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聽指示——按指示辦事,聽老板的話(1 / 3)

第9章 聽指示——按指示辦事,聽老板的話

接到上級指令時,服從領導聽指揮

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是軍人的天職,也是一個傑出員工的行動指南。決策層製定的企業願景最終要靠員工來執行,就要求員工必須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即使,服從意味著犧牲、奉獻,意味著放棄個人的“想法”或“自由”。

“糟了,糟了!”采購部的經理理查德放下電話,就叫嚷了起來:“那家便宜的東西,根本不合規格,還是邁克爾的貨好。”他狠狠地捶了一下桌子:“可是,我怎麼那麼糊塗,還發Email把邁克爾臭罵一頓,還罵他是騙子,這下麻煩了!”

“是啊!”秘書詹妮小姐轉身站起來說:“我那時候不是說嗎,要您先冷靜冷靜,再寫信,您不聽啊!”

理查德說:“都怪我在氣頭上,以為邁克爾一定騙了我,要不然別人怎麼那麼便宜。”

理查德來回踱著步子,突然指了指電話說:“把邁克爾的電話告訴我,我打過去向他道個歉!”

詹妮一笑,走到理查德桌前說:“不用了,經理。告訴您,那封信我根本沒發。”

“沒發?”理查德驚奇地停下腳步,問道。

“對!”詹妮笑吟吟地說。

理查德坐了下來,如釋重負,停了半晌,又突然抬頭問:“可是,我當時不是叫你立刻發出的嗎?”

“是啊,但我猜到您會後悔,所以就壓了下來!”詹妮轉過身,歪著頭笑笑。

“壓了三個禮拜?”

“對!您沒想到吧?”

“我是沒想到。”

理查德低下頭去,翻記事本:“可是,我叫你發,你怎麼能壓?那麼最近發南美的那幾封信,你也壓了?”

“那倒沒壓。”詹妮的臉更亮麗了,“我知道什麼該發,什麼不該發!”

“是你做主,還是我做主?”沒想到理查德居然霍地站起來,沉聲問道。

詹妮呆住了,眼眶一下濕了,顫抖著問道:“我,我做錯了嗎?”

“你做錯了!”理查德斬釘截鐵地說。

在很多員工的理念中,服從就是“對的就服從,不對的就不服從”。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服從是無條件的,凡是老板的指令,作為員工第一時間就應該按指令去行動。如果覺得上級的指令不切合實際時,應該婉轉提出自己的意見,而不是對上級的指令拒不執行。

服從法則:

服從指令聽指揮不僅僅是一個態度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個人的集體主義觀念。首先,在一個公司工作,就決定了你有遵章守紀、服從領導指令的責任;另外,如果你有起碼的集體利益為重的觀念的話,就會自覺地服從上級的命令指示,而不是勉強服從、口服心不服,然後再執行中消極應付,能否圓滿完成任務還不一定。

沒有服從就沒有執行,團隊運作的前提條件就是服從,可以說,沒有服從就沒有一切。一個高效的企業必須有良好的服從觀念,一個優秀的員工也必須有服從意識。

1.強化服從意識

一個組織和團隊中不乏服從意識淡薄的人,他們對上級領導的命令指示,喜歡講價錢,講條件,甚至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表麵一套,暗地一套;對各項規章製度,喜歡用所謂的“變通”、“細化”變相地違背上級指令。這些人注定沒有出路。

2.發揮主觀能動性

隻有具有服從意識的人,才會在接受命令之後,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想方設法完成任務,即使會遇到無數的困難和挫折,執行難度很大,他也能勇於承擔責任,努力向目標靠近。

每一個員工都應該意識到自己的職責就是服從,在服從麵前從沒有多餘的“條件”,對領導的任何命令都是直截了當地接受,然後堅定不移、不遺餘力地執行好,這樣才能確保集體行動的一致性,使總體任務圓滿完成。

上司的權威,不允許部屬抗令而行

中國有句老話:恭敬不如從命。服從是對領導最好的讚美。謙恭地敬重領導,不如順從領導的意誌和命令。這企業的原因就在於上司的權威,不允許部屬抗令而行。

企業裏有偏偏有這樣一種職員,總是“一瓶不滿半瓶晃蕩”,自己本來就不怎樣,卻總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看到別人被提拔成為自己的上司,心裏嫉妒且不平衡,很不服氣,總想找機會向上司挑戰,伺機難為上司,或者出上司的醜,實際上他們明著競爭不過新提拔的管理者,就暗地裏搞破壞,陽奉陰違,企圖達到報複或其他的目的。

其實,上級和老板的指令往往是對公司意誌、公司目標直接的詮釋,在貫徹公司的意誌、追求公司目標的時候,員工需通過自我的執行加強對公司的認識,增強與公司的同一性。即使你對領導某些方麵多有不滿,都隻能存在在私人事務的領域。作為下屬,你要時刻銘記:既然認同了企業,那麼領導是你最大的顧客。麵對顧客,你要有這樣的理念:顧客永遠是對的。假如你力爭證明領導錯了,那麼你才是真正犯了大錯。

有一次,TCL公司決定撤出某型號機器,所有的店麵都接到通知,並與規定日期內完成。

某日,TCL一位高級經理到店麵巡視時發現其中一家並未將那個型號的機器撤下架,詢問其原因,該店麵的負責任高雲解釋道:“主要是我認為此種機器的機型還比較新穎,隻要給我一周的時間,我一定能將其以合理的價格售出。”此事的結果也正如高雲所承諾的那樣,機器在很短的時間內即以較高的價格售出,但高某並未受到嘉獎,反而挨了上頭一通批評。

對於這件事,那名高級經理在就收采訪時說:“雖說這名負責人成功售出了該機器,但我依然不太讚成他的做法。因為對於公司的決定,又是員工並不能了解全部情況,因此我們需要的是能尊重、執行公司的決定。即便是站在為公司利益的角度,也不鼓勵這種行為。有好的建議、想法可以向公司反映,但不能不執行公司的決定。”

企業中,很多像高雲一樣的員工,在服從企業命令的時候打折扣,這不是企業希望的服從,反映了員工對企業沒有完全的認同。

在很多員工的理念中,服從就是“對的就服從,不對的就不服從”。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服從是無條件的,凡是老板的指令,作為員工第一時間就應該按指令去行動。如果覺得上級的指令不切合實際時,應該婉轉提出自己的意見,而不是對上級的指令拒不執行。這樣才不會使企業因此而蒙受損失。

服從法則:

服從是一種美德,它可以讓人放棄任何借口,放棄惰性,擺正自己的位置,調整自己的情緒,讓目標更明朗,讓思緒更直接。

在服從上級和老板指令的過程中體現的是一個員工的執行力,是一個員工是否願意為企業目標和使命奮鬥的態度。在一個企業中,若下屬不能無條件地服從上司的命令,在達成共同目標和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就會出現障礙;反之,如果命令係統運轉正常,企業將勝人一籌。

不折不扣服從上級和老板的命令是一個人融入企業的首要步驟。服從主要有這樣兩個方麵:

1.接到命令立即服從

對於命令,首先要服從,執行後方知效果;還未執行,就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大談見解和不可執行的理由,走到哪裏都是不受歡迎的角色。對於有瑕疵的命令,首先還是服從,在服從後與領導交流意見,就是完成任務後的總結。這種總結是尤其可貴的,它讓你更成熟、更優秀,並逐步顯露出你的價值。企業就是如此,在服從、執行、總結的過程中攻克一個個目標,並相應調整策略,為完成下一個任務做準備。服從是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