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充分利用睡前時間

如果你覺得自己缺乏思考問題的空閑時間,不妨試著堅持每天睡前擠出十幾分鍾的時間,一旦形成了習慣,就很容易長期堅持。

4.利用零碎的時間

不要認為零碎時間隻能用來辦些不大重要的雜務。最優先的工作也可以在這少許的時間裏去完成。如果你照著“分階段法”去做,把主要工作分為許多小的“立即可做的工作”,你隨時可以做些費時不多卻很重要的工作。這給你帶來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5.買下任何可以提高效率的工具

別心疼所花的一點兒小錢。如果每天省下一兩分鍾,每年就可節省好幾小時。

6.從你的辦公桌上找出隱藏的時間

你可以在許多不同的地方進行重要的思考、企劃、組織以及時間安排等工作,可是,你一天中的例行工作,很可能是必須集中在辦公室的一張辦公桌,或工作場所的某個定點完成的?如果能把辦公桌布置成一個具有相當效率的個人工作站,並使它高度配合你的需要,那麼,你的時間可能就會因此節省很多。

7.不要允許別人來打擾

如果有某個人走進了你的辦公室,並不在日程安排之內,他想和你談談與他自己有關的某些事,那麼就毫不客氣地立刻拒絕。

人生苦短,我們需要珍惜、把握的寶貴時間中也有“重點”所在。

不過,如果人們真正想節約時間的話,僅僅靠那一點點擠出來的上下班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應該要把每一周的時間統一規劃,從整體方麵進行考慮。我們更應該學會利用周末及節假日的時間,和平常的工作日相比,在這些時間裏我們能用較少的勞動取得較多的成果。

有人曾做過一個調查,總結出了百年來活躍於世界企業界人士成功的關鍵,那就是他們都善於利用閑暇時間去不斷地學習。

閑暇時間指的是什麼呢?通常來說,所謂的閑暇時間就是可以供我們自由支配的時間,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業餘時間。從嚴格意義上說,真正的閑暇時間應該是排除了用於工作、家務、飲食等事務性的時間,也就算完全由個人支配的時間。

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閑暇時間中,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可以選擇去大量從事自己喜歡的有價值、有意義的活動。

要善於利用閑暇時間,首先要確立閑暇時間就是一筆寶貴財富的觀念。法國著名的未來學家貝爾特朗?德?古維涅裏曾經提出這樣的觀點:在未來社會中,人們感到最重要的不是能夠買到一切的餘錢,也不是層出不窮的商品,而是業餘時間——正是業餘時間給了人們繼續學習文化知識的機會。

我們可以這樣算一下,對於正在工作和學習的人來說,在一天裏,閑暇時間幾乎等同於工作時間。但是從一生來看,閑暇時間幾乎四倍於工作時間。因此,閑暇時間是有誌向者實現誌向的大好時光,是創業者艱苦創業的黃金時段。

閑暇時間是寶貴而驚人的。據一所商業調查中心的調查報告:一個70歲的人,一生用來工作的時間是16年,用來睡眠的時間是19年,剩下的時間就是閑暇時間,足足有35年,相當於生命的一半!

優秀的員工,一定是個會利用閑暇時光,善於利用一切零碎但有用的時間的員工。隻有學會利用零碎時間,你才可以抓住一切能夠成功的機會。

細節提升:

爭取時間的唯一方法是善用時間,不放過零碎時間。

細節16 做最重要的事,而非最容易的事

被美國《時代》雜誌譽為“人類潛能的導師”的史蒂芬?柯維博士曾經這樣說過:“人類的重要任務就是將主要事務放到主要的位置上。”在職場拚搏的你,是否注意到這一細節呢?

推薦指數:☆☆☆☆

劉爽畢業後,應聘來到寶潔公司做助理。剛到任時,總經理向他介紹了公司的情況和現狀,並且交給他兩件需要辦理的事情,一件是資金周轉問題,另一件是員工的日常需要供給問題。由於在大學時劉爽學的是財會專業,所以,他認為自己有籌集資金的特長,因而產生了一個很實際的想法,就是將解決資金周轉的問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這引起了公司絕大多數員工的強烈不滿,因為以前的助理總是將精力主要放在滿足公司員工的日常需要上,而新助理劉爽卻不這麼做,他為解決資金的周轉在各個部門間不停地跑來跑去,很少去處理那些日常事務。

就這樣,公司員工對他的不滿日漸加深,後來就派了一名代表到公司總部那裏要求總經理撤換現在的助理,或者要劉爽徹底改變自己的做法。總經理了解了劉爽的做法後,對那名代表說:“放心吧,他會將你們的問題解決得非常圓滿的,但是,你們要給他一段時間。”

沒過多久,公司的資金周轉問題徹底解決了,劉爽這才致力於員工的日常需要問題。雖然後來他將員工的那些問題解決得很圓滿,但許多員工依舊對他抱有很深的成見,他在那家公司的人際關係也就可想而知了。最後,他不得不選擇離開了那裏。

後來劉爽深有感觸地說:“我的失誤就在於沒有將總經理交辦的任務分理出主次,與下屬與上級溝通得不夠。如果我將員工的實際問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也許會出現截然相反的結果。但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在許多人身上都發生過與劉爽類似的情況,而這樣做的結果隻能是後悔沒有將生活和工作中的首要事情放到首位。

被美國《時代》雜誌譽為“人類潛能的導師”的史蒂芬?柯維博士曾經這樣說過:“人類的重要任務就是將主要事務放到主要的位置上。”在職場拚搏的你,是否做到了這一點呢?

分清主次,先做最重要的事情,這是我們提高工作效率最簡潔、最有效的辦法。

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裏,我們每一個人要想過得簡明有序和輕鬆自如,就必須懂得“要事第一”的道理。工作需要有條理,生活需要有規律,人生需要有計劃。如此,我們就要在每天開始時,讓自己習慣於把未來一天的事情列出來,然後按事情的輕重緩急的順序一一排列好,讓自己先做重要的事情。

向琨是一家公司的職員,一天老板讓向琨準備好第二天與某公司董事長會談的資料,並擬寫一份會談提綱。然而接下來的時間裏,向琨卻忙於完成另外的幾件事:寄出幾封信,發出幾份傳真,接待一個沒有預約的會談,打幾個無關緊要的電話,給老板的一位朋友買了束鮮花,為他賀喜。終於把一切安排妥當,此時已經到了下班的時間。晚點走吧,又三番兩次被一個個無關緊要的電話打擾,於是他決定回家加班。吃過飯,他又忍不住要看一場球賽,看完後已是晚上11點,於是提筆擬寫提綱。結果,匆促準備,難免出錯。在會談的過程中,幸好老板經驗豐富,這場會談倒進行得還順利。但事後,向琨受到了嚴厲的批評。

在我們周圍也有許多這樣的人,走進辦公室就開始忙於工作,從早忙到晚,也不分工作的輕重緩急,一天下來總是覺得身心疲憊不堪,卻又不知道自己這一天幹了幾件要事。

創設遍及全美的事務公司的亨瑞?杜哈提說,不論他出多少錢的薪水,都不可能找到一個具有兩種能力的人。這兩種能力是:第一,能思想;第二,能按事情的重要程度來做事。

在工作中,要想做到要事第一,就要了解以下七個關鍵因素。

1.明確公司目標

要做到要事第一,首先我們要明確公司的發展目標,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問題,這樣可避免重複作業,減少錯誤的機會。

我們在工作中,必須理清的問題包括:我現在的工作必須作出哪些改變?要從哪個地方開始?我應該注意哪些事情,避免影響目標的達成?有哪些可用的工具與資源?

2.找出“正確的事”

要實現要事第一,第二個關鍵就是要根據公司發展目標找出“正確的事”。工作的過程就是解決一個個問題的過程。有時候,一個問題會擺到你的辦公桌上讓你去解決。問題本身已經相當清楚,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很清楚。但是,不管你要衝向哪個方向,想先從那個地方下手,正確的工作方法隻能是:在此之前,請你確保自己正在解決的是正確的問題——很有可能,它並不是先前交給你的那個問題。搞清楚交給你的問題是不是真正的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更深入地挖掘和收集事實,問問題,多看,多聽,多想,一般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搞清楚自己走的方向到底對不對。

3.保持高度責任感

在工作中要時刻保持高度的責任感,自覺地把自己的工作和公司的目標結合起來,對公司負責,也對自己負責;最後,發揮自己的主動性、能動性,去推進公司發展目標的實現。

4.學會說“不”

要學會拒絕,不讓額外的要求擾亂自己的工作進度。對於許多人來說,拒絕別人的要求似乎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拒絕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職場溝通能力。在決定你該不該答應對方的要求時,應該先問問自己:“我想要做什麼?或是不想要做什麼?什麼對我才是最好的?”

在做決定時我們必須考慮,如果答應了對方的要求是否會影響既有的工作進度,而且會因為我們的拖延而影響到其他人?而如果答應了,是否真的可以達到對方要求的目標。

5.溝通增效

溝通在提高工作效率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工作中你可能會出現“手邊的工作都已經做不完了,又丟給我一堆工作,實在是沒道理”這樣的抱怨,這時候如果你保持沉默,很可能會給老板留下辦事不力的印象,所以,如果你的工作中出現了這種情況,你切不可保持沉默,而應該主動溝通,清楚地向老板說明你的工作安排,主動提醒老板排定事情的優先級,並認真聆聽老板的意見,這樣可大幅減輕你的工作負擔。

老板是需要被提醒的,在工作中,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與老板的溝通是否充分,我們有沒有適當地反映真實情況?如果我們不說出來,老板就會以為有時間做這麼多的事情。況且,他可能早就不記得之前已經交代給你太多的工作。

6.過濾“次要信息”

學會有效過濾次要信息,讓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信息上。工作中我們經常會被鋪天蓋地的電子郵件搞得疲憊不堪,更可怕的是,它們常常會分散我們工作的注意力,為我們做正確的事帶來很大的幹擾,為此,我們應該學會如何有效過濾次要信息,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信息上。一般說,正確的過濾流程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是先看信件主旨和寄件人,如果沒有讓自己覺得今天非看不可的理由,就可以直接刪除。這樣至少可以刪除50%的郵件。第二步開始迅速瀏覽其餘的每一封信件的內容,除非信件內容是有關近期內(例如兩星期內)必須完成的工作,否則就可以直接刪除。這樣又可以再刪除25%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