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日清管理係統,“日日清”的運行分三段九步。
第一段包含三個步驟:
1.召開班前會,明確當天的目標及要求。
2.按目標和標準工作。生產係統按七項日清要求進行生產,職能係統針對七項日清,按“5W3H1S”的要求,從事瞬間控製。
3.填寫日清欄。由車間主管、職能巡檢員每2小時公布一次巡視中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意見。
第二段,即班後清理,分五步,按組織體係進行縱向清理。
4.自清。所有崗位的員工對當天的工作按日清的要求逐項清理,生產崗位填寫“3E”卡交班組長,管理崗位填寫日清工作記錄交科(處)長。
5.考核。由班組長根據當天對每人各方麵情況的掌握進行考核確認,然後報車間主任。
6.審核。由車間主任根據當天對各班組長情況的掌握,複核各班組的“3E”卡,確認後返回班組。本人填寫“日清工作記錄”報分廠廠長。
7.分廠廠長審核各車間的“日清工作記錄”,登記分廠日清台賬,並將每天分廠的運行情況彙總報公司經理助理。同時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審核所屬人員“日清工作記錄”,並將當天職能分管工作出現的問題、解決的措施、遺留的問題、擬采取的辦法彙總報公司副總經理。
8.公司副總經理複審後簽署意見和建議,反饋給各管理者,並彙總報總經理。
第三段為整改製。
9.由各職能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崗位根據“日清”中反映出的問題進行分類分析,在提出解決措施的基礎上,製定和完善相應的管理製度,提高薄弱環節的目標水平,並作為下一循環的依據。
日清工作的高效能工具
剝洋蔥法——目標管理法
“剝洋蔥法”是目標管理的一種重要方法。根據組織需要,利用剝洋蔥法對企業目標進行分析,由長期目標到短期目標層層分解,更有利於組織順利地達到目標。
你可能會在年底為自己訂下這樣一個目標:“我要在下一年中爭取成為行業中最出色的業務員。”隨後,你可能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目標,然而,正如我們在前文中所說的。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你的目標是逐步實現的。如果你在設定 “宏圖大計”時,能夠運用剝洋蔥法將你的“宏圖大計”分成一個個小目標,那麼在你實現每個小目標時,你就能備受鼓勵,而且你會很清楚你現在該去幹些什麼。
1.方法大意
實現目標的過程是由現在到將來,由短期目標到最終目標,一步步前進的;但是設定目標的最高效的方法則是與實現目標的過程正好相反,運用“剝洋蔥法”,由將來到現在,由長期目標到短期目標層層分解。
2.目標樹
目標樹是現代管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方麵。“剝洋蔥法”告訴了我們進行目標分解的方向,而目標樹則為我們進行目標分析提供了具體的路徑。
(1)目標多杈樹示意圖:
樹幹代表目標;
每一根樹杈代表由最終目的分解生成的大目標;
葉子代表實現大目標需要關注的因素或者子目標。
(2)在目標樹中,大目標與子目標的關係:
子目標是實現大目標的策略;
大目標是子目標的結果;
子目標實現之“和”一定是大目標的實現。大目標實現之“和”則是最終目的的實現。
(3)如何描繪你的目標樹:
首先,寫下你的大目標和最終目的;然後思考實現最終目的有哪些策略,列出可能的策略並添加到目標樹上的各級目標框內。其實,這些子目標是實現大目標和最終目的的步驟,在達到最終目的之前,首先是大目標和子目標的達到。接下來,再考慮完成每個大目標的因素,這些因素就是多杈樹的葉子。這樣,你的目標很快就被描繪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了。同時,你的目的分析任務也就順利完成了。
例如:你的最終目的是在今年的9月30日為公司贏得銷售額10萬元。
那麼你的目標樹如下圖:
PDCA循環法——高效質量管理法
PDCA循環法是一套高效質量管理法。將質量管理過程分為四個依序銜接的工作階段:計劃、執行、檢查、修正再執行。嚴格遵循這一循環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質量管理效能和個人工作效能。
PDCA循環法是在西方十分流行的一種行之有效的科學管理程序。這四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修正再執行(Action)。PDCA是一個科學的程序運作,在西方最早是由美國質量專家戴明博士倡導的。他是針對質量管理所提出的一個科學的程序運作。發達國家質量管理的實踐證明:PDCA循環法是一個行之有效的科學管理程序。PDCA循環不僅是一種高效的質量管理方法,而且對於我們提高個人目的性和工作效能有很強的促進作用。
戴明博士把質量管理全過程分為四個依序銜接的工作階段,即計劃階段、執行階段、檢查階段和修正再執行階段。這四個階段是一個首尾相接的循環過程。
在工作程序Plan→Do→Check→Action的過程中:
Plan即擬訂計劃,製定計劃目標,製定計劃做法;
Do即執行實施並加以控製;
Check即確認或評估執行狀況與目標之差距;
Action即執行結果與目標值之差距探討,並修正采取措施。
我們把工作的全過程分為四個依序銜接的工作階段:計劃階段,執行階段,檢查階段,修正再執行階段,這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如何更科學地去操作,就有學問了。其實這並不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隻要我們能解決一個“細”字,將這四個階段又細分為八個便於操作的步驟,當你運用起“PDCA”循環法時就能夠得心應手了。
PDCA循環工作步驟表
階段 步驟
計劃
階段
(P) ①設定目標
②搜索與目標相關的信息
③找出最佳方案
④製定計劃工作表
執行
階段
(D) ⑤按計劃工作表執行工作
檢查
階段
(C) ⑥檢查執行情況
修正再執行
階段
(A) ⑦對檢查結果作出修正
⑧修正後再執行
例如有一天,經理分配給你一項任務:讓你對某區冷飲市場進行一項市場調查,並擬訂一份市場調研報告。這本是讓你大展身手的機會,但你卻苦於不知從何著手而毫無頭緒。為什麼要進行調查?怎樣進行市場調查?遇到問題怎樣解決?調研報告怎樣寫?……各種各樣的問題直砸得你眼冒金星,頭腦發脹。但你若運用“PDCA”循環法,則思路會變得非常清晰。
下麵我們提供一種X區冷飲市場調查的實施方案:
1.Plan:製訂一份周全的計劃。
本階段你要明確六個問題。這六個問題簡稱為5W1H。
(1)為何製訂此計劃?(Why?)
(2)計劃的目標是什麼?(What?)
(3)何處執行此計劃?(Where?)
(4)何時執行此計劃?(When?)
(5)何人執行此計劃?(Who?)
(6)如何執行此計劃?(How?)
2.Do:計劃好之後,著手將項目一步一步向前推進。
3.Check:在進行市場調研過程中,一定要記得檢查,看項目的推進是否按原先的計劃進行?當中有無紕漏和出現偏差?
4.Action:針對你的檢查結果確定你的行動。
如果在市場調研過程中,發現計劃偏離了原來的目的,或者發現原先的計劃考慮不夠周全,那你就要及時彌補、調整,以確保任務圓滿完成。如果當中並無紕漏或偏差,當然是皆大歡喜,那你可以繼續一如既往地進行。
一頁備忘錄——使工作簡化的方法
工作程序簡明扼要,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個重要方麵。“一頁備忘錄”的實行,可以使工作報告更簡潔、易懂,可以使工作更快速,更有效。
優秀公司的製度一般都具有簡潔的特征,寶潔公司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寶潔公司的製度具有人員精簡、結構簡單的特點,該製度與寶潔公司雷厲風行的行政風格相吻合。在長期運行中,寶潔公司“深刻簡明的人事規則”一旦順利推動,效果良好。
寶潔公司品牌部經理說:“寶潔公司有一條標語——‘一頁備忘錄’,它是我們多年來管理經驗的結晶。事實上,任何建議或方案多於一頁對我們來說都是浪費,甚至會產生不良的後果。”
我們可以把這一風格追溯到寶潔公司的前任總經理理查德·德普雷,他強烈地厭惡任何超過一頁的備忘錄。他通常會在退回的冗長的備忘錄上加上一條命令:“把它簡化成我所需要的東西!”
如果該備忘錄過於複雜,他還會加上一句:“我不理解複雜的問題,我隻理解簡單明了的!”
一位采訪者曾經讓他解釋這一點,他說:“我工作的一部分就是教會他人如何把一個複雜的問題簡化為一係列簡單的問題。隻有這樣,我們才可以更好地進行下麵的工作。”
曾任寶潔公司總裁的愛德華·哈尼斯在談到這個傳統時說:“從眾多意見中篩選出有關事實的一頁報告,正是寶潔公司作出正確決策的基礎。”
大量雇員之間無休止的較量,導致了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政治化”和複雜化,而這些又進一步變成了增加不穩定性的因素。因此,一頁備忘錄就能解決很大的問題。
首先,隻有少量的問題是值得討論的,一頁紙的備忘錄能使人們的頭腦明朗化。再者,建議條目按順序展開,使之變得簡潔、易懂。總之,模糊淩亂的備忘錄與簡潔高效無緣。
查爾斯·埃姆斯曾是雷蘭斯電器公司的前任總裁,現任阿克米—克利夫蘭公司總裁,他也說過一個相似的觀點:“我可以讓一位部門經理連夜趕出一份長達70頁的意見稿,但我做不到的是,讓他做好一份隻有一頁長的稿子,也就是說,隻注明趨向和根據這些趨向所作出的預測,然後說‘這幾個因素可能會使其表現得更好,這幾個因素可能會使其變得更糟。’”
一位金融分析家曾評價寶潔公司說:“把事情搞得如此透徹,他們幹的可真是費力活。”另一個補充說:“他們處理問題很精細,甚至追求完美。”
人們也許會懷疑,如果說報告隻有一頁長,他們是如何使其處理得如此透徹,如此精湛的呢?答案是,他們不遺餘力地努力將所有精華濃縮到一頁。
一頁備忘錄的威力就在於,它比那些重點分布於幾十頁的“紙堆”要簡明有效得多。
VSAFE快速決策與科學決策法——合理決策法
決策是一個發現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作出決策的方式選擇直接影響著決策的正確與否和效率高低。
管理大師杜拉克曾說:“決策是計劃工作的核心。一個人要想達到自己的目的,需要掌握的一個很重要的工具就是‘合理決策’的方法。”
首先我們先來簡明地了解一下什麼叫決策。決策是一個為達到預期目的而從兩個或多個可供選擇的方案中選擇合理方案的判斷和選擇的過程。不能簡單地把決策理解為就是做出抉擇,作出抉擇隻是決策全過程的一個關鍵環節。事實上,決策是一個發現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隻有全麵理解決策的全過程,了解決策各階段應做的工作及其相互聯係,才能保證決策的有效性。
1.正確的決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