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二戰風雲(7)(1 / 2)

巴頓準備去艾倫的指揮所,當他路過傑拉時,他來到了達比上校突擊隊的指揮所。他發現了大量的敵軍坦克,但己方手中卻沒有有力的武器。

他突然發現了一名帶著步話機的海軍少尉。他命令這名少尉用步話機同海軍聯係,要求海軍予以協助。

很湊巧,這位海軍少尉與波伊斯號巡洋艦聯絡上了。巡洋艦上6英寸的炮彈紛紛落在敵人的坦克上和坦克的周圍。不少坦克被摧毀。

德軍正步步緊逼。

10點30分,離傑拉不遠的步兵第26團團長鮑恩上校彙報他的指揮所正在疏散,他準備用他的團部的連隊和第1營一部對付敵坦克。步兵第1師其他兩個團也是戰況吃緊。快到中午時,康拉特左戰鬥群的40輛坦克突破了第18團的防線。在尼斯切半公路上,第16步兵團也幾乎潰不成軍。

步兵第1師是一支頑強的部隊,所有的戰士在不利的情況下仍在堅守自己的戰鬥崗位,無論出現什麼情況,他們都固守陣地,無一後退。

此時,步兵第1師的炮兵指揮官克裏夫特·安德魯斯準將指揮炮兵把火炮安在沙丘上,向500碼以內的目標集中射擊。副師長羅斯福在師部俘獲了一個炮連,把急需的反坦克炮運到距敵先頭坦克不到400碼的一座小山上,瞄準目標實施射擊。

在各方麵的協同下,戰況開始好轉。到11時,雖然戰鬥仍在激烈進行,但敵方已不能對盟軍構成致命的威脅了。巴頓鬆了一口氣。傑拉的灘頭陣地總算守住了,不用再來一次登陸了。

中午,利卡塔步兵第3師派來了10輛坦克,隨後第2作戰司令部也派坦克予以增援。巴頓命令他們支援達比的突擊隊。

今天,巴頓在火線上親自指揮戰鬥長達9個小時。他目睹了美國士兵與德意軍隊短兵相接、浴血奮戰的情況,美軍官兵們英勇頑強、不屈不撓的拚搏精神使巴頓深受感動。

巴頓對西西裏戰役的第一天十分滿意。

步兵第1師登陸獲得成功。當巴頓正準備發展勝利爭取更大戰果之時,那個難以擺脫的陰影又來了。

“赫斯基”戰役的戰略目標是:不拘泥於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殲滅敵有生力量於西西裏島之上。因此蒙哥馬利才製定他的計劃為:

“兩個集團軍在西西裏南岸一起登陸,迅速向北推進,把西西裏島分割成兩半。然後對西麵側翼建立防禦的防線,使兩軍主力集中起來向墨西拿迅速挺進,阻止敵軍渡海逃跑。”

蒙哥馬利計劃中總是喜歡用“迅速”兩字,但是如果沒有充分的給養和後勤,他總不會向前挪動一步的;如果沒有完全取勝的機會,他也不會去作戰。人們對蒙哥馬利的印象是“戰無不勝”,為了獲此殊榮,他即使是以讓敵軍逃脫為代價,也在所不惜。他的慢吞吞的步伐,碰上雷厲風行的巴頓,隻好退居其次了。

總體來說,蒙哥馬利第一天的進展還算“迅速”,進攻第一天上午9時就進入了錫拉廉紮,英皇家海軍在陸軍之前進入了奧古斯塔,至此蒙哥馬利有了兩個補給港。本來他可以按登陸的那股勢頭,打到前麵去的,但是由於蒙哥馬利優柔寡斷,使軸心國得以調兵遣將,德國戈林師、第1空降師和兩個意大利師得以調到埃特納火山西南,形成了從卡塔尼亞至恩納的堅固防線。蒙哥馬利麵臨著難以逾越的巨大障礙。

一心想充當主角的英國將軍正麵受阻,他決心采取迂回戰術,為自己贏得主動。他選擇了處於山另一側的117號公路,打算轉移主攻方向。但117號公路是美軍第45師的通路。

怎麼辦?蒙哥馬利施展他的通天本領說服了亞曆山大。於是一道命令傳給巴頓,要他讓出公路。

第45師歸布萊德雷的第2軍管轄。與平時截然相反的事情發生了:一貫沉著穩重的布萊德雷激烈反對,好發睥氣的巴頓卻一言不發地無條件地執行。他並不是真正想給蒙哥馬利一個機會,而是他看到由於他的競爭對手的遲延,他的機遇不期而至,他不想通過一次毫無意義的爭吵而喪失良機。

向北的通路沒有了,第7集團軍隻有向西進展。即使是這樣,亞曆山大仍對巴頓予以嚴格限製,仍把第7集團軍放在保姆的地位。

這種限製使人憤憤不已。看著麵前防守薄弱的城市,你卻隻能按兵不動。第7集團軍的官兵個個痛恨英國人的自私與不義。

巴頓來到了特拉斯科特的第3師,他們的眼睛都盯著西線的抵抗中樞——阿格裏琴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