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令行禁止——按製度辦事(1 / 3)

第8章 令行禁止——按製度辦事

西點名訓:紀律至高無上

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是絕對的,自由也是。沒有法律的約束,自由就會泛濫成為墮落。公司亦如此。古語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公司要達到商業目的,就必須先構建有紀律的、團結有力的、無堅不摧的團隊。團隊要想完成任務,就必須磨礪團隊中每個成員無比堅強的信念,就必須要求每個成員要用嚴明的紀律來約束自己。許多員工把紀律視為洪水猛獸,其實它並不那麼恐怖。

英國克萊爾公司在新員工培訓中,總是先介紹本公司的紀律。首席培訓師總是這樣說:“紀律就是高壓線,它高高地懸在那裏,隻要你稍微注意一下,或者不是故意去碰它的話,你就是一個遵守紀律的人。看,遵守紀律就這麼簡單。”

在紀律問題和對上司的服從上,軍人的態度是毫不含糊的。我們深知,軍隊的紀律比任何要求都重要,軍人的服從是職業的客觀要求。“企業”號艦長哈西爾曾說過:“紀律是保持部隊戰鬥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士兵們發揮最大潛力的關鍵。所以紀律應該是根深蒂固的,它甚至比戰鬥的激烈程度和死亡的可怕性質還要強烈。”

在哈西爾的倡導下,“企業”號的士兵們就是如此地認識紀律,也是如此地執行紀律,並且一貫如此。

遵守紀律很簡單,不遵守紀律的後果卻是很麻煩的,一旦你違背了紀律,就會受到嚴重懲罰。

在西點軍校,小心謹慎的學員們必須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製度,無論這些製度看起來是否符合人性。如果想對抗規章的權威,結果便十分不妙。即使不被開除學籍,也要背著許多包袱走向工作和生活。

有位學員膽子很大,無視不得質疑校規的製度,硬要表現得與眾不同。有一次,他對軍校強迫學員參加禮拜提出疑問,盡管提問題的方式完全合法,但他忽視警告,堅持自己的觀點,不斷質疑,也因此受到提交軍法審判的威脅,還有人提出不予畢業的建議。他的寢室遭到非法搜查,並被沒收了一些私人書籍和信件。

這名學員向檢察長提出申訴,騷擾才告終止。但是,處罰並沒有減輕,這名學員在3周內走了80小時,其中接連6天扛槍連續走6小時。為此他的右髖部得了慢性病,醫生說別的器官可能也受到損傷。問題是在罰走期間去看醫生,情況會更糟,處罰不會因為醫生關於傷痛的結論而減輕。如果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處罰項目,正常的休假將被取消;即使宣布畢業也要留下來,直到執行完懲罰才能離開。對這位學員的最後意見,是當時的校長塞繆爾·科斯特少將擬訂的。於是,問題的又反映到了部隊,影響了這位學員正常的發展和晉升。

部隊根據軍校意見,一開始是推遲任命具體職務,後來是推遲正常的自動晉升中尉的時間。無奈,這位學員以少尉軍銜憤然複員。但西點的原則依然運行,合格軍官的準則任何人不可動搖,無論別人是否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西點軍校的這些做法雖然苛刻,甚至不近人情、不可理喻,但西點是“金字招牌”,沾不得一點汙跡。每個西點學員都必須以發揚光大西點精神為己任。如果在軍校學習期間不能牢固樹立這種觀念,開始軍事生活後就缺乏堅定的理性基礎,就很難成為對部屬、對軍隊乃至對國家負責的軍人。

服從法則:

公司雖然不會像軍校那樣苛刻,公司紀律仍然是不容侵犯的。因為強化責任最直接的方式是強化紀律觀念,通過對紀律的認識、理解和遵守執行,來加深對責任的理解。違反紀律就是藐視規則,褻瀆職責,推卸責任,會妨礙公司的管理與正常運行。因此,千萬不要觸碰紀律的電網,自覺做到遵守紀律。

1.自覺自律地遵守公司的紀律

塞尼加說:“隻有服從紀律的人,才能執行紀律。紀律至高無上,更無可替代。”所以,任何一位想在工作中有所作為的員工都要堅決杜絕這些無紀律意識的產生,自覺自律地遵守公司的紀律,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是一個員工應該遵守的最基本的法則。

2.以身作則,帶動他人

作為一個服從紀律的員工,不僅應該自身遵守和服從紀律,更應該監督其他員工服從紀律。這樣,才有利於公司和個人的共同發展。

紀律麵前,沒有特權階層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樣的,不想當老板的員工也不是好員工。隻要一個人足夠努力,那麼他不會永遠在一個位子上待著,尤其是基層崗位。但是不論你身居何職,有一點是始終不變的,那就是服從紀律永遠是第一位的。千萬別以為你立功受獎或者升職了,紀律意識就可以鬆懈。在紀律麵前,大家都是平等的。誰破壞了紀律,誰就要受到處罰。

想當年,柳傳誌為了整頓紀律,規定每次開會遲到的人都要罰站。不料第一次被罰站的人竟然是他的老朋友、老領導,原計算所科技處的一個老處長,但紀律當前,誰也不能享有豁免權,柳傳誌最終還是硬著頭皮讓他罰站了。柳傳誌說:“罰他站的時候,他站了一身汗,我在這兒坐著也一身汗,後來我跟他說‘今天晚上我到你們家去,給你站一分鍾。今天,你非得在這兒站一分鍾不可。’當時真的很尷尬,但是也就這麼硬做下來了。”領導以身作則,上下一律平等,這樣的紀律執行得相當徹底,十多年來無一人例外。柳傳誌自己就被罰過三次,有一次還是因為被意外地困在電梯裏麵,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但沒辦法,紀律擺在那兒,一樣罰站。

聯想發展到今天這樣輝煌的程度,跟它嚴明的紀律有著莫大的關係。

其實,何止知名公司如此?運動團隊、政治場合、學術圈子……做得好的都是那些紀律嚴明。不徇私舞弊的。雅典奧運會過後,著名跳水運動員田亮因為無視紀律,過多地與娛樂攪在一起,私自簽約,且不聽警告、無意悔改,終於落得個被國家隊除名的悲慘下場。再如羅馬俱樂部的明星球員卡薩諾因為恃才傲物,一而再、再而三地違反紀律、冒犯主教練和隊友,對俱樂部也不夠尊重,最終被開除出羅馬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