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小兔子蹦蹦跳跳來到學校。老師宣布,今天上遊泳課,小鴨子興奮地一下跳進了水裏。天生害怕水,種群中從來沒有會遊泳的小兔子傻了眼,其他小動物更沒了招。接下來,第三天是唱歌課,第四天是爬山課……以後發生的情況,便可以猜到了,學校裏的每一天課程,小動物們總有喜歡的和不喜歡的。

著名的效率專家約翰?克裏斯頓博士說,這個寓言故事寓意深遠,它詮釋了一個通俗的哲理,那就是“不能讓豬去唱歌,讓兔子學遊泳”。要成功,小兔子就應跑步,小鴨子就該遊泳,小鬆鼠就得爬樹。要提高工作效能,我們就要發揮自身的長處,在自己所服務的領域精益求精,成為行家裏手。

高效能人士未必是全才,但在自己的職業領域內一定是一個“專家員工”。被譽為日本“經營之神”的鬆下幸之助先生認為“一個人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應該精通它,下決心掌握自己職業領域的所有問題,比別人更精通。如果你是工作方麵的行家裏手,精通自己的全部業務,就能贏得良好的聲譽,也就擁有了潛在成功的秘密武器。”

中鐵一局電務公司高級技師竇鐵成隻有初中學曆,自學掌握了大量電力學知識,記下了60餘本、百萬餘字的工作學習日記。工作28年間,他提出實施設計變更6次,解決技術難題52個,排除送電運行故障310次,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及節約成本1380萬元,被工友們稱為“電力專家”。

1979年,23歲的竇鐵成,步入了中鐵一局電務公司電力工人的行列。他暗暗發誓:一定要當一名好電工。

1980年9月,竇鐵成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中鐵局電力技術培訓班。僅僅用了一年時間,竇鐵成就成了一名熟練的電力工人。竇鐵成自學了《鈑金工藝》、《鉗工技術》、《機械製圖》等與電力相關的專業書籍。為當一名知識淵博、技能高超的合格電力工人,竇鐵成又開始自學與電力相關的書籍,如《高等數學》、《電磁學》、《電子技術》、《電機學》等。

他雖是一名普通的電力工,卻憑借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高超技能,28年間,負責安裝的鐵路變配電所38個,全部一次性驗收通過,一次性送電成功,全部獲得優質工程。他對進口設備設計合理性大膽提出了質疑,成功排除了變壓器故障,讓法國專家驚歎不已:“中國工人了不起!”陝西省電力工技能大賽的狀元,竇鐵成帶出的高徒包攬了全省前三名,獲團體冠軍。28年間,他為企業培訓青工、大中專生180人,將知識與技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300多名工友;培養的徒弟35人成為技師、5人為高級技師,被大家尊稱為“工人教授”。 

追尋竇鐵成成長的軌跡,不斷更新知識,追趕時代,刻苦鑽研是他的顯著特征。隻有初中功底,要讀懂弄通大學課程,其艱辛令人難以想象。他從未放鬆過對電力新知識的追求,以隻爭朝夕的精神,在知識海洋中孜孜以求,完成了由實幹型、技能型向知識型工人的跨越。

 業務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著我們的服務、產品、工作質量,同時也關係著集體和個人利益。要做一個拉著企業奔跑的人,就必須做到“精業”,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精益求精,刻苦鑽研業務知識,讓自己成為公司的“專家員工”。

從“盡職盡責”到“盡善盡美”

一位先哲說過:“如果有事情必須去做,便全身心投入去做吧!”另一位明哲則道:“不論你手邊有何工作,都要盡心盡力地去做到盡善盡美!”

做事一絲不苟能夠迅速培養嚴謹的品格、獲得超凡的智能;它既能帶領普通人往好的方向前進,更能鼓舞優秀的人追求更高的境界。因此,如果你想在自己所從事的行業中有所成就,就要下定決心成為行業的專家員工,對行業領域裏的所有問題都要比別人更精通。

追求完美不僅是一種重要的工作態度,也是一種重要的生活標準。是我們工作效能和生活量的重要保證。一個滿足於現狀,不思進取的人永遠也無法成為一個高效能的人士。

在美國某個城市,有一位先生搭了一部出租車要到某個目的地。這位乘客上了車,發現這輛車不隻是外觀光鮮亮麗而已,司機先生服裝整齊,車內的布置亦十分典雅。車子一發動,司機很熱心地問車內的溫度是否適合,又問他要不要聽音樂或是收音機。

車上還有早報及當期的雜誌,前麵是一個小冰箱,冰箱中的果汁及可樂如果有需要,也可以自行取用,如果想喝熱咖啡,保溫瓶內有熱咖啡。這些特殊的服務,讓這位上班族大吃一驚,他不禁望了一下這位司機,司機先生愉悅的表情就像車窗外和煦的陽光。不一會兒,司機先生對乘客說:“前麵路段可能會塞車,這個時候高速公路反而不會塞車,我們走高速公路好嗎?”

在乘客同意後,這位司機又體貼地說:“我是一個無所不聊的人,如果您想聊天,除了政治及宗教外,我什麼都可以聊。如果您想休息或看風景,那我就會靜靜地開車,不打擾您了。”從一上車到此刻,這位常搭出租車的乘客就充滿了驚奇,他不禁問這位司機:“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服務方式的?”這位專業的司機說:“從我覺醒的那一刻開始。”司機繼續說他那段覺醒的過程。他一直一如往常,經常抱怨工作辛苦,人生沒有意義。但在不經意間,他聽到廣播節目裏正在談一些人生的態度,大意是你相信什麼,就會得到什麼。如果你覺得日子不順心,那麼所有發生的事都會讓你覺得倒黴;相反的,如果今天你覺得是幸運的一天,那麼今天每次所碰到的人,都可能是你的貴人。就從那一刻開始,他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目的地到了,司機下了車,繞到後麵幫乘客開車門,並遞上名片,說道:“希望下次有機會再為您服務。”

結果,這位出租車司機的生意沒有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他很少會空車在這個城市裏兜轉,他的客人總是會事先預訂好他的車。他的改變,不隻是創造了更多的收入,而且更從工作中得到自尊。

各行各業,人類活動的每一個領域,無不在呼喚能自主做好手中工作的員工。齊格勒說:“如果你能夠盡到自己的本分,盡力完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那麼總有一天,你能夠隨心所欲從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反之,如果你凡事得過且過,從不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那麼你永遠無法達到成功的頂峰。對這種類型的人,任何老板都會毫不猶豫地排斥在他的選擇之外。

要做到自己手頭的工作就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把自己經手的每一份工作做到盡善盡美。

追求完美是一種工作標準。在這個世界上,許多人對自己的工作並不如意。但他們卻不努力去改變自己的現狀,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地默默忍受著:工作為他們帶來的苦惱。當他們感到沮喪或筋疲力盡時,他們便會自我安慰道:“唉!有什麼辦法呢?這就是生活!我還能做些什麼呢?”言下之意,隻要能賺錢養家,枯燥乏味的工作是可以容忍的。

事實上,他們對工作的意義缺乏深入的理解,要知道,畢竟賺錢再多也不能使人忍受得了所有乏味無趣的工作。其實你並不需要委屈自己的夢想。一個高效能人士完全可以使你的工作變成你所希望的理想狀態。

1986年,攝影師出身的張藝謀被吳天明點將出任《老井》一片的男主角。沒有任何表演經驗的張藝謀接到任務,二話沒說,下農村去了。

他剃光了頭,穿上大腰褲,露出了光脊背,就吃住在太行山一個偏僻、貧窮的山村。每天他與老鄉一起上山幹活,一起下溝擔水。為了使皮膚粗糙、黝黑,他每天中午光著膀子在烈日下暴曬。為了使雙手變得粗糙,每次攝製組開會,他不坐板凳,而是學著農民的樣子蹲在地上,用沙土搓揉手背。為了電影中的兩個短鏡頭,他打豬食槽子連打了兩個月。為了影片中不足一分鍾的背石鏡頭,張藝謀實實在在地背了兩個月的石板,一天3塊,每塊150斤。

在拍攝過程中,張藝謀為了達到逼真的視覺效果,真跌真打,主動受罪。在拍“舍身護井”時,他真跳,摔得渾身酸疼;在拍“村落械鬥”時,他真打,打得鼻青臉腫。更有甚者,在拍旺泉和巧英在井下那場戲時,為了找到垂死前那種奄奄一息的感覺,他硬是三天半滴水未沾、粒米未進,連滾帶爬拍完了全部鏡頭。

張藝謀因此而榮獲第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中國第11屆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第8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導演吳天明這樣評價說:“如果我們的專業演員都能下藝謀這樣的苦功,我國銀幕上虛假的表演不是可以大大減少嗎?如果我們的電影創作者都能像藝謀那樣全身心地撲到事業上,中國電影還愁趕不上世界先進水平嗎?”吳天明的這段話,對於我們每個人,事實上都是很好的詰問。

成功學家奧立森?馬登認為,一個人要實現成功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做事的時候,抱著非做成不可的決心,要抱著追求盡善盡美的態度。而世界上為人類創立新理想、新標準,扛著進步的大旗,為人類創造幸福的人,就是具有這樣素質的人。無論做什麼事,如果隻是以做到“尚佳”為滿意,或是做到半途便停止,那他絕不會成功。

著名企業家安德魯?卡內基說過:“輕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禍患不相上下。”許多年輕人之所以失敗,就是敗在做事輕率這一點上。這些人對於自己所做的工作從來不會做到盡善盡美。

對於“追求完美的工作表現”的日清員工來說,他們的才華、激情和價值取得是一致的,而且他們時常有一種強烈的個人成就感。他們心存一個內在的指南,他們永遠在追尋他們生活中的目標。他們對於時間和金錢這兩項最寶貴的財富,有著明確的把握。麵對生活中碰到的障礙,他們隻當作這是生活的本色。

最佳的工作效率來自工作熱情

一個晴朗的下午,美國作家威·萊·菲爾普斯去逛紐約的第五大道,突然想起來自己的襪子劃破了,需要買雙新的短襪。至於買一雙什麼樣的,作家覺得那是無關緊要的。他看到第一家襪子店,就走了進去。一個年紀不到17歲的少年店員,迎麵向他走來詢問道:“先生,您要什麼?”

“我想買雙短襪。”作家看到這位少年眼睛閃著光芒,話語裏含著激情。“您是否知道您來到的是世界上最好的襪店?”作家一愣,發覺自己從來就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因為他僅僅需求一雙短襪,走進這家商店純粹就是一種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