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令行禁止——按製度辦事(3 / 3)

熱爐法則:不碰紀律的“禁區”

企業中,規則規範對於員工來說,就是不可觸摸的“熱爐”。管理學中有個著名的“熱爐法則”,它由管理學家麥格雷戈提出,我們不妨用它來規範自己的行為,讓自己更具紀律性,更具執行力。

“熱爐規則”包含這幾個要點:

1.預警性——爐子火紅,一般情況下每個人不用手摸也都知道是熱燙的。

我們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就要在心裏拉條尺,要知道做什麼會越過企業“天條”規定,做什麼才是維護企業的嚴格律治與權威。

2.懲罰性——每當你碰到熱爐,肯定會被灼傷。

執行過程中一旦觸犯企業的規章製度,就一定會受到懲處。

3.及時性——隻要碰到爐子,灼痛就馬上發生。

任何懲處都會在錯誤行為發生後立即執行,不會留給我們悔過的時間和機會,因此,執行中要提醒自己,將觸犯紀律的失誤減至最少狀態。

4.公平性——不管誰碰到爐子,肯定會被燙傷。

公司的製度適用每一個人,不管是誰,違背了規章製度,都一定要受到懲處。即使自己身為管理層,又或者做出過大貢獻,觸犯了紀律都不能幸免地受到懲罰。

一個好的員工視規範如生命,把服從當成自身的一部分。因為隻有這樣,才會成為企業所需要的執行力員工。

一個有原則、守紀律的員工必定是個讓人放心、受人尊重的人,能夠自覺地維護企業的利益。這樣的員工能夠跟隨企業一起成長,永遠受人青睬。在商海裏,不妨讓製度為你一路保駕護航。

2010年8月一畢業,張智敏就順利進入一家外企在北京設立的辦事處,不菲的薪水,較大的發展空間,令很多同學羨慕不已。公司不大,人盡其才,張智敏漸漸成長為一個合格的銷售助理,輔助銷售人員一些貨運、文檔方麵的工作,可以獨當一麵。

然而,張智敏也漸漸驕傲起來,對銷售人員,乃至部門經理安排的事情,要麼就是有選擇性地做,要麼就是忘在腦後,態度甚至有點傲慢。好在張智敏是公司唯一的女性,她長得也漂亮,有時跟同事產生矛盾,隻要不關原則,總經理總是以“男士要有紳士風度,不要跟女孩子計較”為由,讓男同事禮讓張智敏幾分。

有一次,張智敏和四個同事一起去參加北京的展會,開展當天,由張智敏負責的好幾個文檔都遺留在家,忘記拿,雖說事後有在北京的同事的郵件補救,但也對工作小有耽擱,幾個同事因不滿說了她幾句,回北京後,張智敏竟賭氣遞上辭呈。總經理為穩定團隊,挽留了她,張智敏因贏得“勝利”而得意洋洋。可沒想到此後,遞辭呈成了張智敏的撒手鐧,一有不如意就賭氣辭職。2010年底,總經理終於在辭職信上簽名準許,竟然弄假成真,張智敏這才後悔莫及。

張智敏被辭退,是“罪”有應得,誰讓她把企業的製度視若塵土、把紀律看成兒戲呢?

一個不尊重企業製度、不遵守企業紀律的人,根本不可能是一個有團隊精神、對企業負責的好員工。巴頓將軍說:“紀律隻有一種,就是完善的紀律。假如你不執行、不維護紀律,你就是潛在的殺人犯。”誠然,目無製度、不守紀律者的言行不僅會害了企業,還會給他人、給社會帶來嚴重的災難。

服從法則:

認同企業,服從企業的製度和紀律,員工應該將遵守紀律規則作為自己的行動原則,將紀律和規則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因此,應該避免出現著一係列違背企業紀律和規則的行為:

1.違背規章,投機取巧

一般人都有正常的智商和能力,但很多人為什麼沒有獲得成功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他們習慣於違背規章、投機取巧,並且不願意付出與成功相對等的辛勤汗水。他們渴望到達頂峰,卻又不願走艱難的道路;他們渴求勝利,卻又不願為勝利作出任何犧牲。投機取巧和違背規章都會讓人退步,隻有勤奮踏實的工作,才能給自己帶來成就感,並為個人的職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一個想要獲得空間自由的人,是必須以嚴格遵守紀律為前提的。

2.無視紀律,做事輕率

許多人之所以會犯錯,是因為他們粗心大意、莽撞草率。許多員工做事沒有把紀律放在心上,也不嚴格要求自己,將半成品、成品、廢品隨意擺放,將個人用品和辦公用品混為一團,對5S現場管理(整理、整頓、清掃、清潔、自律)抱有應付思想。久而久之,形成懶散、馬虎的做事風格,人一旦養成這種壞習慣,就會對執行力、執行結果造成極大的傷害。

3.疏忽職守,好高騖遠

曾經有人說過:“無知和好高騖遠是年輕人最容易犯的兩個錯誤,也常常是導致他們失敗的原因。”許多人懷有高遠的理想,充滿工作激情,一心成就一番豐功偉業。然而當他們麵對平凡的崗位和平靜的生活時,就會顯得漫不經心,工作中容易出現疏忽,釀成錯誤。

以上3種表現是我們在職場中不守紀律和規則的典型特征。任何人都不能忽視公司既定的製度和紀律,否則,就會給企業和個人帶來損失。

一個認同自己職業和公司的員工,必定是一個具有強烈規範觀念的員工。他因為有著強烈規範意識,對於工作的理解也是深刻的,於是會積極主動地完成工作,執行到位,在不允許妥協的地方絕不妥協,在不需要借口時絕不找任何借口拖延時間,比如質量問題,比如對工作的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