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服從大局——摒棄個人英雄主義(3 / 3)

現任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煤碼頭分公司的孔祥瑞,是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被譽為“藍領專家”。他擁有150多項大大小小的發明和創新成果,為企業創造了8000多萬元效益。他專業技術一流,實戰經驗豐富,但是他從來都不自我保守,害怕別人超過他,而是常常把自己在技術方麵的方法和訣竅告訴別人。他說:“在我工作的崗位上,許多發明和創新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需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我把自己發明和革新的東西讓隊裏所有人都掌握是好事,可以創造更高的效益。”

孔祥瑞是被大家公認的優秀員工,他懂得不爭功,與組織全體分享自己成功的經驗和技術,他知道:任何成功都是團隊智慧的結晶,是共同勞動的結果。一切榮譽歸組織,全體共同推進企業向前發展。

不要擔心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會被人遺忘,因為自己的表現時刻為組織所知。如果一味賣弄、誇耀,反而會落得邀功之嫌,最終不免自找沒趣。當然,也不能把過失推給別人,自己獨攬功勞。如果能將一切榮譽歸組織,將成績與全體同事分享,一方麵可以做個順水人情,另一方麵上司也會認為你很有大局意識,從而給你更高的評價。

但與人分享,並不意味著自己可以用一種高傲的“施恩”的態度對待同事,更不可抱著可以討回這份人情的希望。所謂放長線、釣大魚,將目光放遠才是上策。

服從法則:

在組織中,每個人都隻是一個“卒子”。無論職位高低、權力多大,我們隻是“一個兵”,隻能做自己該做的事。從這個意義上說,再大的權力都是組織賦予的,再高的崗位都是組織給予的。沒有組織提供的平台,能力再強的員工也會一事無成。明白了這些道理,就明白為什麼不能居功自傲,將過失都推給組織其他人了。

懂得認同、服從、照做的員工,從不吝於將榮譽歸功於組織全體。如果你發現自己的不爭功不諉過的大局意識方麵做的不好,不妨從這些地方改善自己:

1.明確和組織的關係

老板永遠都是老板,打工仔永遠都是打工仔,老板可以尊重打工仔,但兩者之間的關係和定位永遠不可能改變。打工仔絕對不要因為自己功勞大、舉足輕重就忘了自己的身份。

2.主動和同事溝通和交流。在完成領導交辦的任務時,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邀請同事一同完成,並且把功勞與全體同事分享。

3.利用私人時間組織一些娛樂活動,比如一起吃飯,一起出遊等等。在遊玩過程中加強談心,並且把自己的工作心得用自然的方式與同事交流,聽取同事的意見和建議。

在認真的總結和分析之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們要學著用正確而積極的心態麵對組織。

有效溝通,親密無間才能合作無間

李開複所認可的第一個重要因素是人際溝通。溝通是生活和工作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人除了睡覺的時間以外,有70%的時間花費在人際溝通上,其中9%以書寫方式進行,16%以閱讀方式進行,30%以口語溝通方式完成,其餘15%花在傾聽上。越是成功的人,所花費的溝通時間就越多。

溝通才能心心相通,溝通到位才能夠行動到位。公司成員之間隻有心心相通,才能夠齊心協力,默契合作。要讓公司每個人的行為能夠協調一致,就離不開溝通。溝通高效,公司上下就會團結一致,發揮合力。缺乏溝通,公司成員之間就會產生分歧和內耗,很多問題也會因此而產生。據有關統計,企業中有兩個數字可以很直觀地反映溝通的重要性,就是兩個70%。

第一個70%,是指公司的員工,有70%的時間用在溝通上。開會、談判、談話、做報告是最常見的溝通形式,撰寫報告實際上是一種書麵溝通的方式,對外各種拜訪、約見也都是溝通的表現形式。所以說有70%的時間花在溝通上。

第二個70%,是指企業中70%的問題是由於溝通障礙引起的。比如,企業常見的效率低下的問題,實際上往往是有了問題、出現障礙後,大家沒有溝通或不懂得溝通所引起的。另外,企業裏麵執行力差、領導力不高的問題,歸根到底,都與溝通能力的欠缺有關。

英特爾的一個分公司要進行人事調動,主管查理對年輕的傑克說:“你把手頭的工作安排一下,到銷售部去報到,我覺得那裏更適合你,你有什麼意見嗎?”

傑克其實心裏有意見,但沒有說出口,而是默默地離開了。當時英特爾銷售部的工作不太好做,傑克因此對查理有了很多想法。

到了銷售部後,傑克整天板著臉,對工作也隻是隨便應付,對所有新同事都是愛答不理,慢慢的,同事們逐漸疏遠他了。

有一次,一個重要的客戶打電話來,讓他轉告查理,讓查理第二天到客戶那裏參加一個洽談會,因為關係到一大筆業務,所以要求查理第二天必須按時趕到。傑克聽後,認為這是一個絕好的報複機會,於是裝作不知道這件事,也沒告訴查理。

第二天,查理將傑克叫到自己的辦公室,非常嚴肅地告訴他:“傑克,客戶告訴你那麼重要的事情你為什麼不轉達給我?如果不是客戶今天早晨又打電話催我,我們幾乎失去了一筆上千萬的生意。我本來以為你平時工作表現好,隻是為人欠曆練,所以把你調到銷售部,考察、磨煉你一下,看你是否能在以後擔當重任。可你不但不和我多溝通,反而還故意報複,我們整個部門的前途差點就毀在你的手上。對於你的這種表現,我非常失望。我不得不告訴你,你被解雇了。”

溝通既有利於團隊之間的團結與合作,也能夠增加彼此之間的信任,最主要的,溝通可以避免再出現類似傑克這樣的事件。

我們說:溝通帶來理解,理解帶來合作。如果不能很好地溝通,就無法理解對方的意圖,而不理解對方的意圖,就不可能進行有效的合作。

服從法則:

良好的溝通,不僅可以消除你與老板、客戶、同事之間的障礙,構建雙贏的橋梁,而且還可以為自己的成功打開心靈之門。

有效溝通在我們的團隊合作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一名員工要在公司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就要善於溝通,協同作戰。

團隊合作的充分開展是建立在有效溝通基礎之上的。有效溝通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的感情交流與思想碰撞,及時消除合作障礙,最終促進團隊績效的產生。

溝通能力的培養通常有以下幾個原則:

1.主動溝通

主動與被動的結果是不一樣的,主動溝通更容易建立人脈網,消除隔閡,而且會讓你處於主導地位。

2.分清場合

不同的場合對溝通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在餐廳、會議室等不同場合應采用不同的溝通方式;在與同事及上司交往時,私下裏可以開玩笑,但是在正式場合就要給對方留夠麵子。

3.理解別人

理解首先是尊重他人,即使對方不尊重你的時候,也要適當地請求對方尊重。每當遇到人際交往的障礙時,都要轉換角度想問題。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是解決矛盾的捷徑。

4.學會表達

說白了就是要學會說話。很多人之所以傷害別人的感情,引起別人的反感,原因就出在說話上。此外,要注意表達的細節。比如,說話的語調往往表現著你的態度,身體動作和姿勢也是溝通的方式,這些細節都需要注意。

5.學會自重

自重不是尊重別人,也不是尊重自己,而是你要是覺得自己“重”,即覺得自己重要或了不起,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個沒人的地方自己偷著“重”去。你“重”與“不重”和別人沒關係,也沒人關心或理會。

總之,溝通要記住3句話:敢於溝通,勤於溝通,善於溝通。溝通要記住16個字:欣賞、尊重、寬容、平等、信任、負責、誠信、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