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二戰後期(1)(3 / 3)

在場的人都對巴頓表示了諒解。

在公開道歉後的幾個星期裏,巴頓在巴勒莫王宮的官邸中閉門不出,他認為,對於一個勝利者和懺悔者來說,這是一個既適應又謹慎的做法。直至9月初,巴頓出席了歡迎紅十字會會長諾曼的集會,這是事件發生以後他第一次公開露麵,他知道士兵中間流傳著許多關於他的傳聞。諾曼講完話後,請巴頓講話。士兵們望著他,不知道巴頓該如何應付這種場麵。巴頓穿著整潔的軍服,筆直地站在台上,臉色陰沉地說:“我想我還是應該站在這裏,讓你們看看,我是不是像你們想像中的那樣一個混蛋。”

巴頓的確是一個演說高手,開場完全出人意料。他的說法使得士兵久久沒有反應過來,待士兵們反應過來後歡呼聲幾乎要掀掉房頂。看起來,這件事似乎已經了結了。

然而,事隔不久,也就是1943年11月21日,隨軍記者德魯·皮爾遜違反諾言,在美國廣播公司的新聞節目中向全國公開了此事,並捕風捉影,加以誇張。這就像一顆炸彈,震驚了全國上下。又一次把聲討巴頓的高潮掀起了。國會議員們不斷收到憤怒者的來信,他們要求懲辦暴君喬治·巴頓,並且把巴頓趕出軍隊,並譴責艾森豪威爾等人袒護巴頓的“罪行”。

但是,美國陸軍最高領導層決定讓巴頓繼續參加戰爭,發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期間,盟軍最高司令部為了澄清事實,先後舉行了兩次記者招待會,回答並解釋有些甚至故意是刁難的問題。盡管如此,還是不能徹底解決耳光事件,人們依然熱衷於此事。事情越鬧越大,甚至引起了白宮的注意。

在國會議員們的督促下,負責此事的陸軍部長史訂生,也就是巴頓的老戰友,他指出,對這一事件的處理要做“嚴肅的軍事考慮”,並明確地說,保留巴頓的高級指揮職務是“符合戰爭的最高利益的”。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不僅支持史汀生的主張,而且讚成把巴頓的永久軍銜晉升為準將,並竭力為他辯護。

實際上對巴頓命運最關切的還是艾森豪威爾,因為他是巴頓的頂頭上司,而巴頓則是他不可多得的猛將,他利用各種方式和場合來做挽救巴頓的工作。

11月24日,應陸軍部的要求,艾森豪威爾發出了關於這一事件的最全麵的報告,這是有關該事件的最權威的官方文件。報告詳細介紹了事件的經過和他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巴頓在改正錯誤方麵所做的努力,然後鄭重地指出:“一方麵雖然巴頓對兩名士兵的做法是錯誤的,應當受到嚴厲的批評。但另一方麵,巴頓本人愛護、鼓勵並在物質上幫助士兵,這方麵的事例不勝枚舉。他絕對不能容忍士兵以任何借口逃離戰場,這樣部隊才得以迅速前進,並取得重大勝利。我親自監督了這一事件的全部調查,並采取了在當時看來是適當的步驟,因為我相信,巴頓在任何進攻戰中,都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而在這種進攻戰中,作為一個集團軍的指揮官具有忠誠、勇敢和一往無前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據多次給我的報告說,巴頓最近每次在他部隊的士兵麵前公開露麵時,他都受到雷鳴般的鼓掌歡迎。”由於各方麵的努力,巴頓仍然留在艾森豪威爾的麾下。

風波終於算平息了。

英雄既可在關鍵時候並肩作戰,也可在利益麵前反目成仇。蒙哥馬利和巴頓就是英美軍隊在共同的戰鬥中造就的英雄,於是,在他們相互合作並肩與法西斯敵人作戰的同時,也出現了一場暗中的較量。巴頓決心要在西西裏戰場上擊敗這個強勁的對手,實現自己“當一個偉大軍人”的夢想。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競賽,巴頓必須全力以赴。但是,要想實現這一偉大的夢想就必須要克服各個方麵帶來的巨大壓力與困難。

二、席卷歐陸

1944年6月6日淩晨,英、美軍隊開始向法國諾曼底海灘進攻。三個空降師首先著陸,接著在海軍艦船掩護下,大批登陸部隊搶灘上陸。人們盼望已久的開辟第二戰場的戰役——諾曼底登陸戰役打響了。

盟國大軍神兵突至,打了德軍一個猝不及防。在戰役的最初階段,德軍未能組織起有效的防禦,結果盟軍以比較小的代價奪取鞏固了三個登陸場,並在6月8日將它們連為一體。

如夢初醒的德軍,很快調整好了防禦並展開了積極的反攻,試圖將登陸的盟軍統統趕下大海去喂鯊魚。交戰雙方在諾曼底一帶展開了激烈的廝殺,戰役呈現膠著狀態。

諾曼底戰事正酣,而巴頓卻像一個足球場邊的替補隊員,隻有坐在冷板凳上看別人熱鬧的份兒。此刻他正呆在遠離戰場的英國中部,那裏是一派田園風光,空氣中沒有一絲能讓人振奮的硝煙味。巴頓擔心,他就要被這場戰爭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