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李成梁病逝(1 / 2)

“父親這是如何說起?莫說一件就是百件、千件也未嚐不可。”

李成梁伸出幹巴巴的手擺了擺說:“自古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你的幾位哥哥手握兵權,又大你許多,自然會有窺視之意。雖然我在病榻前天下大局卻一清二楚,戰事基本落下帷幕,大明江山指日可待,萬人之上非你莫屬,但他們的下場如何?為父擔憂啊。”

李斌還以為什麼事,原來李成梁仍按傳統觀念想的,像朱元璋一樣,皇帝做了天下就該殺有功之臣,怕他們造反為子孫後代接班做準備,他又不是古人,自然不會出此下策。

“父親過慮了,小九就是坐不了皇帝,也不會殺自己的親兄弟您大可放心,何況幾位哥哥並無窺視之心,他們都是李家的後代征戰沙場才是軍人的歸宿,我準備派他們橫掃九邊,擴大疆土,稱霸世界。”

李成梁根本不知道什麼是世界,隻知九邊最大,也顧不了許多說:“如此說來為父倒多慮了,感謝上蒼給我李家送來個你,使李家發揚光大,光宗耀祖,出了個帝王之家,可惜為父時日不多,不能看見你戴冠加冕,登台拜祖,行登基大典。”

李斌不好說什麼,知道這是他回光返照之像,安慰幾句見他又昏昏睡去才走出門。外麵姬妾們都在門外守候唯獨少了馬小姐,個個彎腰行禮後便問:“父親大人怎麼樣了?夫君能否治愈?”

李斌豎起食指擋在嘴邊示意不要說話,走入大庭坐下才說:“你們以為夫君我是神仙啊,什麼都會,以後不要為難太醫們了,年事已高,生死有命,看來父親是挺不過去了,準備後事吧。”

朱淑貞上前說:“王爺、有位柳姑娘拿著你令牌進宮,已經安排住下,不知如何安置,請王爺示下。”幾位姬妾一聽嘰嘰喳喳議論紛紛,說又多了個妹妹,不知長相如何,王爺眼光自然不會差,隻有朱淑貞沉默不語,像有心事。

“柳姑娘之事先放一放,父親的事為大。”

當晚一代名將李成梁走完了光輝燦爛的一生,撒手人寰,由於李斌的出現,把他的錯誤掩蓋了,沒有造成危害的結果,自古曆史是由勝利者來書寫,李成梁的功績被放大,立為建國之功勳卓著。皇宮內哭成一片,有些太監、宮女們裝著擠出幾滴眼淚,聲音卻比別人還要響。

朝廷閣老們卻被另個問題所困擾,應該用什麼規格出殯?李成梁是邊關將軍,寧遠伯,照理是按大將的規格出殯,可現在又是攝政王的父親。能高不低,閣老們同李斌商議後決定用王爺的規格出殯。李斌也沒說什麼,不論怎麼講也是他異世的父親,有個好歸宿他心安理得。

李斌對古人的安葬不甚了解,規格不同安葬的方式也不同。像秦始皇的陵墓用了40年的時間修建,慈禧的陵墓用了35年修建,按此類推王爺的陵墓也要幾年的光景修建,那麼按古人的辦法就要用冰塊冷藏屍體,待陵墓修建完成後再入土為安。

李斌聽完裴文中的敘說倒吸一口涼氣,古人又沒有冰箱靠冰塊維持不了多久,那屍體不就臭了,隻好同閣老們商議出殯還是按王爺的規格,陵墓簡化用大將的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