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服從大局——摒棄個人英雄主義
顧全大局,服從企業的整體利益
在認同企業的員工眼中,企業的利益永遠擺在第一位。因此,顧全大局,服從企業的整體利益,不搞個人英雄主義是他們行動的指南。
作為公司的一員,服從企業的整體利益,顧全大局是一個認同企業的員工必須恪守的基本的職業道德。古人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優秀的員工也應該如此,服從企業的整體利益作為基本的職業道德,應該是修身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個顧全大局,將企業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員工,能給他人以信賴感,讓企業樂於接納。這樣的員工在贏得團隊和老板信任的同時,更能為自己職業生涯帶來莫大的益處。
齊勃瓦在卡內基鋼鐵公司任職時,就是一個遵守公司紀律視公司利益高於一切的典範。一次,當時控製著美國鐵路命脈的大財閥摩根提出了與卡內基聯合經營鋼鐵的要求。開始時候,卡內基沒有理會,於是摩根很惱怒,就放出風聲說,他要找貝斯列赫姆合作。貝斯列赫姆鋼鐵公司是當時美國第二大鋼鐵公司,如果與摩根財團聯合起來,卡內基公司肯定會處於競爭的劣勢地位。卡內基有些慌了,他急忙找來齊勃瓦,遞給他一份清單,說:“按這上麵的條件,你盡快去跟摩根談聯合的事宜。”
本來作為一名員工,老板這樣說了,你隻要按照命令去執行就可以了,公司雖然損失了,但是他個人卻不會有任何的損失。但是齊勃瓦並沒有那樣做,他接過清單仔細地看了一遍,然後對卡內基說:“根據我所掌握的情況,摩根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厲害,貝斯列赫姆與摩根的聯合也不會一蹴而就。如果按這些條件去談,摩根肯定樂於接受,不過我們公司將損失一大筆資金。”
當齊勃瓦將自己掌握的情況向卡內基彙報以後,經過認真分析,卡內基也承認自己過高估計了對手。卡內基全權委托齊勃瓦同摩根談判,最後取得了對卡內基有絕對優勢的聯合條件。摩根感到自己吃了虧,就對齊勃瓦說:“既然這樣,那就請卡內基明天到我的辦公室來簽字吧。”第二天一早,齊勃瓦來到了摩根的辦公室,向他轉達了卡內基的話:“從第51號街到華爾街的距離,與從華爾街到第51號街的距離是一樣的。”摩根沉吟了半晌最後說:“那我過去好了!”老摩根從未屈就到過別人的辦公室,這次他遇到了全身心維護公司利益的齊勃瓦,所以隻好俯身屈就了。卡內基非常感激齊勃瓦的這次救主行為,不久齊勃瓦就升任了公司的董事。
隻有視公司利益高於一切人才能成為老板認可的員工,才能贏得信任與尊重,才能獲得事業與人生的成功。
一個優秀的員工首先應該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無論何時何地,都要顧全大局,最大限度地維護公司的利益。員工與企業的關係就如同手和身體,不能隻看到自己,而應站在更高的角度關心企業的發展,要有統觀全局、服從全局的思想,將企業利益放在第一位,追求整體效應。
事實上,隻有兩種人會處處維護公司的利益:第一種人是公司的所有者;第二種人就是那些懂得感恩的員工,公司利益是他們的財寶,他們把它捧在手心裏,小心翼翼地嗬護,心懷感恩,將公司利益擺在第一位。隻有恪守這個準則的員工會能服從老板指令的員工,才能贏得信任與尊重,才能獲得事業與人生的成功。
服從法則:
作為企業中的一員,公司的利益其實也是個人的利益。大河與小河關係是再淺顯不過的道理。就這個角度而言,維護公司利益就等於維護個人利益,無論任何人,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應遵循這一原則。
一個喜歡搞個人主義,不能融入團隊的人,即使自己的工作幹得再好也無濟於事,因為他不會顧全大局。而在這個講究合作的年代,真正優秀的員工不僅要有超人的能力、驕人的業績,更要具備團隊精神,為團隊整體業績的提升做出貢獻。
在工作中,我們應該時常反省自己,是否存在一些個人英雄主義的表現:
1.擁有比周圍大多數同事高的學曆或者專業知識,取得過一定成績,並經常以此為榮、沾沾自喜。
2.喜歡獨來獨往,在公司內沒有什麼朋友,平常話不多,說起話來也帶著驕傲的語氣。
3.能夠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見和想法,但絕不容許別人修改,甚至包括領導在內。如果自己的意見被采用,則更驕傲,如不被采用,則內心憤憤不平;認為其他人的所有意見和計劃都是平庸和充滿錯誤的,並不屑一顧。
4.很少與人交流,對別人的意見,不管善意、惡意一概不接受,不予理睬。
5.很少參加公司的集體活動,比如會餐、旅遊、娛樂等,認為和同事們在一起很無聊。
不能讓這些表現出現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一名優秀的員工,隻有把自己優秀的才華與周圍人的力量合起來,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而自絕於群體,想獨立完成事業,實際上等同於自我毀滅。
在競爭激烈的年代,組織中的每個成員,若想把工作做好,想獲得成功,首先就要想方設法盡快融入一個團隊,了解並熟悉團隊,接受並認同團隊,服從企業的整體利益,在團隊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職責。
堅持“五湖四海”,不搞小圈子,不搞小集團
所謂“小圈子”、“小集團”,就是以實現個人或少數人的私利為目的,以同鄉、同學、同行、同宗、同愛好以及老上下級關係等為紐帶,彼此建立起來的特殊關係。
“五湖四海”的思想由來已久,源遠流長。比如《周禮路夏官路職方氏》就有“其浸五湖”的記載。而《論語路顏淵》則有“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的思想。唐朝呂岩《絕句》中也有“鬥笠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遊”的詩句。五湖四海的意思是指全國各地,用在團隊中比喻廣泛的團結。
在一個以團隊團隊合作為信仰的社會和組織搞“小圈子”,其危害是嚴重的。鄧小平同誌曾語重心長地指出:“小圈子那個東西害死人哪!很多失誤就從這裏出來,錯誤就從這裏犯起。”有人這樣形容“小圈子”造成的惡果:“表揚了吹牛拍馬的,提拔了指鹿為馬的,累死了當牛做馬的,整苦了單槍匹馬的。”員工搞“小圈子”,嚴重破壞團結統一,影響企業風氣。因此,我們應該堅持“五湖四海”的原則。
在這個講究合作的年代,真正優秀的員工不僅要有超人的能力、驕人的業績,更要具備團隊精神,為團隊整體業績的提升做出貢獻。個人要將力量融入整個團隊中,充分調動積極性,團結可以團結的一切力量,共同配合,才能將整體力量發揮到最大。
束濱霞采油站是遼河油田公司第一座以人名命名的基層班站。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作為采油站的帶頭人,束濱霞就是一個真正將自己融入到團隊的人。
1983年7月,17歲的束濱霞滿腔熱情當上了一名采油工。她抓住一切機會勤學知識、苦練技能。憑著一種永不服輸的責任感和堅持力,她迅速掌握了過硬的采油技術本領,被譽為“油井華佗”。
束濱霞從不認為個人的成功在於自己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而與其所在團隊的成功息息相關。她把這種思想待到了自己的工作中。在她的言傳身教下,采油站形成了一整套學習製度。他們互動學習技能,開展多項活動實現了“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
強將手下無弱兵,采油站 14 名員工如今個頂個的是技術能手。幾年來,設備完好率和利用率均達到100%,全站未發生一起人為的設備故障,未發生一起因設備原因影響正常生產的情況,48 台各類設備全部達到“紅旗設備”標準。
幾年來,從束濱霞身邊和束濱霞采油站走出來的全國技術能手趙奇峰、油田公司技術標兵丁奎敏、廠十佳采油工劉洋等 30 多名“知識技能型”技術骨幹,其中有 20 多人當上了站長、隊長,成為建設油田的中堅力量。
束濱霞與自己的同事抱成團,共同進步,共同打天下,最後他們贏得了天下。一個團隊的成功不是靠一個人或幾個人能完成的,必須通過全體員工的努力。一個人能力再強,也隻有當他融入團隊後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力量,有團隊的成功才有個人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