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東非常後悔,沒有服從老板的安排,做好打字員的工作,不僅沒有找到更好的工作,就連最基本的生活來源都成了問題。現在亞東對朋友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好好工作,工作裏有麵包,工作裏有生活的溫飽。”
由亞東的故事看來,如果我們老是對工作有成見,不服從安排,最後吃虧的還是我們自己。然而,很多人卻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雖然有工作,但是總感覺自己是“屈才”了,不服從指令,不認真幹活兒,眼高手低,這山看著那山高,整天做些“白日夢”。如果真讓他們去幹他們想幹的工作,他們還真完成不了。這樣的人最終恐怕也會落得和亞東一樣的下場。
服從法則:
如果不付出努力,成功永遠都不會自動來到自己身邊。所以,記住這是你的工作,工作拒絕你的成見。具體說來,要想在工作中收獲成功,就要從這些方麵放下你的成見。
1.不要忘記你的責任和使命
著名的管理谘詢專家蒙迪·斯泰爾在為《洛杉磯時報》所撰寫的專欄中曾經說道:“每個人都被賦予了工作的權利,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決定了這個人對待生命的態度,工作是人的天職,是人類共同擁有和崇尚的一種精神。不要忘記你的責任和使命。當我們把工作當成一項使命時,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就能在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過程中找到快樂,實現人生的價值。
2.接受工作的全部
想要成為優秀而卓越的員工,就要先懂得,工作如同一朵帶刺的玫瑰,不可能伴隨工作的都是回報和欣喜,與之同行的還有壓力、煩惱、挫折。這些是一個整體,是一份工作的全部。任何人都不能把它分開,如果你想享受工作帶給你完整的快樂,那就一定要接受工作中的壓力和挑戰,隻有接納這一完整的過程,才會讓快樂的笑容更美,也才會讓自己成長更快。
用最認真的態度完成指令
職場中經常會有人這麼想,覺得認真工作實在是一種“吃虧”的舉動,堅決服從的“老黃牛”也常常是人們嘲笑的對象。事實上,工作中來不得半點糊弄,在服從的基礎上認真工作才是獲得業績的最本分的方法。事實證明,凡是職場中的高業績員工都是服從指令,認真工作的典範,燕京啤酒的陳麗麗就是其中的一位。
一天,燕京啤酒的質檢組組長陳麗麗在生產車間巡視。
也許你會感到奇怪,質檢組組長為什麼到生產車間巡視?那不是“越俎代庖”嗎?其實,當初上級給自己下達這個指令的時候,陳麗麗也由此疑惑,但她還是服從指令,並在工作中將服從這條指令做成了自己的特色工作。在具體工作中,陳麗麗理解了上級的安排,原來她在擔任質檢工作之前曾在車間擔任操作工,她比別人了解產品質量最容易出問題的環節,所以她從源頭開始,摸索另一套更行之有效的質量控製方法。也就出現了“質檢組組長深入車間”的情況。
陳麗麗把領導的指令用最認真地態度執行著。當她在巡視時,她注意到有一台機器的運轉速度不穩定,而操作工仍然在繼續生產操作。經驗和直覺告訴陳麗麗,這台機器的轉軸內芯出現了較嚴重的磨損,必須停機檢修,否則,生產出的產品很有可能出現質量問題。
嚴格從源頭把關的陳麗麗立刻讓該操作工停止操作、停機檢修,但操作工卻麵露難色:“陳姐,不能停啊,這批貨趕得特別急,而且這台機器原來也出過這個毛病,對質量不會有太大影響的。”
聽了這話,陳麗麗耐心地對操作員說:“這台機器必須檢修。如果因為機器緣故而造成質量問題,消費者肯定不會再信任燕京,我們與經銷商之間的合作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到那時,根本就沒活幹了。而且,我們生產的產品是要對消費者負責的呀,我們為什麼不將隱患消滅在自己手裏,而交給別人去檢驗呢?你要知道,由市場來檢驗的話,結果隻能有兩種:受歡迎或被拒絕,而這兩者的區別,就取決於我們對質量的把關啊!你說是不是?”
聽了陳麗麗合情合理的解釋,這名操作員聽從了陳麗麗的意見,將機器停止進行檢修,又一個質量隱患被遏製了。
做事不紮實、不認真的人往往隻知道為薪水而工作,對自己的工作和事業缺乏長遠的規劃。這樣做不但對企業是一種傷害,長此下去對自己的生命也是一種摧毀,使事業的生命日漸枯萎,白白斷送自己的前程。相反,那些塌實工作,認真做事的人卻往往能夠從自己的工作中獲得最大的益處和提升。當然,他們也常常是企業裏獲得最高業績的人。
服從法則:
認真的工作態度對於一個人來說如此重要,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員工才是一名工作認真的服從型員工呢?
1.勤奮的員工。缺少勤奮的精神,哪怕是天資奇佳的雄鷹也隻能空振雙翅;有了勤奮的精神,哪怕是行動遲緩的蝸牛也能雄踞塔頂。高業績的獲得不單純靠能力和智慧,更要靠我們的勤奮。
2.高效利用時間的員工。認真工作的員工往往非常珍視自己的時間。俗話說:“時間就是金錢。”這就是說,一時片刻隻要用得有效,都會使你的口袋裏增加一些錢。如果我們的時間使用得當,就能擁有創造更多業績和利潤的可能。
3.主動積極做額外工作的員工。光是在企業裏認真工作是不夠的。花點時間查閱有關所在企業的情況,盡可能多地了解一些底細,包括它的產品、規模、收入、聲譽、形象、管理人才、員工、技能、曆史以及所信奉的哲學等。特別是了解企業在整個行業中的位置,以及別人或者別的企業對於自己所在企業的評價。另外,還必須熟悉市場情況,學習如何把產品推廣到市場上,培養出自己企業的自信,然後就應該全力投入,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