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貴族後裔(2)(2 / 3)

父母的工作一天比一天忙,不能一直呆在家裏照顧他,也不能像以前一樣充當老師時刻叮囑他。為了不耽誤巴頓的學習,父母便決定將巴頓送到斯蒂芬·卡特·克拉克私立學校就讀。報名的那天,父親給巴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他一生都難以忘懷。那天,報完名後,在回家的路上,馬車慢慢地從加利福尼亞大街駛向萊克大街,車輪的轉動聲,猶如沙啞的大提琴聲,流露著一種難以言說的傷感。

爸爸一直注視著車窗外,看那漸漸從窗前閃過的景色。突然回頭對巴頓說:“孩子,從今以後我們的路就要分開了。”這句話雖然很短,可是其中蘊含著深刻的愛。巴頓知道,爸爸的良苦用心,他也知道,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完整整地陪自己走完一生。即使父母再疼愛自己,剩下的路也隻能靠他自己摸索。再痛苦,再困難的事情也得自己解決。

巴頓所去的學校,多數是富人子弟。剛剛來到這個陌生的環境,他對一切事物都很好奇。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套紅木構築的平房,四周有草坪環繞,不遠處還有一個大型的操場。對此,巴頓比較滿意。因為這種格局對他來說還算是不錯。在這裏巴頓一呆就是六年,而且學會了許多知識。

實際上,巴頓的學習是很吃力的,畢竟他與其他同學的起跑線就不一樣。他要克服閱讀和拚寫上的缺陷,還要忍受同學們的羞辱與嘲笑。有些同學在黑板上模仿他不規整的拚寫,還有些同學公然在課堂上模仿他不準確的發音與朗讀。小小的年紀便要承受比別人大百倍的壓力。為此,他也曾灰心過,也曾氣餒過,更加憤怒過。可是每當這個時候,他便會想起父母對自己說的話,想起他們的鼓勵。之後,他就會不顧一切的學習,不顧一切的努力,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戰勝一切,也可以超越自我。

事實上他已經做到了,巴頓在克拉克博士的學校學習的六年中,盡管他的語音和拚寫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但他一直都在進步。他的操行在班裏堪稱楷模,最吸引他的是曆史課,這也是他學得最好的一科。他的曆史成績在某些方麵對他今後在戰場中的表現有決定性的作用。

通過對曆史的學習,巴頓對一些重大戰爭以及戰爭中運用的戰術都已經了如指掌了。同時他也領略到了不同地區的不同文化、不同地理環境。他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從那些失敗的戰役中找到失敗的原因,從而根據自己的理解再製定一個自認為可行的方案。也許每個人都一樣,一遇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總有出乎意料的想像力。巴頓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在曆史的長河中不停地暢遊著。從那個時候起,他就為自己編織著一個當軍人的夢想。同時也培養自己當一個軍人應有的素質與品質。他十分讚同老師的那句話:“人的成敗不可避免地由人的性格決定。”

他還認為:偉人們的個人品質決定了曆史的發展,他們以其愛國主義、自我犧牲精神和巨大的力量推動了曆史的前進。這也是巴頓對曆史課著迷的另一個原因。

為了實現偉大的夢想,每個人都有個榜樣作為依托。以他為目標,為楷模不斷的努力。巴頓也如此,他最引以為自豪的將軍便是休·摩塞將軍。他是巴頓第一位美國祖先的嶽父大人。摩塞將軍1725年誕生於蘇格蘭,1747年移居英屬美洲,參加了英軍將領布雷多克對法國殖民地進行的遠征。他是喬治·華盛頓的朋友,在美國獨立戰爭中,任大陸軍準將。在特倫頓襲擊戰中表現突出。在普林斯頓之戰中負傷而亡。他是一個為戰爭而生的人,因為他作戰勇敢、品格高尚、理想遠大,是一個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