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1
勤奮是通向榮譽殿堂的必經之路
一個人的進取與成才,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勤奮與努力。勤奮工作既是一種能力和克己的訓練,同時也是人類的老師。勤奮工作能激活人內在的激情,能使人增長才幹,熱愛人生。
在一般人的眼裏,漢夫雷·戴維肯定算不上命運的寵兒。由於出身貧寒,他接受教育和獲得科學知識的機會都很有限。然而,他是一個有著真正勤奮刻苦精神的小夥子。當他在藥店工作時,他甚至把舊的平底鍋、燒水壺和各種各樣的瓶子都用來做實驗,鍥而不舍地追求著科學和真理。後來,他以電化學創始人的身份出任英國皇家學會的會長。
年輕的約翰·沃納梅克每天都要徒步4英裏到費城,去那裏的一家書店打工,每周的報酬是1.25美元,但他勤奮刻苦的精神讓人感動。後來,他又轉到一家製衣店工作,每周多加了25美分的工資。從這樣的一個起點開始,他勤奮刻苦地工作,不斷地向上攀登,最終成為美國最大的商人之一。1889年,他被哈裏森總統任命為郵政總局局長。
要想在這個時代脫穎而出,你就必須付出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多的勤奮和努力,擁有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決心,否則你隻能由平凡轉為平庸,最後變成一個毫無價值和沒有出路的人。
勤奮刻苦是對敬業的最好注解。要做一個好的員工,你就要像那些石匠一樣,一次次地揮舞鐵錘,試圖把石頭劈開。也許100次的努力和辛勤的捶打都不會有什麼明顯的結果,但最後的一擊,石頭終會裂開的。成功的那一刻,正是你前麵不停地刻苦的結果。
為了達到更好、更大的工作成就,加薪也好,提升也罷,你必須不斷地奮鬥,而勤奮刻苦地訓練專業技能尤其必要。如果你是有誌於工作的人,每天都應該把這個問題在自己的心中問上幾遍:“我勤奮嗎?”
勤奮敬業的精神是走向成功的堅實的基礎,它更像一個助推器,把你自己推到上司麵前。如果有一天你得到了升遷,你應該自豪地對自己說:“這都是我刻苦努力的結果。”
趙國峰,河北開灤礦務局唐山礦的一名普通礦工。他就像一塊煤,一塊正熊熊燃燒的煤,心甘情願地燃燒著自己,給別人帶去溫暖。他28年如一日堅持在井下采煤,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譜寫了一曲又一曲人生讚歌。
一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但下麵一組數字真實地記錄了一個新型礦工的無私奉獻:趙國峰在井下工作28年,28個春節都是在井下采煤崗位上度過的。28年中,他每天堅持提前一小時下井,測量技術數據,做好開工準備,奉獻工時達15851個。28年中,為技術攻關、技術革新,研究創造先進操作法,他奉獻在崗位上的輪休日、節假日達726天。28年中,他奉獻的工作日僅按一般效率的采煤司機計算,也為國家為企業多出煤27.46萬噸,能裝滿載重60噸的車皮4500多節,可在鐵路上排出60多公裏。
趙國峰所在的唐山礦是個百年老礦,地質條件複雜。“邊角餘煤”在儲量中占有很大比重,開采這些煤隻能用工藝落後的“落垛式采煤”或“分層采煤”,不僅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成本投入高、資源回收率低,也造成質量難控製、安全生產無保證。要是丟掉不采,不僅是浪費了資源,而且縮短了礦井的壽命。但是繼續采下去投入的大,產出的少,就會危及企業的生存。雖然,“輕型放頂煤采煤新工藝”及其設備的問世為解決這一課題帶來了一線希望,但當時並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供借鑒。關鍵時刻趙國峰挺身而出,決定背水一戰。
在工作麵推進中,底板下山角度突然加大,會出現影響生產安全和生產進度的問題。為攻下這個難關,趙國峰每天連上兩個班,邊操作邊畫圖,研究解決辦法,累得在井下發起高燒。工友們強行把他送到醫院,一量體溫39.5攝氏度,大夫立即給他打上了點滴。一覺醒來,高燒略退,他猛地坐起來,趁護士不在,自己偷偷拔掉輸液針,趕到礦內,換上工作服又下了井。最後他用“台階式推采法”解決了下山角度大的難題。趙國峰心裏總是裝著這樣一組公式:大幹苦幹是加法,巧幹創新是乘法,傳思想、傳作風、傳技術,影響和帶動大家一起幹那是“乘方”。
趙國峰在勇闖采煤技術難關的同時,還不斷地學習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的技術素質。他熟練地掌握了采煤工作麵每個工種的操作技能,持有每個工種的操作合格證,成為一名一專多能的高水平技術工人、全礦享受很高名望和影響的“土專家”。
我們經常聽到那些成功大師侃侃而談,卻常常忽視他們默默無聞的“耕耘”。其實成功是一種努力的積累,不論何種行業,要想攀上高峰,通常都需要經過漫長的努力和精心的規劃。
勤奮工作的習慣就是成功的點金術。而那些出類拔萃的人物、那些將勤奮的準則奉為金科玉律的人們,將使整個人類因他們的工作而受益。再也沒有什麼比偷懶和做事磨蹭更能阻礙一個人成功的了——它會分散一個人的精力、磨滅一個人的雄心,使我們隻能被動地接受命運的安排,而不是主動地去主宰自己的生活。
一位哲人曾經說過:“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頂的生物隻有兩種:一種是鷹,一種是蝸牛。不管是天資奇佳的鷹,還是資質平庸的蝸牛,能登上塔尖,極目四望,俯視萬裏,都離不開兩個字——勤奮。”
在職場上,常常有這樣的員工,他們認為隻要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幹好就行了。對於老板安排的額外的工作,不是抱怨,就是不主動去做。這樣的員工,自然不會獲得升職加薪的機會。
真正的進步是比別人進步得更快
每天清晨,當太陽剛剛升起,露珠還未完全消失,草原上的動物們,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奔跑。
最先跑起來的是羚羊,它們成群結隊地跑過平緩的山岡,找到水源,在短暫的休息之後又開始新的奔跑。就在離它們不遠的地方,也許就在附近的草叢裏,狼群也在奔跑。它們的奔跑是為了羚羊。
當狼群開始奔跑的時候,獅子也開始了奔跑。它必須趕在狼群之前找到一日的早餐,否則,今天可能又是一個忍饑挨餓的日子。
這是每天發生在草原上的一幕,每天都在上演的奔跑比賽。
沒有任何外在的力量在導演這一切。它們的奔跑完全是來自內心的驅使——要麼生存,要麼死亡。
隻有“讓自己跑起來”才能生存,也隻有跑起來才能獲得比同類更好的生存環境。不管是狼群,還是我們人類,都是如此。
“讓自己跑起來”是動物世界永恒的法則。人類正是通過這一法則首先成為人。但是,當人類逐漸進化、逐漸變得聰慧時,他們再也不再“為了自己而奔跑”。他們享受現代文明的成果,他們漠視自己內在的動機和需求,他們隻要求索取和坐享天成。他們在內心永遠失去了奔跑的動力,他們為自己尋找各種理由和借口,他們認為優秀是別人的事。
人生的競技場,就好像在進行100米賽跑,熱愛生命的人會竭盡全力地跑。假如說一個人希望在100米賽跑中贏得冠軍,那麼,他不應該去研究一般的參賽者,而應該是研究跑得最快的選手,這樣才能使自己的潛力得到最充分的發揮。隻有定位於更高的目標,才會使自己有可能取得所希望的成功!
A公司是一家中型的廣告公司,設計部是兩男一女的格局。平日裏,三個人總是能夠在繁忙的工作中,找到偷閑的機會。例如,聊聊電視劇或者是商場裏最新的打折信息等。就這樣,三個人也過得優哉遊哉。
一天,老板領著一個一臉稚氣的男孩走進了他們的辦公室,向他們介紹設計部的新同事,應屆大學畢業生林。
林來到設計部上班,像每個新人一樣默默無聞、勤勤懇懇地工作著。早上,“元老”們還沒到,林就開始打掃辦公室。設計部有很多需要跑腿的活兒,以前設計部的人都不情不願的,“三個和尚沒水喝”,總是以猜拳的方式來選舉誰是那個“倒黴蛋”。但是現在,不用言語,林早就揣起文件,送往了有關部門。而當林跑前跑後的時候,“元老”們按照“慣例”又將話題扯到美國占領伊拉克的熱點新聞上去了。每當下班的時候,“元老”們都會迫不及待地奔出公司,而林則毫無怨言地收拾著遍地狼藉的辦公室。“元老”們還打趣說:“新人都是活雷鋒嘛。”
沒多久,老總開會說設計部是公司的重心,要適當擴容,還要選出一個設計部部長。涉及各自的前途,平時人浮於事的那幾個老職員,漸漸地收斂了許多,都想在老總麵前留個好印象,以贏得升遷的機會。然而,不久,人選已經張貼在辦公室外的公布欄上,林當選了。
林在上任致辭時說,你們都以為新人做什麼都是應該的,新人仿佛就是活雷鋒,你們錯了。我當初能到公司來,是因為受到了老總的賞識與幫助。我為了報答老總,隻有勤奮工作、努力學習,爭取做得比別人更好一些。更何況,當今職場就是戰場,是沒有戰友,更沒有活雷鋒的,哪怕隻是為了升遷,你也得靠自己把握機會。
僅僅是為了報答,林做得更加自覺、更加勤奮,而且把進步得更快視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否則自己跟其他人又有什麼區別呢?判斷自己是在進步,還是“明進暗退”,不能老和自己的過去以及不如自己的人相比,而是應當和最優秀的人和進步最快的人相比。假如每一個競爭對手都用9秒跑完100米,而你花了10秒,那你仍然是落後的。
無論你是久經沙場的職場老手,還是剛進入社會的職場新人,要想獲得長遠發展,想為自己爭得一席之地,最佳的途徑莫過於加強學習,讓自己比別人進步得更快。
價值是一個變數,今天你可能是一個價值很高的人,但如果你故步自封,滿足現狀,那麼明天你就會貶值,被一個又一個智者和勇者超越。今天,你也可能做著看似卑微的工作,人們對你不屑一顧,而明天,你可能會通過知識的不斷豐富和能力的不斷提高,以及修養的日益升華,讓世人刮目相看。
刻苦鑽研,成為“專家”員工
為了和人類一樣聰明,森林裏的動物們開辦廠一所學校。開學典禮的第一天,來了許多動物,有小雞、小鴨、小鳥,還有小兔、小山羊、小鬆鼠。而學校為它們開設了5門課程,唱歌、跳舞、跑步、爬山和遊泳。當老師宣布,今天上跑步課時,小兔子興奮地一下從體育場地跑了一個來回,並自豪地說:我能做好我天生就喜歡做的事!而再看看其他小動物,有撅著嘴的,有搭著臉的。放學後,小兔回到家對媽媽說,這個學校真棒!我太喜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