:聚焦客戶關注的挑戰和壓力,提供有競爭力的通信解決方案和服務,持續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

3.以客戶為核心的戰略

(1)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戶需求是華為發展的原動力。

(2)質量好、服務好、運作成本低,優先滿足客戶需求,提升客戶競爭力和贏利能力。

(3)持續管理變革,實現高效的流程化運作,確保端到端的優質交付。

(4)與友商共同發展,既是競爭對手,也是合作夥伴,共同創造良好的生存空間,共享價值鏈的利益。

4.愛祖國、愛人民、愛事業和愛生活是我們凝聚力的源泉。責任意識、創新精神、敬業精神與團結合作精神是我們企業文化的精髓。實事求是是我們行為的準則。

5.要求員工低調

對待媒體的態度,希望全體員工都要低調,因為我們不是上市公司,所以我們不需要公示社會。

除非重要客戶或合作夥伴,其他活動一律免談,誰來遊說就撤誰的職!

精彩點擊:做一隻快樂的“狼”

員工典範:過年不離崗的光網絡技術部

春節了,一年的忙碌,終於進入了片刻的寧靜。擠火車,趕飛機,為了趕在團圓飯之前和家人團聚,就像有句歌詞說的“怎麼辛苦也值得”。彌漫在親情、友情的氛圍中,享受著家的溫馨,是多麼令人羨慕、多麼令人陶醉的情景。但是有很多華為人,為了華為全球化拓展,為了保證及時給客戶提供不間斷且優質的服務,他們不辭辛勞,奮戰在世界各地,通過自己辛勤的工作,為迎來客戶滿意的笑容做出自己無私的貢獻。華為全球技術服務部光網絡技術服務部就是有這麼一群可愛可敬的小夥子,在大家享受著愉快假期的同時,卻要堅守崗位,為全球光網絡客戶提供技術支持,保障全球特別是中國地區客戶網絡在春節期間的順暢運行。

2006年春節,光網絡技術支持部有10多人沒有回家,駐守崗位參與800值班。大家目標一致:為全球客戶提供7×24小時優質服務。春節期間,光網絡800受理了全球300多個客戶問題,處理了近30起重大事故。有質有量地保障了網絡的穩定運行。特別是在春節值班期間湧現了很多感人的事跡,大家的辛勤工作也受到了海內外客戶的高度認可,收到了多次客戶口頭和書麵表揚,充分展現了華為員工的服務風采。

黃金進,家就在廣東,離自己所在的深圳隻有幾個小時車程。但是為了支持海外問題處理,一個人在深圳度過了2006年的春節。在處理海外某國問題的時候,更是體現了華為人高度的責任感和對問題的敏感度。2006年1月30日,海外某客戶在測試華為的GE業務鏈路時,發現DWDM1600G的LDG單板出現丟包,華為現場技術支持工程師使用SmartBits進行了測試,沒有發現問題,但是客戶還是認為是華為的設備出現技術問題,要求繼續進行相關測試。2月1日此問題升級到總部技術支持,由黃金進受理到了這個問題,他處理問題的頭腦特別清晰,首先仔細定位,但沒有找到原因。可他沒有怠慢,立即聯係到研發專家吳侃勁,協同研發專家在總部使用SmartBits測試,結果測試仍然正常。由於找不到客戶使用的AgilentN2X儀表,無法模擬現場實際情況做相關測試。2月3日,他們積極聯係到研發波分產品領導,想盡一切辦法尋找儀表。通過各位領導和同事努力協調,2月4日總部終於協調到了N2X儀表,並立即進行大量的測試,完全重現了現場的問題,證明是客戶使用的數通儀表N2X出現了問題。最後他們及時與海外客戶溝通,給予客戶圓滿的答複。在整個處理過程中,黃金進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協調各方資源,直到問題解決。這種對問題的高度責任感獲得了同事和客戶的一致好評,並獲得了書麵表揚。

深度點撥:公司興亡,我的責任

一個公司,隻有每個人都意識到“公司興亡,我的責任”,這樣的公司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搏殺中立於不敗之地。

如果公司的每個員工都能主動分擔責任,天下哪有不興盛的公司?公司是一個聯係緊密的有機生命體,如同人體需要全身的每一個器官正常運轉一樣,公司也需要每個職員都把責任固定在自己身上,而不是遇到麻煩就一推了之。

那麼,責任是什麼呢?責任是對人生義務的勇敢擔當,責任是對生活的積極接受,責任還是對自己所負使命的忠誠和信守。一個充滿責任感的人,一個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會因為這份承擔而讓生命更有力量。

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扮演不同的角色,一個角色就是一塊責任地,從某種意義上說,角色飾演的是否成功就取決於你對職責的履行程度。社會是一個有著千絲萬縷聯係的複雜係統,無論你擔任何種職務,從事什麼工作,你對他人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是社會法則,是道德法則,是心靈法則。正視責任,讓我們在困難時能夠堅持,讓我們在成功時保持冷靜,讓我們在失望時絕不放棄。因為我們的努力和堅持不僅僅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

相關鏈接

資源的稀缺、慣有的危機意識讓華為選擇了“狼”式生存法,“我們是一群餓狼,隻有讓狼性爆發才能生存”。因為狼有讓自己活下去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鬥。

但過度的硬性管理在創造輝煌的同時,也給華為的明天蒙上陰影。隨著華為的壯大與國內通訊市場的飽和,華為實施“狼性文化”的環境已經改變,華為“狼性文化”中存在的不合理性和危機性也日漸顯露。華為對競爭對手的強硬手段,使得華為麵對著“對外擴張”的困境;化為內部人性的缺失,“加班文化”、“墊子文化”的盛行,無法給予員工安全感與穩定感,造成大量人員的流失,尤其是核心技術人員的“跳槽”。

幸運的是,華為已經認識到這一點,並且做出改變。中國的很多民營企業是在逆境中成長起來的,都有著很深的危機意識。但是,過猶不及,隨著環境的改變,企業理念應當與時俱進。

用“心”才能創新:[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員工守則

1.核心價值觀:競爭、開放、規範、誠信。

2.經營理念:以人為本,科技領先,效益至上,競爭發展。

3.經營宗旨:經濟效益最大化,社會效益最優化。

4.員工精神:實幹、奉獻、專注、創新。

5.員工行為規範:“五個一”服務法,即一個溫馨的微笑、一句真誠的問候、一番親切的交談、一套規範的動作、一聲良好的祝願。

精彩點擊:用“心”才能創新

員工典範:一名普通的石化人,一顆善良的鑽石心

儲玉蘇是石化集團下屬江鑽公司牙掌車間車儲油孔工序名副其實的“調試王”,車間有什麼帶有高風險的加工任務一般非他莫屬。

2001年,有一次車間要加工一種大尺寸鑽頭的牙掌,這批鑽頭將出口到國外市場上,無論是在質量、數量和供貨期方麵,車間都非常重視。然而,在那個時候,該公司大尺寸鑽頭生產還不多,結果這批毛坯到了車儲油孔工序沒有一件廢品,這就決定了這次隻能夠用合格品來做調試,每次失敗都將意味著廢損。要知道大尺寸毛坯都是進口的,價格昂貴,誰都沒有十足把握一次調試成功。

儲玉蘇在班組內被公認為是技術最好、經驗最豐富的,所以,他眾望所歸地成為調試先鋒。他屏氣凝神,勤測量,慢進給,調整刀補,穩妥起見,保證粗加工不出問題,盡可能地為精加工留有餘量。憑借豐富的經驗,儲玉蘇獲得了調試成功,沒有造成一件廢品,連他自己都喜出望外,感覺似神來之助。

事後他細細琢磨,這次成功主要是調試方法掌握了,而且多了一份細心和責任。合格品調試要特別注意留有適當的精加工餘量,他把卡簧槽距壓蓋的誤差經驗值定為半個毫米,正是確保了下一道工序的順利進行。

深度點撥:鑽研業務知識,提高職業技能

每個人對待工作都有各式各樣的表現方式,是認真負責,還是懶惰散漫?是嚴格要求,還是不求進取?工作的好壞,更多取決於你的態度。隻有嚴格要求自己,你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能,更上一層樓,將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無論從事什麼工作,不管所在的崗位是什麼條件,隻要肯下工夫鑽研業務知識,堅持不懈努力,就能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能。有一句話是“有信念才有前途”。許多人就是憑借著“做就做第一”的信念,在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

你對自己要求越高,你就會擁有更強的做大事、解決大問題的能力。在追求的過程中,你會逐漸擁有超乎常人的知識、能力和胸懷,以你獨有的方式給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當這種產品和服務取得成效後,自然會得到他人的認可,你便逐漸變得不再平凡。

相關鏈接

中石化將原來停留在“一把棉紗、一顆螺絲”上的節約理念轉化為了降低人工成本、泵罐勞務、生產用料等方麵,遏製作業成本的上升。實施崗位節約操作法、節能降耗金點子等措施,將作業施工21道運行工序節約控製點分解清晰,讓作業井上施工進度、車輛使用率按生產計劃正常完成。將五個節約管理崗位測算,具體實施到每口井施工,做到了科學管理運行。這種方法使作業交井一次施工成功率均達到100%。

人沒有點“精神”不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員工守則

1.核心理念

誠信:立誠守信,言真行實。

創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業績:業績至上,創造卓越。

和諧:團結協作,營造和諧。

安全:以人為本,安全第一。

2.“四統一”

(1)規範使用集團公司的企業標識,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

(2)大力弘揚統一的企業精神,把“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作為激勵員工隊伍的精神動力。

(3)建立統一的核心經營管理理念,把“誠信、創新、業績、和諧、安全”貫徹到各項實際工作中去。其中誠信是基石,創新是動力,業績是目標,和諧是保障,安全是前提。

(4)奉行統一的企業宗旨,努力“奉獻能源、創造和諧”,實現能源與環境的和諧、企業與社會的和諧、企業內部的和諧。

3.“三老四嚴”:即“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和“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

4.“三要十不”:即“要甩掉我國石油落後的幢子,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要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為國爭光”和“不怕苦,不怕死,不為名,不為利,不講工作條件好壞,不講工作時間長短,不講報酬多少,不分職務高低,不分份內份外,不分前線後方”。

精彩點擊:人沒有點“精神”不T

員工典範:打破國外總裁偏見的中國“石油神探”

中國石油勘探專家蘇永地,能在數萬平方公裏的非洲油藏區,準確定位油井位置,成功率達到80%,令人驚歎。

事實上,在國際石油行業,一個石油勘探專家探井的成功率達到50%,就很不錯了。

蘇永地說:“我是石油地質勘探專家,趕上了中國石油拓展海外市場的戰略機遇期,多找石油儲量就是報效祖國。”

1996年11月,非洲石油項目進行國際招標。12家國際知名公司參加競標。中國石油集團公司一舉中標,這是中國石油工業步入國際石油市場的第一個大型勘探開發項目。

20世紀70年代,西方一些國際大公司曾在這裏進行過勘探,投資巨大,但成效甚微,都撤走了。考慮到分散風險,中國石油集團選擇三家國外石油公司,組建了聯合公司。蘇永地被派往非洲,任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海外非洲項目副總地質師。

當時,西方一家石油公司總裁曾斷言:“把這個項目交給中國石油公司是個錯誤選擇。”作為課題的主要技術負責人之一,蘇永地深知自己是代表著中國石油在海外的形象。

令人驚奇的是,蘇永地首戰告捷。在聯合公司第一輪探井開鑽中,一家合作方確定的預探井接連失利兩口,另一合作方確定的兩口預探井失利一口。而蘇永地代表中方提出的9口預探井,口口出油,成功率100%!這使中國石油贏得了主動權,蘇永地被點名調入聯合公司勘探部,奠定了他的技術權威地位。“以後凡是蘇永地製作的構造圖一律免檢。”這在嚴格按程序辦事的聯合公司至今也是唯一的。公司勘探部甚至規定:以後不管哪一方定的井位,都交蘇永地審查。

在海外,打一口探井投資至少幾百萬美元,一口井打完不見油是常事,風險很高。而蘇永地練就了神探的功夫,點到哪裏,哪裏就有油藏。

當時,非洲項目的勘探主戰場是AB區,但這裏竟連區域構造圖都沒有,這就像一個城市隻知道蓋樓房,卻沒有城市的整體規劃布局。因為困難大,這塊“硬骨頭”交給了蘇永地。

一天深夜,蘇永地的腰部隱隱作痛,同事提醒他:“你有腎病,不能總這樣拚呀!”但他的視線沒有從圖紙曲線中離開過。連續一個多月熬夜,蘇永地病倒了。化驗結果,幾項腎功能指標嚴重超標,醫生勸他回國休養。可病情稍一好轉,他就回到崗位。

一個多月後,一幅囊括AB區主體部位的油層構造圖完成了,這成為聯合公司組建以來的第一張區域構造圖。勘探部外方經理喜出望外,逢人就講:“你們看,這張圖是CNPC(中國石油)蘇永地做的,圖上標明了66個有利圈閉,謝天謝地,勘探部今後的工作方向一目了然了!”很快,按圖製定的勘探開發計劃實施,區內原油可采儲量翻了一番多!

深受感動的合作公司勘探部,破例為蘇永地專設了一個主任地球物理師的崗位。對此,一向不善言辭的蘇永地說:“這個崗位不是設給我的,而是設給中國石油技術人員的!”

深度點撥: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一個人的工作成就,往往包含了他的智慧、激情、信仰、想像力和創造力等諸多因素。假如他能夠在工作的過程中激發出自己內心的精神力量,便會在工作中擁有雙倍,甚至更多的智慧和激情,積極主動而又卓有成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工作中多一點奉獻精神、多一點創新精神、多一點攻關精神,再大的困難壁壘也能夠夷為平地。

一名優秀的員工,絕不會在沒有任何努力的情況下就退縮妥協,他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完成任務。條件再困難,他也會創造條件;希望再渺茫,他也會找方法去解決。這樣的人不管被分派到哪裏,執行什麼任務,都不會無功而返,而且會戰果卓著。

強者和懦夫的差別就在於一點“精氣神”。在困難麵前,有著堅定的信心和知難而上的意誌力,有著所向無敵的決心和勇氣,這樣的人不愧“強者”的稱號。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體現的是一種頑強奮鬥的精神,如果你擁有了這種精神力量,那麼,你也可以成為工作中的強者。

相關鏈接

1.“大慶精神”、“王進喜精神”等奉獻意識,與不怕苦不怕累,為了中國石油事業向前衝的精神,激勵石油人艱苦奮鬥、無私奉獻。

2.中國石油一貫認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資源是人類自身和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保證員工的健康,預防事故以及保護環境是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為此,該公司製定了健康、安全與環境方針、規章製度和標準,全麵落實健康、安全與環境責任製,要求員工將健康、安全與環境作為一項關鍵的管理要素,有機地融入到每一項生產經營業務活動之中,將健康、安全與環境指標作為關鍵業績指標,納入員工的業績考核之中,使每一名員工都對健康、安全與環保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