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篇 編織健康錦囊,製訂受益一生的健康計劃4(2 / 3)

的確,慢下來,讓生活真正變為一種享受,是在這個浮躁時代中保持一份清醒和幸福的重要秘訣。也隻有慢下來才能更好地調節身心,保持健康,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

也許很多人會說:“我怎麼可能慢得下來,工作在那催著,我還要買房子、車子,不多掙一點錢怎麼行?慢生活隻是有錢人的特權。”其實,仔細想來,你想要多掙點錢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買好的房子、車子,那些房子、車子又是為了什麼呢?不過是為了更好地生活罷了。如果現在有一種方法可以跨過那種曲折的過程就能讓你享受更好的生活,你又何樂而不為呢?這就是“慢生活”。

當然,慢生活絕不是懶惰與不求進取,而是內心的一種平和與寧靜,是生活習慣上的放鬆與細致。嚐試一下,關掉電腦和手機,吃飯的時候細嚼慢咽,休假的時候找一個幽靜的地方散步,靜靜地思考一個問題,想一下人為什麼生活,或者什麼都不想,隻是看天空雲朵的變幻,或者陪著年邁的父母嘮上一會兒家常,聽他們講講你童年的趣事……你會發現,你的心會變得澄靜透明,那些工作上的紛爭似乎變得不再那麼重要,真的,有什麼會比健康幸福的生活更重要呢?

過勞是中青年健康的隱形殺手

近幾年,不少名人紛紛英年早逝,究其原因是一心撲工作、疲勞奔波誘發了疾病。媒體稱之為“過勞死”。2006年5月28日,華為員工胡新宇因疲勞猝死在工作崗位的事件,再一次向人們發出了警示信號。醫學專家提醒,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每個人身上的精神壓力都不小,人們要改變不合理的生活習慣,提防此類疾病的發生。

“過勞”報警信號:

1.“將軍肚”早現。30~50歲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標誌,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壓、冠心病的伴侶。

2.脫發、斑禿、早禿。每次洗桑拿都有一大堆頭發脫落,這是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所致。

3.頻頻去洗手間。如果你的年齡在30~40歲之間,排泄次數超過正常人,說明消化係統和泌尿係統開始衰退。

4.性能力下降。中年人過早地出現腰酸腿痛、性欲減退或男子陽痿、女子過早閉經,都是身體整體衰退的第一信號。

5.記憶力減退。開始忘記熟人的名字。

6.心算能力越來越差。

7.做事經常後悔,易怒、煩躁、悲觀,難以控製自己的情緒。

8.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力的能力越來越差。

9.睡覺時間越來越短,醒來也感到不解乏。

10.經常頭疼、耳鳴、目眩,檢查也沒有結果。

具有上述3~5項者,則為一次“紅燈”預報期,說明已經具備“過勞死”的征兆。6項以上者,為二次“紅燈”危險期。

狙擊“過勞死”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消除腦力疲勞

科學地使用大腦,設法提高用腦效率,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和文娛活動,進行積極休息。如果是病理性疲勞,應及時找醫生檢查和治療。

2.飲食補充

注意飲食營養的搭配。含蛋白質、脂肪和豐富的B族維生素食物,如豆腐、牛奶、魚肉類食物,可防止疲勞過早出現,多吃水果、蔬菜和適量飲水亦有助於消除疲勞。

3.休息

每天都要留出一定的時間躺下來放鬆肢體,或安枕大睡。另外,聽音樂、練字、繪畫、散步等也有解除生理疲勞的功效。

4.健身

多做有氧運動,如跑步、打球、打拳、騎車、爬山等。

掃除“四大障礙”,讓男人更長壽

第一條,男兒有淚不輕彈。

傳統的社會觀念賦予了男人太過堅強的角色,所以,男人哭鼻子就成了一件非常讓人鄙視的事情。但是,哭是人類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是情感宣泄的一種自然方式。如果長期的情感得不到宣泄,內心苦悶無法得到排解,就很容易鬱結成疾,損害身體健康。

還是劉德華那首歌唱得好,“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男人也是人,也會傷心難過,想哭的時候就盡情地哭,哭過之後還可以一樣打天下。

第二條,男人有苦不愛說。

嘮家常、抱怨,似乎都是女人的專利,而男人的形象總應該是沉默寡言的苦幹型的,要是有哪個男人整天對別人抱怨自己的不如意,恐怕大家對他的評價會非常一致——“怎麼像個女人似的”。當然,沉默是金、言多必失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長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得不到適度宣泄同樣是會讓人生病的。

第三條,男人有病不去看。

相對於女人來說,男人有更強的忍耐力,很多男人不會像女人一樣,有點小病痛就會嚷嚷著不舒服,要去看醫生。一般男人有了小毛病都會忍著,自己扛過去,即使被家人催促上醫院,自己還會說:“我身體這麼好,怎麼會有事呢,你們不用大驚小怪。”殊不知,就在這天長日久的扛的過程中,很多小病就扛成了大病,到實在扛不住,不得不去醫院的時候,可能就已經變成了不治之症,悔之晚矣。

第四條,男人有家不愛回。

在現代社會,男人如果下班按時回家,沒有精彩的夜生活似乎就不能算是成功的男人,更多的成功男人似乎更願意在酒吧裏買醉,或者在KTV狂歌,他們根本不知道,就是這種看似精彩的夜生活奪去了他們的健康,酒吧、KTV這種空間小、人多混雜的地方會引發很多種疾病。其實,成功的男人首先要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其次才是事業和社交,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的痛快或者是麵子,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警惕男人健康的三個矛盾

第一個矛盾:高了知識,短了壽命。

近年來,英年早逝的人群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年知識分子,他們平時忙於工作、進修、學習,有病總是習慣死撐著,極少去醫院,有人還以十幾年沒有去過醫院為理由,說明自己身體好,但是這些知識分子一旦得病,不得不去醫院的時候,通常就是大病,甚至是不治之症。一項最新的調查發現,知識分子的平均壽命比十年前下降了五歲,僅為53歲,比全國平均壽命則低17歲,中年知識分子死亡率更是超過老年人兩倍,死亡年齡段在45~55歲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