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借助他人的智慧

“得人之力者無敵於天下也,得人之智者無畏於聖人也。”一個人的智慧畢竟有限,單憑借一己之力,工作業績亦非常有限,如果我們善打“借”字牌,利用他人的力量、智慧為自己做事,不僅我們的時間、精力將大大節省,而且許多難題也將迎刃而解。

借人之力是一種智慧

孔子的學生子賤做過某縣的地方官。平日,大家隻見他整天彈琴作樂,悠然自得,根本沒見他走出過公堂。然而在他的治理之下,這地方生活富足,人心安定。後來,子賤離開了單父,接替他的官吏每天天沒亮,星星還沒消失就出去了,一直忙到夜裏繁星密布才疲憊不堪地返回公堂。為了工作,他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大小事務無不親自處理,卻還是有很多問題遺留未決。

這位官吏非常苦惱,便特意到子賤府上求教,探討治理地方的竅門。子賤得知他的來意後,微微一笑,說道:“我哪裏有什麼治理的竅門呀!隻不過我在任時憑借大家的力量處理政務,而你靠自己的力量罷了。隻依靠自己的力量治理當然辛苦了。”

子賤的為官之道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要想成就非凡事業,就必須學會借助他人的力量,讓別人為你辦事。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一個人不能單憑自己的力量完成所有的任務、戰勝所有的困難、解決所有的問題,須知借人之力也可成事。善於借助他人的力量,既是一種技巧,又是一種智慧。

一個人即使是聖人,也不可能樣樣都懂,這就意味著每個人都有智力所不能達到的地方。但是,任何你不知道的事情總有人知道,如果你善於借人之智,即可比聖人高出不止一籌。

對任何人來說,要做成一份大事業,單憑一己之力與智慧總是不夠,何況時間、精力更是有限的,光是細枝末節的問題就能把你搞得焦頭爛額、疲於奔命。其實,你若能懂得讓別人為你工作的秘訣,則無事不可成。

韓非子說:“下智者用己之力,中智者使人之力,上智者借人之智。”一個人智慧的大小,往往體現在做事的方法上,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借用別人的智慧,助己成功,是必不可少的成事之道,亦是獲取成功的一種大智慧。

如果你是一個管理者,就要不嫉妒別人的長處,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並要善加利用,誘導別人為自己做事,與合作人之間建立良好的信譽,這是成功的基本法則。

因為人不是萬能的,與其竭盡心力將自己培養成全能人才——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不妨主動去找具備這種特長的人,或參與相關團體,來補足自己的這個優勢。三國時的劉備,文治不如諸葛亮,武功不如關羽、張飛、趙雲,但他有一種別人不及的優點,那就是強大的協調能力,他能夠吸引這些優秀的人才,為己所用。多一樣才華,等於錦上添花,而且通過這種渠道結識的人,也將成為你的夥伴、同事、專業顧問,甚至變成朋友。能集合眾人才智的公司,才有茁壯成長,邁向成功之路的可能。

學會利用他人的智慧

借助他人的力量和才智不隻是領導者或管理者的專利,即使是普通的員工,也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和智慧掃除自己工作上的障礙。

老板交代的新項目開發策劃折磨了傑米整整一周,雖然在進入微軟之前傑米對公司的嚴格已有心理準備,但一次次地返工,一遍遍地承受老板失望的眼神,傑米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了。他甚至做好了辭職的準備。這天一上班,麵對又一次返工的策劃案,傑米木然地坐著。

“嗨!”有人拍拍他的肩膀友好地打招呼,“你的表情好酷!遇到什麼事了嗎?”

傑米抬起頭,看到一張燦爛的笑臉,是同事大衛。傑米忍不住把自己的困境告訴了大衛。大衛微笑地告訴他,其實事情沒有那麼難,關鍵是他還沒有了解老板的風格,如果策劃案能夠更貼近老板的心理,就不必大費周折了。大衛指著左前方的一個背影說:“威廉是公司策劃高手,他對老板的要求很了解,你可以向他去請教。當然他不會替你完成這個策劃,不過他肯定能給你提供寶貴的建議。”

傑米謙虛地向威廉請教,威廉很中肯地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並告訴他一個竅門:“經理自己就是策劃出身,每次溝通時不妨征求他的建議,仔細聆聽他的意見,你會學到很多東西,很快就會成長起來的。”

果然,按照威廉的建議修改的策劃案順利通過了經理的審核,以後每次和經理的溝通傑米都受益匪淺,而且他也發現自己身邊的同事個個“身懷絕技”,自己遇到困難時總能從他們那裏得到切中肯綮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