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巴頓來說,能參加戰鬥便意味著一切,他可不在乎這些雞蟲得失。對於自己近乎降級使用的安排,他毫不在意。兩年前,他就曾經說過:“隻要能讓我參加戰鬥,我甘當一名少尉。”
巴頓立刻帶著參謀長加菲將軍趕往第8軍司令部。
監督單獨的一個軍(名義上不是指揮),同指揮一支集團軍相去甚遠,但巴頓很知足,他已把第8軍當成演奏他的戰爭前奏曲的理想樂器,樂譜早就存在他的腦子裏了。
由於交通阻塞,第8軍的推進速度已大為減慢。巴頓來到第8軍後,將米德爾頓原來的部署顛了一個個兒,原先用作預備隊的第4、第6裝甲師被調上來擔任前鋒,目標直指布列塔尼的門戶——阿弗朗什。
7月29日,兩個裝甲師快速出擊,戰鬥進展之快,令敵我雙方都感到不可思議。到第二天,第4裝甲師就攻占了阿弗朗什,第6裝甲師則攻占了格朗維爾。這樣驚人的速度,與其說是戰鬥,還不如說是快速的行軍。
巴頓沒有讓自己創造的奇跡捆住手腳,他命令部隊繼續向南進攻,占領河流渡口。7月31日,兩個裝甲師很好地完成了這一任務,該地區的交通要衝蓬托勃爾橋落入美軍手裏,這裏有3條公路,分別通往西麵的布列塔尼、南麵的盧瓦爾和東麵的塞納河。當晚,美軍又奪取了塞納河上的兩個水壩,避免了德軍毀壩放水、阻止美軍行動的可能性。至此,布列塔尼的門戶洞開,注定要成為盟軍案板上的魚肉。
比輝煌的戰果更令人可喜的是,布萊德雷和巴頓之間的隔閡也消除了。在巴頓的一生中,隻有這一次他牢牢地控製住了自己的感情,以德報怨,以坦蕩的胸懷化解了布萊德雷對他的疑慮。在接到勝利的消息後,布萊德雷立刻打電話向巴頓表示祝賀,他懷著愧疚之情,友好地向巴頓表示:“等戰爭一結束,我就陪你周遊你所戰鬥過的每一個地方。”
從此,布萊德雷感到他已無法離開巴頓了。共同的作戰實踐使他們之間拋棄前嫌,結成了牢固的友誼,令人吃驚,令人羨慕。
1944年8月1日,對巴頓來說,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天。第3集團軍正式地、獨立地、全部地投入了戰鬥。
這一天,艾森豪威爾正式接管了盟國地麵部隊的總指揮權,統一指揮蒙哥馬利的第21集團軍群和布萊德雷的第12集團軍群。美國第12集團軍群由第1集團軍和第3集團軍組成,霍奇斯接替布萊德雷出任第1集團軍司令,巴頓的第3集團軍也正式組建完成,下轄第8軍、第15軍、第20軍和第12軍。為了給德國人一個意外的打擊,艾森豪威爾決定:第3集團軍暫時仍是一支“黑軍”,屬高級機密,部隊暫不使用新肩章和標誌,並對輿論界嚴格封鎖消息。所以,當巴頓領著第3集團軍狠揍德國人的時候,希特勒仍在詢問他的情報部門:“巴頓在哪裏?”
在第3集團軍投入交戰的那一天,諾曼底的戰局對交戰雙方來說,都是混亂不堪和令人眼花繚亂的。
前線像是一條彎彎曲曲的長蛇,從阿弗朗什下端的海邊起,一直蜿蜒伸長至卡昂東北部的英吉利海峽。盟軍此時在諾曼底已有100萬的兵力,被編成十個軍,另有三個軍可招之即來。德第7集團軍的三個軍和西線裝甲集團軍的四個軍,部署在從塞厄河畔的布拉塞往東延伸的整條戰線上,東重西輕,尤其戰線的最西部幾乎是一片空白。德軍防線上的缺口已越來越大,德軍的抵抗仍很頑強,但是他們已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防禦和反擊。
在這樣一種已急劇變化了的形勢麵前,第3集團軍所受領的第一個任務仍是“霸王”計劃中所規定的布列塔尼,即由阿弗朗什周圍地區向南推進,直插雷恩,然後揮師向西,橫掃布列塔尼,奪取半島上的港口。
8月1日下午,第3集團軍按巴頓的計劃投入戰鬥。對原主攻目標布列塔尼,巴頓隻派了第8軍,並限定他們在5天內拿下布列塔尼最南端的布雷斯特。巴頓認為,“布列塔尼之敵已如風中殘燭,不堪一擊,戰鬥可以迅速解決”,5天時間綽綽有餘。為此,他同對此持懷疑態度的蒙哥馬利打了一個“豪賭”,賭注5英鎊,巴頓認為自己贏定了。巴頓同時規定,在第8軍進入布列塔尼的同時,第3集團軍其他各軍一律轉向東線作戰。
當天,第8軍在巴頓的親自指揮下,衝過阿弗朗什山口,如下山之虎直撲布列塔尼。
巴頓同第8軍軍長米德爾頓,在戰術運用問題上再次發生爭執。像在“眼鏡蛇”戰役中一樣,米德爾頓再次把裝甲兵放在步兵後麵,巴頓對此無法容忍,再一次幹預指揮,把米德爾頓的部署顛倒過來,讓裝甲師打前鋒。第六裝甲師師長格羅在戰術觀點上,屬於巴頓一派,巴頓派他孤軍直指200英裏外的布羅斯特,格羅對此欣然受命,立刻行動起來,到8月3日,他已推進至距布雷斯特隻有100英裏的盧代阿克。
就在這時,布萊德雷來到第8軍司令部,米德爾頓立即向他訴苦,並聳人聽聞地說:“我那8萬士兵會陷入包圍和孤立,麵臨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