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使用“優先表”

要事第一要求我們在工作中要善於發現決定工作效率的關鍵要事,在第一時間解決排在第一位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怎樣確立時下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成了問題的關鍵和難點所在。著名的邏輯學家布萊克斯說過:“把什麼放在第一位,是人們最難懂得的。”

一個人在工作中常常難以避免被各種瑣事、雜事所糾纏。有不少人由於沒有掌握高效能的工作方法,而被這些事弄得筋疲力盡,心煩意亂,總是不能靜下心來去做最該做的事,或者是被那些看似急迫的事所蒙蔽,根本就不知道哪些是最應該做的事,結果白白浪費了大好時光,致使工作效率不高,效能不顯著。為此,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自己處理事情的優先表,列出自己一周之內急需解決的一些問題,並且根據優先表排出相應的工作進程,使自己的工作能夠穩步高效地進行。

我們可以按照下麵的方法來確定事情的輕重緩急:

把你的工作按照以下標準分成三種類型:

今天必須做——重要並且緊急的工作。

今天應該做——重要或緊急,但不是既重要又緊急的工作。

今天可以做——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日常工作。

細節提升:

當麵前擺放著幾件事情要你去做時,你首先要做最重要的。

細節17 不要招攬互相衝突的工作

招攬互相衝突的工作的後果就是顧此失彼,什麼工作都做不好。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就不要招攬互相衝突的工作。這就要求你要學會說“不”。

推薦指數:☆☆☆☆☆

劉平是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的業務員,有一天,他和客戶約好在一間茶座裏談業務,他用盡渾身解數給這位客戶介紹了業務內容,但是這位客戶好像誠意不太大,心不在焉地喝茶,好像根本就沒有聽進去。

劉平知道他是搞電腦硬件銷售的,而劉平在大學學的就是電腦,他就轉話題大談當今電腦硬件在市場上遇到的普遍問題。結果把對方的興趣提了上來,最後兩個人談得很投機,這個人也就答應投他的保,兩個人約定下個星期同一時間在此見麵,正式簽單。

劉平非常興奮,到了那天,早早地就準備好了一切相關的材料,然而這時他的手機響了,是他的主管說有個多年沒有聯係上的大學同學要來,由於自己沒有時間所以讓劉平幫忙去機場接一下機。

劉平覺得這是主管交代的事,自己應該幫忙,再說時間也還早,於是他就答應了。可是,由於堵車,等他從機場回來,客戶早就走了,劉平就這樣痛失了一張千辛萬苦才談下來的保單。

這就是不懂得拒絕的後果,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就不要招攬互相衝突的工作。這就要求你要學會說“不”。

“不”這個字好寫,音節也簡單,但拿到人與人之間,卻很不容被說出口。很多時候,我們常被人們支配,去做一些自己本不想做的事情。他們最常掛在嘴邊的是“你應當”、“你不應該”。一般人碰到這類要求,通常都很難回絕,尤其是提出要求的人是你最親密的夥伴,“不”字就更難開口了。日子一久,這種互動關係定型後,就形成了一種默契或是彼此的承諾。

萬一哪一天對方又要你做這個做那個,而你卻堅持己見時,那會發生什麼事呢?一方麵,對方一定會勃然大怒,認為你違背了雙方的承諾;另一方麵,如果你堅持不做這些“應該”做的事,你會心生愧疚。

你可知道為什麼會有愧疚感?這是因為雙方過度的情感乞求所致。你之所以會順從對方的要求,說穿了,就是想通過這種順從的表現來得到對方讚許、關愛的眼神,甚至取悅對方。

當這種取悅方法成了你行事的模式以後,拒絕對方的要求一定會讓他很不高興,而你也會覺得很對不起他。愧疚的感覺很像憂懼,而憂懼就好像是坐在一張搖搖椅上,你就隻能這麼晃蕩著,看起來好像能將你搖向什麼地方,但卻隻是在原地擺蕩,讓你什麼地方也去不了。

不要忘了,我們有權力決定生活中該做些什麼事,不應該讓別人來代做決定,更不能讓別人來左右我們的意誌,讓自己成為傀儡。況且,他人並不見得比我們更了解情況,也不會比我們聰明到哪裏去,所以,他們所提出的這類“理所當然”的事很可能不是我們的最佳抉擇。你的最佳抉擇還是應該經由自己深入分析、思考之後,所做的獨立判斷來取舍。

特別是在職場中,學會說“不”是辦公室政治中的重要策略。這關係到你是否做得順心如意。然而有些人幾乎是到了鞠躬盡瘁的地步。主管交給他的任務,他從來不打馬虎眼,要求他額外超時加班,他也毫無怨言,同事拜托他的事,不管是不是他分內的職責,他總是不忍拒絕。其實,他早已忙得分身乏術,焦頭爛額,但他還是強打精神說:“沒事!沒事!”沒有人知道他累得半死,但是,他就是不願開口對人說“不”!

麗貝卡是戴爾公司的銷售主管,她多年來被戴爾公司評為優秀的雇員,成了戴爾公司名副其實的優秀員工。

有一次,麗貝卡被公司派去參加一個銷售專題討論會,她很清楚自己的專長,特別是轉型人才和國際微機市場動態等問題,她計劃在會上與業內精英做一個很好的交流並使自己有所提高。

但是,第一天她就遇到了麻煩,公司額外要求她協調與會者的傍晚活動。這樣可以更深層次地履行公司作為東道主的職責。本來為這次討論會的成功作出貢獻也是麗貝卡的心願,這也符合她的價值觀和原則,她越思考越覺得這是她應當做的。

於是,她就接受了,但她發現自己處於巨大的壓力和憂慮之中,來回奔忙,試圖滿足每個人的要求,但由於抽不出時間來做原來想做的事而使自己變得很沮喪。

就在這種沮喪中,她突然停下來,問自己:“等一等,我為什麼要去做那些自己並不擅長的事呢?我有義務去執行公司派給的任務,但我也不必去做我做不了的事啊?再說公司並不是不明白我的長處,我向他們說明我的處境,他們應該會派一名適合做這個工作的人來接替我的。難道不是這樣嗎?”

麗貝卡深深吸了一口氣,撥通了公司的電話,將自己目前的處境跟上司做了溝通。上司立即明白了她的想法,並作出了及時的調整,派出了一名專門安排各種活動的公關經理接替了麗貝卡。

在這次研討會上,麗貝卡獨特的見解和市場眼光贏得了業界人士的普遍讚揚,也給戴爾公司贏得了極大的榮譽和良好的影響。

老板都喜歡認真工作的員工,但你可知道,如果你一心講求犧牲奉獻,處處想討好別人,做一般人心目中的模範員工,最後你可能會喪失自我。而且不懂得拒絕,會使你的工作日漸繁重,生活各方麵也會受到影響,更多的時間遭到浪費。不斷增大的壓力讓你不堪重負,你的體力與腦力毫無意義地流失,工作成果大不如以前。

“不”固然代表“拒絕”,但也代表“選擇”,一個人通過不斷的選擇來形成自我,界定自己。因此,當你說“不”的時候,就等於說“是”,你“是”一個不想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勇敢說“不”,這並不一定會替你帶來麻煩,反而是替你減輕壓力。如果你現在不願說“不”,繼續積壓你的不快,有一天忍耐到了極限,你失控地大吼“不”,麵對難以收拾的殘局,別人可能會反過頭來不諒解地問你:“你為什麼不早說?”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活得自在一點,請勇敢地站出來說“不”。記住,你不必內疚,因為那是你的基本權利。

但是拒絕他人的時候應該講究一些藝術。因為難以拒絕別人的要求,於是連那些自己幹不來的事情也接了下來,結果不僅使對方的期待落空,也因而降低了自己的工作效率。這種例子是屢見不鮮的。但不懂得拒絕的技巧,過於直接地拒絕對方,會影響雙方關係,甚至被人誤會並結下仇怨,使自己陷於更加不利的地位。所以,應學會運用聰穎和智慧,巧妙地使用拒絕的話語,以堅持自己的意誌,擺脫不利的局麵,同時也能維持雙方的關係。

如何巧妙地拒絕他人呢?

比如,有些人認為當別人邀請你參加聚會時,是不應該拒絕的,如果拒絕的話,未免太沒有禮貌了。事實上,這並非一種沒有禮貌的行為。如果你不想參加的話,不妨如此說:“謝謝你的邀請。不過,碰巧我有要事,沒有參加的機會了,真是遺憾。請代我向大家問好。”如此拒絕是得體的。

這個時候,你如果這樣說:“我最討厭聚會了,因此我不想參加。”這將令人感覺到不快。因此,你最好不要太直接地去拒絕對方。不過,由於自己有重要事待辦而婉拒的話,則不至於構成失禮的行為。

使用幽默的回絕,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它可以使尷尬的場麵在友好的氣氛中緩和下來。

例如,小李很友善地向小王打招呼。

“你怎麼了呢?好像很沒精神呀!”

“是呀,最近為了還債到處籌錢,搞得身心疲憊,晚上煩惱得睡不著覺!你能不能幫幫忙呀!”

“當然好啊!明天我就帶來給你,我家有安眠特效藥。”

通過回避主要問題,而將話題引向細枝末節,這樣的回絕是很高明的。

為了加薪的問題,員工代表使出了眼淚戰術,向老板哀求說:

“老板,請你一定要幫幫忙,現在這點薪水我實在無法和我太太繼續在一起生活下去呀!”

老板回答說:“好吧!那麼我會出麵來說服你太太不要跟你離婚的。”

當你去拜訪朋友,主人熱情地拿出水果、零食招待你,而你卻直言說:“不吃,不吃,我從來就不喜歡吃零食,再說我剛吃完飯,肚子飽得很,哪還有胃口吃這些東西。”這樣不僅讓人掃興,而且還傷了主人的自尊心,你應該體諒到主人的一片熱情和好意,委婉地說:“謝謝,謝謝!多新鮮的水果,隻可惜剛吃完飯,沒有地方,太遺憾了!”

總之,委婉拒絕不僅是一種策略,也是一門藝術。含蓄委婉地說話,正是待人誠摯的表現。作為一個現代人,應當有這種文明意識,掌握這一有利於人際交流的語言表達方式。

細節提升:

巧妙地拒絕掉自己不擅長或覺得不合理的事,一次隻答應做一件事並把它們高效率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