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篇 安全居家,營造健康舒適的居室環境2(2 / 3)

第一,使用空調的房間溫度最好控製在24~26度,這樣的溫度對人體來說比較舒適。空調溫度不要調得過低,以免與室外溫差過大,使人(特別是中老年人和體弱者)患上感冒。室內外溫差一般以相差5度左右為宜。

第二,開啟空調的時間不要過長,而且要經常開窗換氣,以確保室內外空氣交換,使室外新鮮氣體進入,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潔度。天氣炎熱時,可以選擇早晚溫度相對低時開窗通風。此外,使用空調的房間應保持清潔衛生,應避免在室內吸煙。

第三,不要在大汗淋漓時立即進入溫度很低的有空調的房間,有汗時如果要進入空調房最好先換掉濕衣,擦幹汗水。千萬不要站在空調風口圖一時痛快,尤其要避免空調直接吹向頸部。

第四,在使用空調的房間裏不要待時間過長,三四個小時還可以,如果一待就是七八個小時甚至10個小時以上,就可能對身體不利了。從空調環境外出,應在陰涼的地方活動片刻,身體適應以後再到太陽底下活動。不要一天到晚在有空調的環境中,白天要到戶外活動3~4次,每次10分鍾。

第五,空調要勤清洗和消毒,如要及時清洗空調上的過濾器,以防止病原微生物在過濾器上繁殖生長,給人體帶來危害。而在夏天以及冬天要使用長期未用的空調前,應對其進行清洗、消毒。另外,使用空調的房間最好定期進行熏蒸,如用白醋加熱後促使其揮發,就可以淨化空氣。

貼心提醒:

晚上最好不要開空調入睡,或者在夜間氣溫低時及時調整空調溫度,並用毛巾被等蓋好腹部等容易著涼的部位。

吹過空調後,每天晚上最好能洗個溫水澡,還可以自行按摩一番,如果能適當運動更好。

如果使用電風扇,要盡量用自然風,使用時間不要過長,一般每次以30~60分鍾為宜,轉速不宜太快。睡眠時間不宜吹風,尤其忌通宵吹風。氣溫過高時,可用搖頭微風或定時控製。也不宜直接吹人體,吹一段時間,要調換電扇的方向,以免局部受涼過久。

不要讓靜電“騷擾”你

在幹燥和多風的秋天,我們常常會在晚上脫衣服睡覺時,聽到衣服上“劈啪”的聲響;見麵握手時,手指剛一接觸對方,就會突然感到指尖針刺般疼痛;早上起床梳頭時,頭發會“飄”起來,越理越亂;拉門把手、開水龍頭時都會“觸電”,時常發出“啪啪”的聲響。上述的幾種現象就是體內靜電。

產生體內靜電的原因是:隨著家用電器的增多以及秋冬季節人們多穿化纖衣服,家用電器所產生的靜電荷會被人體吸收並積存起來,加之居室內牆壁和地板多屬絕緣體,空氣幹燥,因此更容易受到靜電幹擾。而老年人的皮膚相對年輕人幹燥,以及老年人心血管係統的老化、抗幹擾能力減弱等因素,老年人更容易受靜電的影響。心血管係統本來就有各種病變的老年人,其體內靜電會使病情加重或誘發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過高的靜電還會使人焦躁不安、頭痛、胸悶、呼吸困難、咳嗽。

所以,為了防止靜電的發生,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要勤拖地,在室內放置一些水;要勤洗澡、勤換衣,以消除人體表麵積聚的靜電荷。發現頭發無法梳理時,將梳子浸入水中片刻,等靜電消除之後再梳理。脫衣服之後,用手輕輕摸一下牆壁,摸門把手或水龍頭之前也要用手摸一下牆,將體內靜電“放”出去,這樣靜電就不會傷害你了。對於老年人,應選擇柔軟、光滑的全棉或絲織內衣、內褲,盡量不穿化纖類衣物,以把靜電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不要上了“第五季”的當

春夏秋冬是四季的自然變化規律,可是,空調的出現卻形成了一個恒溫的“第五季”。炎炎夏日,許多人卻可以“滴汗不出”,因為他的家裏有空調、出門開車有空調、辦公室裏也有空調,他完全生活在一個恒溫的世界中。但是,專家指出:夏天不出汗未必是好事,長期在空調環境下工作生活,會導致頸僵背硬、腰痛、關節僵痛、頭昏腦漲等疾病。

中醫認為:熱天汗毛孔呈張開狀,直吹空調,汗孔驟閉,風邪鬱於體內,溫邪侵入肌膚。久居空調室內,或入夜調溫過低,冷風凝滯氣血,脈道不暢,再加上久坐伏案,缺乏運動,頸、背、腰、臀肌肉血滯不通,就會有酸痛僵硬之感。人們雖享受了陣陣涼意,卻感到疲倦、乏力、皮膚幹燥,同時還有不同程度的手足麻木、頭痛、咽喉疼痛、神經痛、胃腸不適等現象。尤其是女性,夏季衣著單薄,短衣短裙,全部衣著重量隻有男性的2/3,而且女性的體質不如男子,對冷刺激較敏感,肌膚裸露,特別是手、足,散熱增強,易發生血管舒縮失調,甚至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失眠、腰酸背痛、月經不調、痛經、經期延長、全身抵抗力下降、陰道炎,等等。所以夏季不要圖一時快意,更應加強警惕空調綜合征。

所謂空調綜合征,是由於空調居室的低溫環境刺激機體,引起皮膚汗腺和皮脂腺收縮,腺口閉塞,血液流動不暢,並使神經調節紊亂,因而產生的一係列症候群。空調綜合征分三種類型:

1.空調不適症:由於使用空調,使室內外溫差過大,而出現的畏寒不適、肌肉酸痛、疲乏無力、口歪眼斜等症狀。

2.傳染性疾病:空調室內空氣不易流通,空氣易受到細菌、病毒汙染,而導致感冒、肺炎、軍團病等呼吸道疾病。

3.過敏性反應:空調中滯留的真菌、蟎等微生物,可誘發和加重機體呼吸係統的過敏反應,產生咳嗽、呼吸不暢、鼻塞、流涕、打噴嚏等症狀。

如何預防空調綜合征:

1.久居空調室內或入夜後,切勿把室溫定得過低,室內溫度以25℃~27℃為宜,與室外溫差不要超過7℃,在這個溫度範圍內,人的體溫中樞才可以調節自如。

2.有空調的房間要定時開窗換氣,進行室內空氣消毒,使室內保持清潔,減少空調器內細菌等微生物繁殖的機會。晚上睡覺時不能通宵開著空調,床的位置要與空調通風口保持一定的距離。

3.長時間在空調房間工作的人,應該注意保暖。工作一段時間後,應該站起來活動活動,以加快血液循環。

4.加強空調的保養。空調的過濾器及冷卻線圈應經常清潔打掃,以防止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滋生。

小心電視瓦解你的健康

生活中,許多人都有迷戀電視的習慣。但是,電視除了可以豐富精神生活,提供知識、信息、娛樂外,它對我們的健康、行為也會產生很大影響。有人說電視是時間最大的小偷、青少年最大的教唆犯、諸多疾病的來源、造成家庭不和的罪魁禍首、最大的精神汙染源,這些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研究資料表明:隻要你每天看電視平均超出3小時,就可能患上“電視綜合征”,尤其是兒童或青少年。常見的電視病有:

1.“電視眼”

電視在工作時會刺激人的眼睛,使眼皮、眼瞼紅腫,球結膜充血,幹痛難忍,嚴重者還會使結膜和角膜受損,影響睡眠和食欲。

2.“電視頸”

有些人看電視時頭頸部長期維持過伸、過屈或扭斜狀態,這樣容易引起頸部軟組織勞損。

3.“電視腿”

看電視時長期處於坐位,容易引起下肢麻木、酸脹、浮腫、疼痛,甚至引起下肢肌肉痙攣,老年人尤甚。

4.“電視心”

有些人在看電視時,會隨節目中的情節產生情緒波動,尤其是老人,容易出現頭暈、心悸、血壓升高,從而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和腦血管意外等急症。

5.“電視肥胖症”

經常看電視,一方麵易缺乏適當的體育運動;一方麵有的人在看電視時,還大吃糖果、點心,從而引起肥胖。

6.“電視胎兒”

孕婦長時間看電視除易感到頭暈、胸悶等外,還會影響胎兒發育,尤其1~3個月的胎兒受害最明顯,可導致胎兒畸形。

針對以上“電視病”的症狀,專家提出:放置電視機不應過高,最好是熒屏中心與視線持平;人與電視機的距離保持在3米以上;看電視持續時間不應超過4小時;看電視時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眼部不適時可戴墨鏡;電視機旁安裝一個低度燈泡,調節視線免受強光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