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複命——有命必複,使命必達(2 / 3)

工作終了時一定要向主管報告,否則工作結束後,可能會因失去時效而變得毫無價值。例如主管要利用你做的調查報告參加重要的會議或決定一件事情,若你工作完成後沒有向主管報告,主管可能以為你尚未做好,以致放棄參考你的調查報告。

服從法則:

每一個上司都十分關心自己下屬的工作進程。因此在執行的過程中,做下屬的一定要主動報告自己的工作進度,讓上司放心,不要等事情做完了再講。有時小小的一點錯誤,發展到後麵就會變得很大,所以最好早早地向上司彙報你的工作進度,一旦有錯誤,他可以及時地糾正你,避免犯更大的錯誤。

1.每天彙報

執行者應每天特別是下班時要把工作情況總結反饋一下,不要時間一到就離開。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都沒有這種習慣,或者有這種想法,但形不成習慣。

2.中間報告

對一些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的工作,執行者可以在工作進行中,向主管報告你的進行狀況,一方麵讓主管安心,另一方麵也讓主管知道你做了些什麼事情。

3.緊急報告

對一些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的工作,執行者可以在工作進行中,向主管報告你的進行狀況,一方麵讓主管安心,另一方麵也讓主管知道你都做了些什麼事情。

4.不要躲避上司

在工作中,執行者要主動尋找和上司溝通的機會,需要了解上司,上司需要了解下屬,這是正常的人際交往,不必因擔心別人的議論而躲避上司。執行通過和上司的接觸和溝通可以發現我們的不足,可以學習上司的長處,可以拉近和上司的距離。

提出問題時,帶上解決問題的方案

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個人和企業的成長是具有極大推動作用的。因為,問題給我們提供了學習和探索的機會。通過提出問題,人們的思維可以得到充分地鍛煉和開發,從而有助於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在複命的過程中,提出問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夠及時地給命令的發布者以反饋,是保持複命者和命令發布者之間信息通暢,命令能夠得到有效執行的重要保證。

然而,很多人在複命的時候,隻是知道提出問題,卻不知道怎麼解決問題。李嘉誠曾經說過:“當你提出困難時,請你提出解決方法,然後告訴我哪一個解決方法是最好的。”複命的過程中不僅缺乏發現問題的眼睛,更缺乏解決問題的方案。隻有那些提出問題時帶上解決方案的人才是真正到位的複命者,真正的及時複命者。

1992年初,摩托羅拉剛在中國起步。崔潔毅然放棄一份高薪工作,去了一個月隻有700元的摩托羅拉。

那時,中國移動通訊勢頭剛剛興起,大磚頭似的模擬手機售價三四萬,依然供不應求。崔潔進公司6個月後,手下已經有幾個員工了。滿一年時,她開始做銷售,順順利利地發展了3年。在這時,崔潔遇到了一個黑人上司,轉到尋呼機部。

在這裏,這個黑人上司讓她終生獲益,他很願意教給別人東西。以前隻是為好玩而工作的崔潔,在與黑人上司的共事中漸漸明白,自己更需要努力,以明確未來的方向。

“他交代任務的時候,不會告訴你怎麼做,隻說他要達到一個什麼目的。然後你可能尋找了一個方案給他,這時他又會提出,你能不能給我另外一個選擇呢?”崔潔傻眼了,因為她以前很少這樣想過。

“不要光說‘我有一個問題’,而要說‘我有一個問題,我的解決方案有1、2、3’,這是你要做的工作。”上司的一番提醒使崔潔覺悟了,原來工作應該是這樣做的。於是每次她向上司提出問題的時候都附帶著自己的解決方案,這樣她把上司交代的工作完成地越來越好,也越來越得到了上司的青睞。

提出問題時帶上解決方案的習慣,最終讓崔潔走向了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市場推廣部經理的位子上。服從的員工都懂得,複命的過程中,上級不單單想讓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更為關鍵的是在你向上級提出問題時,已經有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及時複命看重的是結果,如果隻提出發現的問題,隻做到了一半。

服從法則:

複命的過程中出現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問題不能夠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複命中發現問題是一種水平,解決問題更是一種能力。我們不妨從以下方麵來培養這樣能力:

1. 養成良好的提出問題同時也提出解決方案的習慣

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要在發現問題的同時努力尋找解決方法。養成良好的提出問題同時也提出解決方案的習慣,才能真正地及時複命。很多人對問題的解決存在一種依賴性,總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問題,總是想著把問題反饋給上級,到此為止,而沒有真正地去思考問題的解決辦法。

2.主動地去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案

在複命的過程中,能發現問題,卻不能在提出問題的同時解決問題,是因為很多人習慣了把問題交給上級去處理,自己缺少主動思考的過程,從而也限製了自己的創新思維。隻有主動地去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案,我們的思維才能活躍,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創造高效率的奇跡。

許多人存在著這樣一個誤區,認為解決問題是主管的事,自己隻要做好執行工作就行了。其實,這些人的思想已經陷入了固定模式的泥潭裏,即使在複命的過程中發現了問題,也無法對問題提出高效的解決方案。隻有養成提出問題時帶上解決方案的習慣,才能最大程度的訓練自己的主動思考的能力和創新思維,最終成為高效的複命者。

具有服從意識的員工在複命的過程中不僅能發現問題,更能勇於解決問題。當一個人具備了提出問題時帶著解決方案的習慣後,他也就具備了主動思考的習慣和創新的能力,最終會成為出色的複命者、高效的工作者,也會逐漸成為優秀的領導者。有了這種能力和習慣,我們不僅能發揮自己的能力,實現個人價值和成就感,同時也能帶動部門乃至整個公司的高效運作!

堅決履行“四小時複命製”

四小時複命製,是劉光起先生在《A管理模式》中提出的一項重要理念。這種觀念要求,對任何命令,不管完成與否,受令人都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向下令人複命;完成任務後,受令人要及時向下令人複命。如果受令人在執行任務時,發現有不可克服的困難或阻力,無法按時且高標準地完成規定的任務,也要立即向下令者複命,並講明不能完成任務的困難或原因。下令人根據情況撤銷原命令或更改命令的內容而成為新的命令,複命的時間一般不超過四小時,故稱為“四小時複命製”。

當然,除了“四小時複命製”,還有“八小時複命製”、“24小時複命製”等管理製度。在許多優秀的企業裏,優秀的員工根據任務的特質,按照限定的時間進行高效的複命。“四小時複命製”、“八小時複命製”等製度的有效運行,是優秀企業文化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具有複命意識的員工必備的職業精神。

王偉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助理,管理著辦公室的工作。有一次,王偉讓文印員負責標書製作。當業務員拿回招標文件之後,王偉讓她在27號之前完成,因為招標將在30號進行。除了業務員的路上時間外,王偉預留了一天的應急時間。結果28號上午,王偉沒有見到標書,打電話問她,她說:“還沒有做好呢!隻餘一個產品效果圖了,正在處理。”王偉著急地說:“那你抓緊時間,上午必須完成。”(當時,王偉努力地克製自己冷靜,因為那個時候是不適宜批評人的,因為她正在工作。如果受了批評,她會嚴重影響工作情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