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二戰風雲(3)(2 / 3)

為了凝聚士兵們的力量,也為了更好地達到此次計劃勝利的目的,他曾經召開過幾次軍官會議,商討有關登陸事宜,但由於沒有得到登陸地點的新情況,也沒有研究出什麼名堂,所做的一切也都成了徒勞。

向來很熱愛運動的巴頓,當然閑不住,因為在海上沒有什麼別的娛樂項目,所以他就通過劃船來鍛煉身體。

鍛煉之餘,巴頓仍然不停地學習,並且閱讀了《古蘭經》。他想從中了解一下關於阿拉伯民族的習俗,為在非洲作戰進行準備,並尋找人生的奧秘。愜意的海上航行中,巴頓也憂心忡忡。有許許多多事情使他放心不下。尤其在海上航行,氣候的多變便是眼前最大的麻煩。

如果登陸的時候氣候惡劣,那麼,登陸將肯定是一場災難,一場暴風雨或巨大的海浪會把登陸艇打翻,身負武器裝備的官兵們將會葬身魚腹。巴頓的擔心並不是一點道理沒有,大西洋的氣候常常是令人捉摸不定的。

有的時候,真是怕什麼,來什麼,事情就這麼怪。在登陸前48小時,華盛頓和倫敦的氣象部門傳來了令人不安的消息——“摩洛哥沿海有大風,海浪高達15英尺”。麵對這種糟糕的局麵,巴頓粗暴的脾氣又按耐不住了,禁不住仰天咒罵該死的天氣。長久以來的擔心,變成了現實,雖然比自己想像的要好一些,可是這種糟糕的天氣對他們的登陸還是有一定的影響,根本不可能實施登陸。因為即使少數人登陸成功,重武器和裝備也不可能運上海灘。

此時巴頓正為此事擔憂,不停地在船艙裏踱來踱去,可是海上作戰豐富的休伊特卻似乎胸有成竹,他對巴頓好言相勸,告訴他,據他的氣象專家報告,天氣將會很快轉好。戰鬥的時刻就要來到了!

聽到這個消息巴頓感到渾身的血液似乎都在沸騰,冥冥之中他又奇怪地想到了“命運”這個詞。興奮之餘,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幾乎情不自禁地想到,我的全部生活都指向這一時刻。我估計,這項使命完成後,我將走向命運階梯的下一步。雖然我本人過於雄心勃勃,但我此時所要做的一切不過是盡到我的全部責任。”

薄霧過後天空一片藍,目的地快到了。雖然這個時候是許多人都期盼的時刻,可是,每一個人的神經都繃得緊緊的,失去了往日的歡聲笑語。巴頓的心情雖然十分緊張,但卻表現出大將風度。他臨危不亂,鎮定自若,以拿破侖式的口氣向部下發布動員令:士兵們,我們正在前往西北非海岸登陸的途中。我們將受到祝賀,因為我們是被選人參加這次壯烈行動的美國陸軍。

在登陸前,巴頓又做了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說,以鼓舞士氣。

為了打敵人個措手不及,進攻的速度和銳氣是製勝的關鍵。在登陸後的最初幾天,不論白天黑夜,你們必須連續不斷地工作,不要在乎睡覺,不要考慮食品。一品脫汗水將換得一加侖鮮血。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注視著我們……上帝與我們同在……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我們的任務有三項:強占灘頭陣地;占領卡薩布蘭卡;進攻德國人,不管他們在哪兒,都要摧毀他們。

我們可能受到有限數量的德國人的抵抗。目前還不清楚法國是否會抗拒我們登陸。當戰鬥的偉大時刻到來,切記你們受到的訓練,也要牢記自己的使命。

洛哥位於非洲西北端,麵積約45萬平方千米。東麵和東南麵與阿爾及利亞接壤,南麵與西屬撒哈拉為鄰,西臨大西洋,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相望,是扼地中海人大西洋的門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這裏便成了巴頓的進攻目標。美國原先指望得到駐摩洛哥友好法軍的配合,以減少登陸作戰的損失。美國駐摩洛哥的代表羅伯特·墨菲與同情盟國的法軍將領保持著密切聯係,並把駐卡薩布蘭卡的法軍司令貝圖阿爾將軍作為重點依靠對象,希望他率法軍作為內應,配合美軍登陸。但這一計劃從一開始就落空了。

當時,美國代表墨菲與他商定,在美軍登陸時采取配合行動。可是貝圖阿爾對美軍登陸的具體時間一無所知,直到11月7日夜才得知美軍將在翌日淩晨登陸的消息,最不幸的是在知道登錄時間時,他還不知道登陸的具體地點。

貝圖阿爾是個戰場老手,根據他多年來總結的作戰經驗,他推測,美軍肯定會在拉巴特未設防的海灘處登陸,於是采取行動,連夜趕赴拉巴特,逮捕了駐在那裏的親納粹分子拉斯克勞茨將軍,並派出一個營到灘頭迎接美軍,同時切斷了總督諾蓋將軍與外界的聯係。

中國有句古話,大意失荊州。就在貝圖阿爾一時大意時,他萬萬沒有發現諾蓋還另有一條秘密通訊線路,所以諾蓋很快與忠於納粹的米什利埃將軍取得了聯係,調遣軍隊粉碎了貝圖阿爾的行動。這樣,美軍隻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強行登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