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篇 編織健康錦囊,製訂受益一生的健康計劃2(1 / 3)

第十六篇 編織健康錦囊,製訂受益一生的健康計劃2

第二章把青春揮灑得亮麗多彩

——青少年健康成長方案

青春期飲食要訣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生長發育的速度會達到一個高峰,身高和體重都會迅速增長,對營養物質消耗大,需求多。這一階段的學生機體對能量和營養需要比成人高出25%~50%。而青春期發育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以後的健康狀況,那麼為了使青春期的身體發育良好,在飲食上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1.強調平衡膳食

食物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但每種食物的營養成分及其數量差別很大。一般來說,米、麵等主食中含糖類較多,蔬菜、瓜果中含各種維生素、無機鹽較多,魚、肉、蛋、牛奶、大豆含蛋白質和脂肪多一些。三餐熱量的合理比例是:早餐約30%,午餐約40%,晚餐約30%。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應分別占總熱量的12~14%、20~25%、55~60%。

2.蛋白質

每日膳食中蛋白質的供給量,青春期男性為80~90克,女性為80克。飲食中蛋白質主要來源於動物性食物、糧食和大豆。蛋白質也不是攝入越多越好,因為食物中多餘的蛋白質都會轉化為熱能散失掉,或轉變為脂肪貯存起來,大量氮轉化為尿素排出體外,還會加重腎髒的負擔。

3.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功能是供給人熱量。一個成年人每天需要的熱量中有20%用於大腦,青春期孩子需要的熱量比成年人更多,除滿足能量消耗外,更重要的是用於腦組織的補充和修複。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就是米飯和麵食。

4.脂肪

脂肪產生的熱量要比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高出一倍。脂肪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供給人體必需的脂肪酸。一個人每天所需的脂肪量因體重而異,一般每公斤體重每天需要1克就夠了。

5.礦物質

發育成長中的青少年礦物質需求量特別大。鈣和磷是造骨成齒的主要原料;鐵構成紅細胞,缺少了就會造成貧血。含鈣豐富的食物有:豆類、蛋類、牛奶等。含磷豐富的食物有:豆類、馬鈴薯、穀類等。含鐵豐富的食物有:動物性食品、豆類、菠菜等。動物性食物鐵的吸收率高於植物性食物。

6.維生素

維生素有利於青少年身體發育,增強抵抗力,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消化與吸收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人體所需要的維生素絕大部分來自蔬菜和水果。

7.水

青少年身體的需水量要比成年人多7%左右。飲用足夠的水,有益於消化,調節體溫,滋潤皮膚,排出廢物,促進身體健康成長。

青春期的孩子要避免暴飲暴食、偏食、挑食及盲目節食,少吃零食,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早餐必須要吃,多參加體育鍛煉。

少男少女進入青春期的生理信號

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的生理特征是蓬勃成長,急劇變化。歸結起來,有三大變化:一是性發育日漸成熟,二是身體形態改變了;三是各器官機能健全了。

青春期性激素分泌的增多,除了促使性器官的生長發育,男子遺精,女子月經來潮,漸具有生育功能(這是青春的主要標誌)外,第二性征顯示著男女在外形體態等各方麵的差異:這時期男孩子喉頭突起,聲音變粗,上唇長須,肩寬體高,像個“男子漢”。女孩子聲音變尖,乳房突起,胸高臀圓,顯得豐滿。另外,在男女青年十五六歲時,由於性激素分泌增多,很容易在臉上長痤瘡——俗稱“青春痘”。性成熟標誌著身體各器官接近成熟,是一生中有重大意義的生理變化。

性激素還可促進骨骼肌肉的迅速生長發育,身體急速發育需要大量營養供給,又促使血液循環及呼吸係統有了更大的發展。青春期的青少年在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各方麵也都發生明顯變化,並且越來越呈現男女的差別。

少男少女進入青春期的主要特征:

1.身高、體重迅速增長

身高突然增長是青春期到來的重要標誌,青春期女孩身高每年平均可增長9厘米,體重增加8~9公斤。

2.身體各髒器功能趨向成熟

(1)心髒:重量增加至出生時的10倍,心肌增厚,心肌纖維比童年時期顯著增粗,張力增強,心搏出量明顯增加,接近成人標準。

(2)肺髒:重量增加為出生時的9倍,肺活量明顯增加,10~13歲為1400毫升,14~15歲為2000~2500毫升,到20歲時可達2800毫升。呼吸功能日趨完善。

(3)腦:重量及容量變化不大,但在青春期,神經係統的結構已接近成年。青少年思維活躍,對事物的反應能力提高,分析能力、記憶能力增強。

3.內分泌係統發育成熟,功能完備

腎上腺開始分泌雄性激素,刺激毛發生長,出現陰毛、腋毛。

4.生殖係統發育成熟

下丘腦—垂體—卵巢係統形成。卵巢開始分泌雌性激素及少量雄性激素,排卵後分泌孕激素。性激素經血循環到達全身,出現第二性征,內、外性器官開始發育。

5.少女月經初潮

這是青春期最顯著的標誌。

做好青春期的心理保健

心理健康是指一個人在生活中能保持愉快的心情、敏銳的智力、積極的情緒,具有適應周圍環境的能力。據統計,目前我國學生中患有心理和行為障礙者占學生總數的20%左右,特別是進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需要麵對生理上的明顯改變和心理上的各種挑戰。因此,青春期少男少女做好心理保健非常重要。

1.以坦率真誠的心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

青春期青少年的自我意識顯著增強,但是應該明白:渴望被人接納、理解、關懷和愛是正常的,但這種關係是相互的,隻有先付出,才能獲得。關懷別人,多為別人著想,體諒別人的困難,謙虛忍讓,才是營造良好人際關係的關鍵。

2.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

(1)培養自己對激勵其積極求知。

青春期是智力發展的高峰期,是創造力發展的最佳時期。這一階段,青少年要積極學習,培養自己對學習的興趣,自覺完成學習任務。與此同時,要學會自我解壓,促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2)培養健全人格

青少年時期是人格培養的關鍵期,他們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此時的人格培養,既有可能矯正兒童期形成的某些性格缺陷,又有可能把他們塑造成“理想類型”的全麵發展人才。但是,由於缺乏科學而健康的人格訓練,目前我國青少年中竟普遍存在著:自私、自卑、虛榮、任性、固執、嬌氣、驕傲、消沉、孤獨、抑鬱、嫉妒、膽怯等人格和心理缺陷。這是青春期教育麵臨的嚴峻現實,改變這種現象需要社會各界共同作出努力。

(3)磨煉意誌。

青少年要學會自我克製和麵對現實。在挫折、失敗麵前也要努力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在克服困難、消除矛盾的過程中,不斷地磨煉自己的意誌。

3.保持良好的情緒

良好的情緒、愉快的心境是心理健康的標誌,來自對人生的積極樂觀的態度。

(1)自愛。

當遇到挫折、困難或心境不好時,青少年要有自我保護、自我調節的意識和能力,要認識到消極情緒和悲觀失望會損害健康。

(2)自知。

青少年要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接受自己與別人的差異,遇到複雜的事要冷靜分析,采取理性的辦法處理,逐漸培養正確麵對挫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