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生如夏花之絢爛——不同人生階段的心理點金術1?(1 / 3)

第十三章 生如夏花之絢爛——不同人生階段的心理點金術1

人生就像一場隨心所欲的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這一句廣告語說得很妙。人生的不同年齡段都會有不同的風景,但是隻有好心情才能看到好風景。因此,要想讓風景常在心中,必須保證人生各個階段都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陽光的心態。

孩子“動如脫兔”也是病

灰鏡頭

有個叫磊磊的男孩,才5歲,性格“活潑”得不得了。整天都鬧騰個不停,他不是不停地跳皮筋,就是足球踢個沒完,即使偶爾在房間待一會,也是在櫃子上、桌子上或床上椅子上爬上爬下的,總之一天到晚幾乎沒有閑暇的時候,除非晚上困極了才去睡覺。

開始,父母以為孩子是天性活潑,生性貪玩,沒什麼大關係。後來,經一位懂點心理學的朋友一提醒,才知道孩子是患了兒童常見的多動症。

心理解惑

活潑好動是兒童的天性,也是兒童健康的一個重要標誌。但是有些兒童的行為並不是簡單的活潑好動,而是患上了一種稱為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也就是常說的“多動症”的心理疾病。

多動症患兒與普通兒童的頑皮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多動症患兒在任何場合都不能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但一般的兒童即使平時非常頑皮,但是有時能全神貫注,還討厭其他人的幹擾。一般兒童頑皮淘氣的行為有一定的目的性,是有計劃及有安排的;而多動症患兒行動一般基於衝動,無目的,行為雜亂,有始無終。普通兒童隻會在熟悉且無拘束的環境中表現出頑皮的本性,但是在嚴肅的陌生的環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吵鬧;而多動症患兒卻無此能力,常不分場合地胡鬧。

心理透視

測測你的孩子多動症傾向

1.坐立不安,活動過多。

2.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

3.上課時隨便講話或叫喊。

4.上課時小動作多。

5.興奮激動,容易衝動,與人爭吵。

6.經常幹擾他人活動。

7.做作業不能集中精力,邊做邊玩。

8.做事不能有始有終。

9.情緒改變快。

10.學習成績差或時好時壞。

11.集體活動時好占上風,爭先恐後,不守紀律。

12.不愛惜東西,經常弄壞學習用品。

13.說謊,罵人或打架。

14.逃學或曠課。

15.隨便拿父母的錢,或在外有偷竊行為。

16.要求必須立即滿足。

評分分析

按是否經常出現或症狀的嚴重程度分別以3(很多)、2(較多)、1(稍有)、0(無)記分。多動症兒童的判斷標準為:

總分0~5分:基本可排除多動症。

總分6~15分:有較輕的多動傾向。

總分16~30分:有明顯的多動症。

總分31分以上:有嚴重的多動症。

陽光氧吧

以往認為,多動症是一種兒童自限性疾病,隨年齡增長,可自然消失。現經學者們長期追蹤觀察發現:僅部分多動症患兒可自愈,而多數患兒的症狀可延續至成年;治與不治,早治與晚治,在療效和預後上有顯著的差異。因此,目前一致的看法是:多動症應及早治療、綜合治療。

1.對兒童的某些行為加以引導

從小培養孩子一心不二用的習慣,如吃飯時不看圖書、不看電視,做作業時不玩玩具等。應根據患兒年齡及病情實施注意力集中訓練。對注意力嚴重不集中者,開始可讓其每日1~2次定時聽故事,或讓其自己讀書,每次5分鍾,並逐漸延長時間。學齡期以後能每次集中注意力聽故事或閱讀45分鍾以上者,即達到了正常兒童的標準。

對精力過剩的孩子,可讓其多參加球類、跑步等戶外活動,不應要求這類兒童變為一個十分文靜溫順的孩子。

2.注意改善多動症兒童的飲食

近年來,研究表明,大量進食含有醋氨酸、水楊酸鹽的食物以及進食加入調味品、人工色素和受鉛汙染的食物,均可使具有發生多動症遺傳素質的兒童發生多動症,或者使多動症狀加重。相反,多動症的患兒隻要限止這類食物,症狀可明顯減輕,因此,多動症患兒的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1)應少食含醋氨酸的食物,如掛麵、糕點等。少食含甲基水楊酸的食物,如西紅柿、蘋果、橘子等。飲食中不要加入辛辣的調味品,如胡椒之類,也不宜使用含有酒石黃色素如貝類、橄欖等食物。

(2)應少食含鉛食物。如含鉛的皮蛋、貝類等食品。

(3)應少食含鋁食物。如油條,因為製作油條需要在麵粉中加入明礬,而明礬的化學成分為硫酸鉀鋁。因此,吃油條對小兒的智力發育不利。

(4)應多食含鐵的食物,如肝髒、禽血等。

(5)應多食含鋅的食物,如蛋類、肝髒、豆類、花生等,對提高智力有一定作用。

讓孩子走出沉默,沐浴陽光

灰鏡頭

有個5歲的小男孩,很少講話,班主任反映他兩個月內共講了6句話。

生活中很常見的事他也不會說,而且在幼兒園整天是一個人玩,不與他人交往。父母一直以為是發音器官有缺陷,經專家多次會診,認為發音器官無異常。經測試診斷,發現小男孩其他能力均屬正常,隻是語言發育遲緩,並伴有性格上明顯的變異,屬於孤獨症。

富有愛心的班主任老師通過進一步的了解,才知道小男孩的父母是地質工作人員,長期在野外工作生活。小孩出生後不久便被送到農村的外婆家,直到4歲時才送到基地幼兒園入托。而外婆無文化,且寡居而形成孤獨的性格。

心理解惑

這個小男孩就是兒童孤獨症的典型代表。

兒童孤獨症又被人們稱為兒童自閉症,是一類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育障礙,刻板重複動作和對環境奇特的反應為特征的精神疾病。通常發生於三歲之前,一般在三歲以前就會表現出來,從嬰兒期開始出現,一直延續到終身,是一種嚴重情緒錯亂的疾病。

孤獨症無種族、社會、宗教之分,與家庭收入、生活方式、教育程度無關。無論在成因、發展方式還是治療手段上,兒童孤獨症和成年人的孤獨症都有很大區別,它是一種嚴重的嬰幼兒發育障礙。

心理透視

測測你的孩子是否有孤獨症

下麵的一組題目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測試和診斷,以便及早注意,防止形成“孤獨症”。每題用“是”或“否”回答。

1.討厭學習。

2.與其他兒童一起遊戲和交往感到困難。

3.對聲音和語言感到遲鈍。

4.對各種危險,如玩火、登高、在街上亂跑缺乏應有的認識。

5.已經養成的習慣堅決不再改變。

6.常常無緣無故地笑。

7.不愛說話,有時寧願用手勢表達意願也不用語言表達。

8.不是像一般的幼兒那樣弓著身子睡覺,而是僵硬地伸直腿腳睡。

9.精力異常充沛,有時半夜醒來,一直玩到早晨,次日仍不疲倦。

10.不願和任何人的目光接觸。

11.對某件事物可能產生特殊的愛好和依戀,抓住不放。

12.重複、持續地玩一些單調的遊戲,如撕紙、搖鐵筒中的石塊等。

13.喜歡旋轉圓形物體,而且可以長時間作出同樣動作。

14.怪僻孤獨,不愛合群。

評分分析

答“是”計1分,答“否”計0分。累計分數達8分以上者,說明孩子有孤獨症傾向。

這隻是對兒童孤獨症傾向的一種簡易家庭式問卷,假若結果表明你的孩子有些傾向,應立即去專科門診進行全麵檢查,以便及時進行治療。

陽光氧吧

預防兒童孤獨症的發生,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1.讓孩子走出家門,鼓勵他們去交朋友

允許或鼓勵孩子從高樓走下來到庭院中,與鄰居或附近小朋友玩耍、交往,建立友誼,也應允許把小朋友請進家門。為孩子提供交朋友的機會,教給他們交朋友的藝術、方法和技巧。

2.多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集體活動包括鄰居小朋友相邀的遊戲、做作業;包括學校、班級統一組織的文體活動;包括祝賀同學生日、歡送老師等。從集體活動中培育孩子的性格,從集體活動中體驗友誼、智慧與溫暖。

3.讓孩子學會自立

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有意讓孩子碰碰釘子、嚐嚐苦頭,以磨煉孩子的意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