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二戰風雲(7)(2 / 2)

在巴頓的暗示之下,特拉斯科特說:“你不同意,我們就無法發動重大攻擊,而且根據集團軍群的指令,顯然你不能答應。但我可以——對不起,我可以自己作主——發動一次‘火力偵察’。在這次火力偵察中,不明的情況就是阿格裏琴托。你說呢?”

巴頓心領神會:“我什麼也不說,盧西恩。沒有他媽的什麼好說的。”

兩天後,力圖打通埃特納一線的第8集團軍疲憊不堪,停止了進攻。炎熱的氣候使英軍中開始流行瘧疾。第8集團軍隻好以攻為守,等待援軍。

巴頓正期待出現這樣的情況。這樣,巴頓就可以擺脫為英軍打援的位置,而可以在西線發揮自己的主動性,打下那顆亮晶晶的寶石——巴勒莫。

亞曆山大的政策也開始向巴頓的第7集團軍傾斜。7月17日,巴頓去拜訪他,他完全替巴頓解開了套在身上的繩索,巴頓可以放手去幹了。因為作為一個戰略家來考慮,亞曆山大需要奪回盟軍的主動權,即使僅僅是一部分。

有了亞曆山大的新指令,巴頓可以放手地將他的意誌與決心投入到了新的戰鬥之中了。巴頓一往無前的氣勢和幹淨利落的手段在巴勒莫戰役中得到了充分表現。

他於7月18日晨電告特拉斯科特:“我要求你在五天之內進入巴勒莫。”這是一個苛刻的命令,特拉斯科特的部隊全靠步行,而該城遠在100英裏之外。

巴頓把第3師和第82空降師以及加菲的第2裝甲師編成一個暫編軍,由凱斯將軍指揮,於7月19日發起進攻。第2軍橫穿西西裏島中部進行助攻,或者向東奪取墨西拿。

暫編軍火速向巴勒莫挺進。7月22日,達比的特遣隊沿海岸線西進,第2裝甲師利用占領的卡斯特爾維特拉諾這一突破口,出乎意料地迅速推進到巴勒莫城郊,第3師也以每小時3英裏的速度趕到城東南陣地。

城內的軸心國部隊在22日突然發現城外全是美軍,不禁驚慌失措。大部分德軍在最後時刻才僥幸逃脫,剩下的意軍統統被俘。

7月22日的下半夜,也就是23日淩晨,巴頓步行進入了這座曆史名城。

巴頓接管了皇宮用作司令部駐地,他以一副征服者的樣子住了進去。

翌日淩晨,當巴頓站在他的新官邸華麗的陽台上憑欄懷古之時,亞曆山大的賀電送到:“這是一個偉大的勝利,幹得漂亮。向你和你的全體優秀官兵致以最衷心的祝賀!”

巴頓矜持地微笑著,高高地揚起了他那有著堅毅下巴的頭。他覺得自己當之無愧。

從戰術上講,攻克巴勒莫是機動作戰的一個光輝典範。美軍在酷暑和瘋狂的敵人的抵抗下,四天之內推進200英裏,俘獲敵軍44000人,打死打傷6000人,擊落敵機190架,繳獲大炮67門。對於巴頓的出色表現,艾森豪威爾曾給以高度評價。

巴頓所創造的以步兵打開缺口,坦克再攻擊的戰法使敵人摸不清美軍的攻擊方向,從而達成戰役戰術突然性和出奇製勝。但戰略上是否可取呢?

蒙哥馬利在卡塔尼亞平原停滯不前,巴頓迂回巴勒莫,通往亞平寧半島的墨西拿仍在軸心國的控製之下,它使德軍毫無阻礙地按照自己的意圖撤回了歐洲大陸。“赫斯基”計劃沒有達到預期的全部目標。這裏麵有一部分原因應歸結為巴頓在西西裏戰役中與蒙哥馬利的你爭我奪,主要在蒙哥馬利方麵;但最根本原因應歸結為亞曆山大指揮的軟弱無力和反複無常。

巴頓在西西裏的表現自然要比蒙哥馬利出色得多。在這場力量與智慧的角逐中,蒙哥馬利是當然的失敗者,然而巴頓也不是完整意義上的勝利者。他們這種出於個人利益考慮的作法,也反映了他們一貫的思想和作風。

性格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巴頓和蒙哥馬利都是性格倔強的人,他們憑著頑強的意誌和超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似乎這樣就沒有不可達到的目標,在實現目標的同時,他們也就成了偉大的人物,站在榮譽的頂峰。

但是,想當大人物卻沒有大人物的頭腦和大人物的胸襟,結果他們誰也沒有成為大人物,最終隻不過是驍將——一往無前、勇猛善戰的將軍而已。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僅憑這些,亦足以永垂千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