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複命——有命必複,使命必達(1 / 3)

第12章 複命——有命必複,使命必達

有命必複,使命必達

複命,首先是針對一個目標、計劃、項目或者事件等,實現已經明確了的具體任務。“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那不是複命。真正的複命,是有命必複、使命必達的精神,是無論遇到多少艱難險阻,都決心完成使命的精神。

使命感一詞來自拉丁語,意為“呼喚”。它是一種促使人們積極采取行動,實現自我信仰和人生目標的心理狀態。當一個人懷著使命感去對待生活和工作時,他就能感受到使命感給他帶來的無窮力量。

具有強烈使命感的人,不但具有堅強的意誌和埋頭苦幹的決心,還具備極強的探索精神,肯在自己的工作領域裏刻苦鑽研、嚐試創新。這樣的人不會被動地等待新使命的來臨,而是積極主動地尋找目標和任務。在他們眼中,每一次任務都是一次成長的機遇。他們不是被動地適應工作使命的要求,而是積極、主動地去研究變革所處的環境,盡力作出一些有意義的至關重要的貢獻,並從中汲取再一次走向成功的力量。

聯邦公司建立之日起,聯邦快遞人就把“使命必達”這一信念深深烙在心中,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他們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包裹送到收件人手中。所以,無論寄送地多麼偏僻,無論包裹價值高低,隻要接過客戶的包裹,就必須做到使命必達,即使運送成本遠遠高於客戶給予的費用。

聯邦快遞有一個承諾:不論付出任何代價,也要確保客戶對公司的服務稱心滿意,即對客戶賦予的使命做到使命必達。

一個周五的傍晚,印第安納州某個寧靜的小鎮,飛機的轟鳴聲響起,一架塞斯納公司的飛機降落在該鎮RCA工廠後麵的草坪上。不明就裏的村民擁過來,七嘴八舌地議論著這位“不速之客”。這時,一位身穿紫色製服的人走下機來,手中拎著帶有聯邦快遞標誌的郵包,高聲詢問琳達小姐是否在人群中。琳達小姐驚訝道:“天哪,莫非你就是來給我送結婚禮服的?”來人笑著點頭,把包裹遞到她的手中。直到飛機離開,琳達小姐在驚歎:“上帝啊,竟然坐飛機專程給我送禮服!”

在使命必達精神的激勵下,聯邦快遞員工人人奮勇,個個爭先,協助公司克服重重困難,推動聯邦快遞從舉步維艱走到迅猛發展的今天。這個過程中,使命必達這個承諾,已經深深融入聯邦快遞每一個員工的生命裏。

服從法則:

卓越企業的員工們都深深懂得,惟有複命才能保證一切:敬業、創造、效率,生命力、競爭力、成果、完美……有命必複,使命必達的員工,是企業永遠的“根本”。同樣,“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當我們竭盡全力,盡職盡責去複命,自然就能將服從的複命到位。

1.將責任融入複命之中

聯邦的這一精神,就是一種高效的複命。複命,是我們對自己肩負使命的回複;複命,承載著高度的責任感。在有限的時間裏將自己工作的成效與結果進行回饋,是負責的表現。具有複命意識的員工,一定是勇於負責的員工。在商業界,“責任是最好的管理”。有責任感的員工,不需要刻意的督促,自覺複命已成為一種融入血液的習慣,在使命的驅動下,他們會自覺出色地完成任務。相反,失卻責任的人,不會主動複命,更不會對工作的執行情況做出正確的認同,久而久之倦怠的情緒會漫延開來,讓自己陷入低效拖遝的泥淖。有複命意識的員工,不會推脫他們所應負的責任。主動要求承擔更多的責任或自動承擔責任,是我們成功的必備素質。

2.用戰鬥的方式去複命

一個人複命的惟一方式就是去戰鬥。那些把複命掛在嘴邊,隻說不幹的人,他們不是有責任感的人、也不是負責任的人。

在企業中,實際上每一位員工都了解自己的職責,如果讓一個人闡述一下自己的崗位責任就可以獲得雙份薪水,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會說得極其出色。但很少有人能做到。為什麼?因為大多數人把“複命”理解為一種理念,而不知道複命就是執行,就是100%完成任務。

在使命麵前,所有的艱難都是對我們的考驗。隻有那些抱著“有命必複,使命必達”信念的人才能完成使命。隻有真正認識到工作的意義,並且願意自覺為工作而負責時,此時,你才會為了完成這一使命而自覺自動自發,也才能成為高效成功的優秀人士。

主動彙報工作進展

上司交代的工作,各式各樣,完成的時間也不一樣,有的短到很快就能完成的複印,有的長到需要花費一個月才能完成的調查報告,時間跨度不一樣,但我們的做法應該一樣,就是要不斷地主動地積極地報告工作進度,讓上司及時了解你的工作情況。特別是下班時要把工作情況總結反饋一下,不要時間一到就撤。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都沒有這種習慣,或者有這種想法,但形不成習慣,讓溝通變得有名無實。

上司交待你一件事情,需要好幾天才能完成,可你幾天不和上司聯係。你的立場是,工作沒有做完,就不必報告,等做完了報告是一樣的。其實這種對待工作的方式並不正確,尤其是做市場的,幾天之內不可能產生效益,需要一段時間的耕耘以後才有收獲,那就得主動報告你的工作情況。

小家電公司的一個產品經理下市場,一個星期過去了,沒和市場部的部長聯係,杳無音訊。市場部長很納悶,把電話打過去質問:“你在下麵怎麼樣?出業績了沒有?連電話都沒有一個,不知道你在下麵幹什麼?”產品經理說:“我跑了一個星期,還沒有一點結果,不好意思給你打電話。”

員工如果在下麵起早貪黑,披星戴月,累得要死,卻無法讓自己的上司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甚至可能以為自己在偷懶。這就叫沒有及時主動反饋工作進度。沒有反饋進度最後吃虧的其實是自己。

交給你去做的事已進行到哪一步,上司其實是非常在意的。但是,他不會每天反複地問你做得怎麼樣了。如果你能主動報告,讓他知道事情的進展和新的情況,他會比較滿意和欣賞。

副總讓王林找廠家幫忙處理公司積了十來年的一個物料:大部分是從客戶退回來的產品中拆下來的,加起來約有5萬隻。如果在當廢品賣的話,隻能賣幾元錢一斤(王林們買入價需要一元多一個)。

王林問過好幾家廠家,但給王林的回複都令人不滿意,太便宜了。突然,有家供應商給電話王林,說他找到一家工廠要收購這種元件,按0.15元/個收購,讓王林盡快把貨發給他。王林馬上安排倉庫把東西點好數,打好包給王林發汽運。如果這些東西快遞的話,費用估計要600元左右,王林打電話和他說:快遞太貴了,可不可以發汽運給你,麻煩你去提一下貨,他說可以。

東西打好包了,共有43件。王林們要發的那家汽運公司是按件收運費的(一件10元),王林就和倉庫說,把東西整理一下,盡量一件多裝點,這樣可以省點運費。可是倉庫說東西太多,他們人手不夠。王林向車間主任要了兩個人來重新打包,整理了一下居然可以從43件裝成11件,這樣運費就從430元變成110元了!!

王林有個習慣,凡是老板安排的事情完成了,王林都要去向他主動彙報,所以下午王林就向領導彙報了這件事的處理過程和結果,當然也順口提了運費如何從600元變成110元的過程,領導非常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