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後的一天,一家三口到世紀公園做自然筆記。走了沒多久,芮東莉就被一片開著紅色小漿果的灌木吸引了過去。婆婆立即就要開畫,可卻發現忘了帶筆了。呂永林說:“要不我們先用相機拍下來,晚上回去再畫。”
老人不悅地說:“你不懂,現場畫絕對比回去對著電腦畫要好得多。”
呂永林又想了一個辦法:“這些植物的漿果各有各的顏色,要不咱用漿果畫?”
芮東莉和婆婆都覺得這個辦法可行,於是兩人立即從地上撿了不少落在地上的植物籽、漿果粒,偶爾摘兩朵不同顏色的小花在紙上著色。飽滿的植物汁液浸在紙上的效果格外好,婆媳倆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興奮。以後再忘記帶筆時,芮東莉都會采取這樣的方式記錄。
2014年國慶節,呂永林夫婦帶著老人來到昆明,芮東莉的父母就住在那裏。昆明四季如春,有很多獨特的植物、鮮花。秦秀英一到那裏就入了迷,她經常站在一棵樹下一動不動地盯著看,看好了就畫,晚上再整理出來發到微博上。親家直誇她做事認真,並成了她的粉絲。破繭成蝶老人成暢銷書作家
從昆明回來以後,老人做了很多關於昆明之行的自然記錄。她最喜歡昆明的枯葉蝶,翅膀合起來的時候,就像一片枯葉,張開的時候才有蝴蝶的樣子。第一次見到這種奇特的蝴蝶,老人很激動,畫得非常認真,畫上的蝴蝶栩栩如生,傳到微博上後,引來無數人點讚。《中國婦女》、《中國女性》等雜誌相繼報道了秦秀英的故事。隨後,老人的作品還在佛山圖書館展出。
驚喜遠不隻這些,2015年初,浙江人民出版社找到秦秀英,希望把她的自然筆記集結成書。這不僅僅是一幅幅簡簡單單的自然筆記,更是一位老人用畫筆講訴自己、講訴世事人生。2015年5月1日,秦秀英所著的《胡麻的天空》正式出版。網友評價它是一本“耐看”的書:“簡單的幾筆,勾勒出不簡單的人生,秀英奶奶筆下的萬物真美。”短短一個月,《胡麻的天空》就登上了當當網“新書熱賣榜”。
2015年5月中旬,秦秀英跟著媳婦去朋友家做客。芮東莉在一棵橘子樹上發現一隻蝴蝶的蛹。這個碧綠色的蝶蛹成了婆媳倆的“寶貝”,她們把它帶回家。老人每天第一件事就是觀察蝴蝶蛹的變化。
小家夥很能吃,並且隻吃橘子樹葉。好在家附近有人種了橘子樹,婆媳倆經常偷偷去摘幾片葉子回來喂它吃。可小家夥的胃口超乎兩人的想象,三大片橘子葉,不到一厘米長的小家夥一天就能吃完。
2015年5月31日,蝴蝶終於破繭而出。婆媳倆拉著呂永林一起到閘北公園放生。他們停在一處安靜的灌木叢邊,芮東莉小心翼翼地打開紙盒,玉帶鳳蝶緩慢地飛了出去。先是在灌木叢附近慢慢地飛,等到翅膀完全幹透後,它的飛行漸漸變得有力,很快就忽閃著飛出了三人的視線。
看著蝴蝶遠去的方向,芮東莉突然覺得婆婆就像這隻破繭而出的蝶,終於有了自己最美的天空,有事做,還樂和,這才是老人最想要的生活。
張寧據《淄博晚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