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諾貝爾的財產
諾貝爾依靠他自己的發明,科技開發,創辦企業,不斷開拓市場,最終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成為一個大企業家。
1896年,諾貝去世時,他在20個國家擁有諾貝爾總公司,大大小小的工廠幾百個。其中比較重要的工廠有93個,它們分布在如下地區:
澳大利亞:墨爾本;
奧地利-匈牙利:諾裏斯多夫,普雷斯堡,聖蘭普雷特,索伯斯多夫,紮姆基,楚恩多夫;
比利時:阿倫東克,巴倫,大馬塔涅;
巴西:馬卡庫斯;
加拿大:阿卡迪亞,蒙特利爾,渥太華;
法國:阿布隆,庫格尼,傑內弗萊,翁弗勒爾,保利勒,聖馬丁,維拉弗蘭卡;
德國:阿爾特貝倫,安兆森,本斯貝格,邦默倫,頓撒爾,敦瓦爾德,德米茨,埃爾,弗賴貝格,福德,蓋爾,戈斯韋格,克魯梅爾,克魯巴穆爾,萊姆巴赫,盧塞德,奧普拉登,拉德貝格,賴恩斯多夫,隆薩爾,施萊布施,文格斯特,瓦恩;
英國:阿迪爾,阿克洛,法弗舍姆,海爾,彭布雷,佩倫波斯,皮齊,沃爾瑟姆阿比;
希臘:比雷埃夫斯;
意大利:阿維利亞納,森喬,奧內利亞;
日本:平塚;
挪威:恩格尼,利薩克爾;
葡萄牙:特拉法裏亞;
俄羅斯-芬蘭:漢科,葉卡捷琳堡,施盧塞爾堡;
南非:利方廷,莫德方廷;
西班牙:阿裏戈維亞加,布爾西納,博南薩,埃斯孔布雷拉,菲格拉斯,加爾達卡諾,新曼雷薩,奧維耶多,聖福斯托,聖巴巴拉;
瑞典:波福什,於托普,格蘭厄斯貝裏,佩什貝裏,溫特維肯;
瑞士:伊斯爾頓;
美國:法明代爾,雀帕康,肯維爾,內斯克霍寧,舊金山,湯姆斯裏弗;
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城。
1896年,93家工廠生產的各型炸藥總產量為66500噸,產值大約為1億瑞典克朗。
諾貝爾留下的財產達3300萬瑞典克朗。這些財產分布於如下國家和地區:
瑞典,5796140.00。
挪威,94472.28。
德國,6152250.95。
奧地利,228754.20。
法國,7280817.23。
蘇格蘭,3913938.67。
英格蘭,3904235.32。
意大利,630410.10。
俄羅斯,5232773.45。
總計(瑞典克朗)33233792.20。
諾貝爾生前談到私人財產的繼承問題時,曾經說道:
“我特別認為,大宗遺產不過是件阻礙人類才能發展的禍事。一個擁有財富的人,隻應將小部分財產付予和他有關係的人。至於子女,如果除去必需的教育費用,另外還留給他們許多錢財,我認為是錯誤的,這不過是在獎勵懶惰。這樣做的結果,將會阻礙自己的子女發展他們個人的獨立才幹。”
二、三立遺囑。
諾貝爾生前,曾經先後立過三次遺囑。
第一次是在1889年。
這年,他的母親謝世,上一年他的二哥路德維希辭世。這段時間是諾貝爾最感痛苦的時期。
諾貝爾在1889年11月11日寫給索菲婭·赫斯的信中,提到了這份被銷毀的最早的遺囑:
“疾病和勞累折磨著我,晚上臨睡前,我經常想起悲慘的末日。如果我在遺囑中,將部分財產贈送給雇來的老仆人,很可能隻有同他在一起了。事實上,我並沒有留下遺囑,我已經撕毀了我最初製訂的那份遺囑。……為了擺脫我的悲觀思想,我開始反思,因為這種悲觀的思想,使我失去了一筆財富。沒有誰像我這樣的,在末日來臨之際,竟留下如此大筆的錢財。”
第二次是1893年3月14日。
根據這份遺囑,諾貝爾遺產的20%是贈給他的親屬和朋友的,共計23人。10%贈給奧地利和平同盟,同時,斯德哥爾摩大學、斯德哥爾摩醫院和卡羅林醫學院各得遺贈5%。剩餘部分移交給瑞典皇家科學院,設立獎勵基金。
“建立這種基金的目的,旨在由瑞典皇家科學院每年將其利息作為一種獎金,頒發給最重要的、最有獨創性的發現,或知識和進步的廣泛領域內的理論性成就,生理學和醫學除外--這方麵的獎由卡羅林醫學院頒發。我並沒有將此作為一種絕對的條件,而我的願望是,那些無論是口頭上還是實際上,在同歐洲和平法庭的創立者和政府仍然持有各種奇怪偏見作鬥爭中卓有成就的人,尤其值得考慮。我確切的願望是,我在遺囑中期待的全部獎金,將授予最值得獎勵的男人或女士,而不論其是瑞典人還是外國人。”
最後一次是1895年的秋天。諾貝爾在巴黎度過了兩個月的時間。
他在馬拉科夫大街寓所裏,親手用瑞典文寫下了長達四頁紙的遺囑。當時沒有一位律師在場,也沒有其他任何一個人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