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德雷被巴頓冒險的戰術行動驚呆了,也被他如此一意孤行激怒了,他氣憤地說:“喬治這個混蛋就知道冒險,而不知道戰術的重要和集體的配合行動,為追逐個人名利,他一味地命令部隊往前衝,甚至不惜危及整個戰役。我不管是明天還是10天之後拿下布雷斯特,我們不能鋌而走險,暴露自己的翼側。”
於是,在布萊德雷的支持下,米德爾頓向格羅發去命令:部隊立即集結,原路返回,攻占迪南,為全軍大規模進攻聖馬洛創造條件。
格羅被這道命令氣瘋了,但也無可奈何,他隻能遵命行事。
8月4日上午11時,正當格羅同參謀們一起研究進攻迪南的計劃時,怒氣衝衝的巴頓出現在他的麵前。
“這是誰的混帳主意?”巴頓在咆哮。
“是布萊德雷和米德爾頓的命令,將軍。”
“米德爾頓真是個優秀的步兵啊!從現在起,你不需要理會任何讓你停止前進的命令,除非是我下的。你馬上向布雷斯特前進,我去替你解釋。記住,讓敵人去擔心側翼,而不是我們。”
“是,將軍。”格羅一臉欣喜。
第6裝甲師立刻行動起來,星夜兼程地趕往布羅斯特。可是,在他們被浪費的24小時裏,德軍抓住了喘息之機,布羅斯特的防禦得到加強,美軍後來不得不花10天的時間,才拿下這座城市。
約翰·伍德的第4裝甲師遭到了同第6裝甲師相同的命運,在巴頓親自解除了來自米德爾頓的幹預後,該師迅速攻占了瓦恩和洛裏昂一線,為全殲布列塔尼之敵創造了條件。
在這種“颶風式”的作戰行動中,巴頓的集團軍情報隊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支被稱為“禁衛騎兵隊”的情報隊,經常繞過正常渠道直接向集團軍情報所彙報,使巴頓及其參謀部能及時、準確地了解戰區的情況,巴頓所有那些被人誤解為魯莽、冒險的命令和行動,都是以這些準確的情報為後盾的,決不是頭腦發熱,胡打蠻幹。
戰役進行到這個時候,巴頓在一開始就預見到的那些事情,開始為盟軍其他高級指揮官所了解:“霸王”計劃確實要做大的修正,美軍的主要任務應是向東推進,進入歐洲腹地。
布萊德雷再一次理解了巴頓的價值。布萊德雷在給巴頓的新指令中,除要求他繼續奪取布列塔尼外,還暗示他可使用第15軍和第20軍向各個方向進發。
領導者戰略戰術思想終於取得統一,緊湊有序取代了混亂不堪,將士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尤其是巴頓,長期以來勒住他脖子的韁繩被鬆開了,他可以放開手腳地去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布列塔尼已失去戰略意義,巴頓把這碟剩菜整個地交給了米德爾頓,他自己則把目光轉向了更為遙遠的腹地。一個在法萊斯圍殲德軍的計劃已在他心中形成。
1944年8月14日,這是巴頓和第3集團軍在法國正式參戰兩星期的日子。在這兩星期裏,他們從阿弗朗什向東推進了150英裏,解放了大片法國領土,巴頓不無自豪地宣稱“第3集團軍比有史以來的任何其他軍隊都前進得更快、更遠”。
但是,直到這時,巴頓和他的第3集團軍仍然被人為的“保密”關在無法見人的黑房子裏,所有各級的戰報和新聞中,都找不到有關他們的一點記載,就連比阿特麗斯也無法知道她丈夫的任何準確的消息。當然,憑著一種女性的直覺,她猜到從布列塔尼之戰開始,有很多榮譽是屬於巴頓的,對此她堅信不疑。
事實上,巴頓及其部隊投入戰鬥不久,德軍就已經知道他們的對手是誰了,隻有傻瓜才會被繼續蒙在鼓裏。所謂“保密”,這時早已失去其軍事意義,它隻能徒增巴頓的痛苦壓抑之情,挫傷第3集團軍的高昂士氣。他們取得了輝煌偉大的勝利,榮耀和桂冠卻戴在別人的頭上。“這還有一點公正嗎?”巴頓發出了呐喊。
布萊德雷感到有些過意不去了。在法萊斯戰役前,他曾對海斯裏普允諾,對第15軍解除保密限製。他曾向艾森豪威爾提出這個問題。艾森豪威爾很爽快地就答應了。布萊德雷於是進一步提出,對整個第3集團軍解禁,艾森豪威爾卻表示反對。他說:
“喬治給我找了這麼多麻煩,在我這可憐的老腦袋瓜上,就剩下幾根白發了。讓喬治多幹些時候再上頭條新聞吧!”
巴頓的擁護者們再也不耐煩了,他們強烈地呼籲給巴頓以應有的榮譽。《明星晚報》引用德國新聞社多次披露巴頓在法國的消息,以此證明繼續對巴頓進行“保密”是荒謬的。在這種情況下,艾森豪威爾決心對巴頓實行解禁。
8月15日,艾森豪威爾舉行了一個記者招待會,向全世界宣布:“第3集團軍在戰鬥,指揮這個軍的是巴頓將軍。”很快,巴頓的名字在西方世界的每家報紙上的頭條新聞中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