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工作與生活
生活與工作,是員工生命中的兩件大事。兩者並不相悖,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生活則是為工作儲蓄物質和精神食糧,因為健康的身體和飽滿的精神狀態是工作的基本保障。500強優秀員工都明白,健康的身體是生存之本。飽滿的工作狀態和出色的工作都是建立在身體健康的基礎上的,要想更好地工作,就要平衡好工作與生活,保持身體健康。
掌握工作與休息之間的脈動
有一位培訓師在壓力管理的課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後問聽眾:“大家認為這杯水有多重?”聽課的員工有的說200克,有的說500克。
培訓師繼續問道:“那你覺得你能端多久呢?一分鍾,大家一定都沒問題;一個小時,你可能會覺得手酸;一天,可能就得叫救護車了。”
水的重量並沒有變,單是你端得越久,就越覺得沉重。這就像我們的工作一樣,如果我們一直把工作扛在身上,不管時間長短,到最後都會覺得越來越沉重甚至無法承擔。所以,我們必須做的是,放下這杯水休息一下再端起它,如此我們才能端得更久。
對待工作也是如此,我們必須學會適時放下工作,放下工作中的壓力,休息一下,然後再開始。這樣,我們才能工作得更好,工作得更久。
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工作,不會休息的人不懂得更好地工作。
一對夫妻到加拿大魁北克的一個旅遊勝地度假,他們住在一個山坳附近的旅館中。他們發現,山坳左側的鬆樹明顯比右側的鬆樹多,枝葉也要繁茂的多。而且右側的鬆樹大多枝幹都已經折斷,像是被人破壞的一般。這是為什麼呢?
一個大雪的清晨,妻子突然發現山坳左側的一棵鬆樹抖動了一下,本已經壓得它彎下腰來的積雪被抖了下來。這一發現讓她恍然大悟,再看右側的鬆樹,無論雪多大,都依然保持挺拔的姿勢,可能是因為鬆種類不同,它們從不會彎下枝條滑落身上的積雪,以至於不堪重負,紛紛被壓斷。這就是左側鬆樹要比右側鬆樹枝葉繁茂的原因。
職場上的員工也是如此,不懂得放下壓力的人最終隻能被工作壓垮,隻有哪些懂得適時放下壓力,懂得休息的人才能生活得更好,工作得更出色。
有一個探險家,到南美的叢林中去找尋古印加帝國文明的遺址。他雇用了當地的土著人作為向導和挑夫,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朝著叢林的深處走去。
那群土著人腳力過人,盡管他們背負笨重行李,仍是健步如飛,在整個隊伍的行進過程中,總是探險家先喊著需要休息,讓所有土著人停下來等候他。
探險家雖然體力跟不上,但卻希望能夠早點到達目的地,一償平生夙願,好好研究一下古印加文明的奧秘。
到了第四天,探險家一早醒來,便立即催促那群土著人打點行李,準備上路。不料領導土著的翻譯人員卻拒絕行動,令探險家惱怒不已。經過深入了解,探險家終於明白,土著人自古以來便流傳著一項神秘的習俗:在趕路時,要竭盡所能地拚命向前衝,但每走上三天,便要休息一天。
探險家對於這項習俗很是好奇,詢問向導為什麼他們的部族會留下這麼耐人尋味的休息方式。向導很嚴肅地回答道:“那是因為我們走得太快了,應該休息一下,讓我們的靈魂能夠追上我們疲憊的身體。”
冒險家聽了向導的解釋,心中若有所悟,他認為這將是本次探險中最好的一項收獲。
工作上全力以赴,讓自己行動起來渾身充滿無比的衝勁,使得我們的靈魂幾乎跟不上這樣的動作,才是真正用心做事是最美好的境界。但是,這種境界需要耗費我們大量的精力,猶如我們的靈魂虛脫一般,因此我們要用休息來放鬆自我,讓疲憊的身心獲得恢複機會,讓靈魂得以追得上我們的步伐。
掌握工作與休息之間的脈動,是讓我們持續擁有無窮動力的生存智慧。
保持身體健康
一份針對員工的調查資料顯示:66%的員工有多夢、失眠、不易入睡的現象,62%的員工經常喊腰背酸痛,57%的員工訴說記憶力明顯減退,48%的員工脾氣因焦慮而變得暴躁。這些數據都顯示:因過勞而引起的慢性疲勞綜合征,在城市新興行業人群中的發病率已達到10%~20%,在辦公族中高達50%,如科技、新聞、廣告、公務人員、演藝人員等,他們幾乎常年處於不正常的亞健康狀態。
500強企業員工都明白,充沛的體力和精力是成就偉大事業的先決條件。保持身體健康,遠離亞健康是每一名優秀員工必須遵守的鐵律。
為了擺脫亞健康,為了更好地工作,我們必須從膳食、作息、心態等方麵對自己進行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