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泡沫多不等於去汙效果好
一般人認為,洗衣粉的泡沫越多,去汙能力就越強。實際上,高泡沫洗衣粉很難漂洗幹淨,導致洗滌後衣物發硬,穿著時刺激皮膚,引起瘙癢。而低泡沫或無泡沫洗衣粉,不僅不影響去汙力,而且容易漂洗幹淨。但有些人使用低泡沫或無泡沫洗衣粉時總是擔心洗不幹淨衣服,因而投入大量洗衣粉,這樣過多地使用洗衣粉也會對人體健康有潛在的危害,如引發皮炎、濕疹和哮喘等疾病。
2洗潔精不一定殺菌
有人認為,洗潔精能殺菌、消毒,因而在清洗餐具和瓜果蔬菜前都要浸泡一段時間,事實上這也是一種錯誤認識。目前市場上出售的普通洗潔精可以去除果蔬表麵的大部分殘餘農藥,但不具備殺菌、消毒功能,相反,浸泡時間過長,細菌會隨著洗潔精殘液進入人體。有研究還發現,洗潔精還極易傳播細菌。據對一般家庭和食品企業使用的液體洗潔精反複進行菌檢,發現平均每毫升未開過封的洗潔精竟有100多萬個雜菌,而開過封的洗潔精,每毫升檢查出的雜菌和大腸杆菌高達數千萬。
3洗滌用品不能混用
有人以為把多種洗滌劑、消毒劑混合使用去汙效果會更好,殊不知這樣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尤其是潔廁靈與漂白粉、消毒劑的組合可能對人體造成致命的危害。潔廁靈是用鹽酸勾兌成的,氯的含量較高,當潔廁靈與漂白粉合用或漂白粉與含氯類清潔劑合用時就會產生有毒的氯氣,使人的眼睛、鼻子和喉嚨受到刺激,嚴重者還會燒傷肺部。另外,噴霧型的消毒劑、清潔劑,特別是除臭劑、空氣清新劑等混用,也會發生化學反應,對人體產生危害。
黴菌也能致病
黴菌會刺激眼睛、呼吸道,使人產生過敏反應,根據美國一家診所的研究發現,美國3700萬人感染鼻竇炎,幾乎都與黴菌有關,這也是為何氣喘患者比過去二十年多的原因之一。
黴菌是絲狀真菌的俗稱,意即“發黴的真菌”,它們往往能形成分支繁茂的菌絲體,但又不像蘑菇那樣產生大型的子實體。在潮濕溫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長出一些肉眼可見的絨毛狀、絮狀或蛛網狀的菌落,那就是黴菌。
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患過一次黴菌性陰道炎(醫學上又稱為“假絲酵母菌外陰陰道炎”),發生率如此之高,原因很簡單:女性的陰道pH值多在38~44範圍內,是一個偏酸性的環境,而且陰道內部溫暖潮濕——這些造就了一個適合黴菌生長的環境,也難怪黴菌總是尋找時機入侵陰道,大量繁衍,引起黴菌性陰道炎。此時女性會感覺外陰瘙癢、灼痛,白帶稠厚,呈凝乳狀或者豆腐渣狀。
黴菌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一旦有機會,就在我們人體某個濕潤、溫暖的角落大量繁殖,譬如:
隱蔽的指甲縫、悶罐火車的腳、多汗的皮膚褶皺間、充滿酸性消化液的胃腸、抵抗力低下的陰道等。
黴菌在什麼情況下會生長繁殖呢?
1濫用抗生素
抗生素儼然成了現代社會的普及藥物:咳嗽了?吃抗生素!發燒了?吃抗生素!頭痛了?還是吃抗生素!殊不知,抗生素使用不當、濫用廣譜抗生素可能產生嚴重的後果,因為在殺滅致病菌的同時,也抑製了部分有益菌群,而未被抑製的和外來耐藥菌就會乘機大量繁殖,這其中就包括黴菌。
所以,使用抗生素要慎之又慎,合理安全用藥是關鍵。
2足癬、灰指甲等
黴菌可以在陰道、皮膚表麵、胃腸道、指甲內等地方大量繁殖,引起黴菌性陰道炎、皮膚真菌病、胃腸炎、灰指甲等疾病,這些部位寄生的黴菌還會互相傳染,譬如足癬、灰指甲、胃腸道的黴菌可能是引發陰道炎反複感染的來源。
如果家人或者自己患有足癬、灰指甲等,這時,在一個洗衣盆內同時清洗襪子與內褲是很危險的,很有可能造成黴菌的交叉感染。因此,內衣褲一定要單獨清洗。
3過度清潔
講究衛生也有錯?對,清潔不當、清潔成癖也會埋下黴菌感染的隱患!頻繁使用婦科清潔消毒劑、消毒護墊等,破壞了陰道本身的微環境,使平衡失調,降低了陰道的自我抗菌能力,使黴菌易於入侵而引發疾病。
沒什麼特殊情況時,用清水清洗外陰就行了,沒必要使用大費周章地消毒洗劑、藥物洗劑等。此外,每天換洗內褲也很重要。
4懷孕
妊娠時機體免疫力下降,性激素水平高,陰道組織內糖原增加,酸度增高,有利於黴菌生長。此外,妊娠時升高的性激素還有促進黴菌生成菌絲的作用,菌絲是黴菌伸出的“魔爪”——可以幫助黴菌侵襲陰道組織,引起陰道炎。
懷孕期間很容易發生黴菌性陰道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以局部治療為主,盡量避免使用口服藥物,可以使用克黴唑栓劑、硝酸咪康唑栓劑等,以7日療法效果好。
5洗衣機
洗衣機也暗藏“黴菌軍團”?日本大阪環境科學研究所的專家對153台洗衣機進行了調查,結果不容樂觀:幾乎每個洗衣桶內都暗藏黴菌!衣服上發現的黴菌大部分也是來自洗衣機桶,而且洗衣機用得越勤,滋生的黴菌越多!
黴菌對幹燥、陽光、紫外線及化學製劑等抵抗力較強,是否有點頑固?不過不用擔心,對付洗衣機裏的黴菌有一個百試不爽的殺手鐧——用60℃左右的熱水清洗浸泡洗衣盆!原來黴菌懼怕高溫,在60℃以上的水中無法生存。
6公共用具
有的女性穿著短裙坐長途大巴也會感染上黴菌性陰道炎——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醫院裏確實有這樣的病例!公共場合的一些設施,如公共汽車上的坐墊、賓館裏的抽水馬桶和浴盆、衛生不佳的床鋪等,都有可能隱藏著大量的黴菌,接觸後可引發黴菌性陰道炎。
出門在外,要培養良好的衛生防病意識,譬如,不要使用賓館的浴盆、穿著長的睡衣睡褲、使用抽水馬桶前要墊上衛生紙等等,總之,留個心眼就對了!
7使用避孕藥
部分女性使用避孕藥後容易反複發生黴菌性陰道炎,
因為避孕藥中的雌激素有促進黴菌生成菌絲的作用,導致黴菌進一步侵襲陰道組織。
如果容易反複發生黴菌性陰道炎,就盡量不要使用藥物避孕,改用其他的避孕方法吧,譬如避孕套。
8傳染
陰道內的黴菌也可以傳染給男性的生殖道,當黴菌寄生於男性生殖道時,由於男性生殖道較為幹燥,也沒有黴菌喜愛的酸性環境,因此並不會產生明顯的黴菌感染症狀。但男性體內的黴菌孢子可以再次傳染給女性,造成性交引起的直接傳染。如此循環往複,可能是女性黴菌性陰道炎反複發生的原因。
如果你感染上了黴菌性陰道炎,需要治療的不僅是你,還有你的他,雙方同治才會有預期的療效。
9緊身化纖內褲
緊身化纖內褲的弊病多多,可以使陰道局部的溫度以及濕度增高,又悶又熱的環境可是黴菌拍手稱快、大量繁殖的“居住”環境!
很簡單,請用棉質等天然麵料的內衣褲吧,用實際行動來嗬護身體、關愛健康,你會活得更加自在!
10糖尿病
糖尿病人身體抵抗力低,陰道糖原含量高,pH值偏於酸性,這使得女性糖尿病患者易於被黴菌傷害,出現黴菌性陰道炎的症狀。
既然過高的血糖是罪魁禍首,糖尿病患者就不要縱容血糖的水平一路飆升了!所以,你要從飲食和鍛煉著手,使血糖控製在正常的水平。此外,還可以用蘇打水清洗外陰,提高陰道pH值,抑製黴菌生長。
在日常生活中,為了避免黴菌的侵害,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是保持工作、生活環境的濕度不要過高,如果濕度過高,可通過抽濕機進行抽濕,減少致敏物和黴菌的產生。其次是如果沒有從事激烈運動或者重體力勞動,人們一般用溫水洗澡便可,不要過於頻繁地使用洗護用品,減少致敏可能。最後是要保持心情愉快,飲食上少吃辛辣刺激、易致敏的食物,有充足的睡眠,增強免疫功能。
專家愛心提示:
在高溫、潮濕、多雨的日子,濕疹、皮炎等各種皮膚病具備了滋生的條件,那些患有皮膚疾病的人將要麵臨著一段艱難痛苦的日子。皮膚專家為皮膚病患者提出忠告,麵臨陰雨潮濕的季節,需要特別注意皮膚健康。
健康小貼士:
專家為你解疑惑
1患黴菌性陰道炎可以懷孕嗎?
如果患有輕度黴菌性陰道炎,一般對懷孕無影,但如果是較重的陰道炎,則應治愈後再懷孕。
2孕婦患有菌性陰道炎對胎兒有影響嗎?
如不及時治療,胎兒被感染後,皮膚上會出現紅斑疹,臍帶上出現黃色針尖樣斑,若胎兒從陰道分娩,則有2/3的新生兒發病,出現鵝口瘡和臀紅。
3患有細菌性陰道炎的孕婦如何用藥?
孕婦要注意的是,在懷孕早期和中、晚期用藥應有所不同,有些藥物對胎兒的發育有影響,因此請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切不可自己隨意使用藥物。此外,外洗的洗劑目前在市場上品種很多,對孕婦而言,可以進行外陰部的衝洗,但不能進行陰道內的衝洗,因為這很容易影響到胎兒。
4:外陰瘙癢,白帶異常,需不需要上醫院?
有了外陰瘙癢、白帶異常的症狀,有些女性害怕上醫院或者不屑於上醫院檢查,而是自己到藥店買抗黴菌的藥物,這樣合適嗎?到底需不需要上醫院?美國一項研究表明,在95例自行購買用於治療黴菌性陰道炎的藥物的女性中,隻有32例被確診為黴菌性陰道炎,其他病例包括:細菌性陰道炎患者18例;患混合性陰道炎者19例;患其他疾病者10例;患陰道滴蟲病者2例;其餘13人正常。所以,隻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而使用藥物,很有可能導致其他疾病的誤診,還是上醫院檢查後用藥才比較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