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風電可持續發展的金融支持策略
地方經濟
作者:金立民
摘要:甘肅省風電發展過程中,雖然得到地方金融機構大力支持,主要集中在信貸支持方麵,比如推行綠色信貸、創新支持手段,同時也存在信貸資金過度集中、順產業周期投放、融資渠道單一和信貸後續管理困難的問題;提出完善金融支持製度和體係建設、拓寬融資渠道、完善金融服務體係以期保證金融支持甘肅省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能源;風電;金融支持
中圖分類號:F83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1-0-01
一、甘肅省風電發展現狀
甘肅省是全國新能源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2010年29號《關於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幹意見》甘肅發展的戰略定位之一是“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提出要實施“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的區域發展戰略,充分發揮蘭州等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積極打造隴東、河西兩大能源基地,構建各具特色的組團式發展格局,全麵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其中,在河西地區貫徹落實加快發展酒——嘉一體化進程,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及裝備製造產業,構建能源開發利用示範區,在“大力推進能源基地建設,增強經濟發展後勁”方麵專門提出“大力發展河西新能源”;加快建設以酒(泉)嘉(峪關)為中心的風電、以敦煌為重點的太陽能發電示範基地,力爭到2020年建成千萬千瓦級以上風電基地、百萬千瓦級以上太陽能發電基地,支持大型風電製造企業在酒泉建設風電裝備生產基地,支持建設數字風機設備和太陽能光伏、光熱產品研發製造基地。
河西走廊風能發電能力儲存能力理論超過2億千瓦,居全國第五位,特別是酒泉地區占到全省85%以上,可開發風能有4000萬千瓦以上,截至2011共建立(含在建)風力發電廠共35座,裝機容量570萬千瓦。到2012年,甘肅省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4201.1兆瓦,發電量達24.7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長298.7%;比2009年全年風電發電量增加3.9億千瓦時。其中,酒泉風電基地風電並網發電量突破20億千瓦時,再創曆史新高。
二、金融支持甘肅省風電發展的現狀和問題
1.融資方式單一。當前甘肅省新能源企業存依然依托於傳統融資方式,融資方式單一,主要集中在間接融資。甘肅省已建成的風電項目資金來源中,銀行貸款占比達到70%以上。信貸資金在很多風電場投資占總投資額的比重較大,酒泉市截止2009年5月,有6家風電公司在酒泉先後建成瓜州縣北大橋、大梁、向陽和玉門市潔源、低窩鋪等5座大型風電場,風電裝機規模達51萬千瓦,總投資達43.4億元,其中金融機構共發放貸款27.95億元占項目總投資額的64.4%,風電企業信貸資金滿足率達到100%。截至2010年末,全年風電產業新增貸款20.58億元,占各項貸款新增額的48.36%。
2.金融機構貸款集中度過高。在新能源資源比較富集的地區,新能源項目成為優勢行業,成為金融機構信貸支持的重點,從而造成金融機構貸款的集中度過高的局麵。
金融機構信貸資金過於向單一行業集中,會造成風險向銀行體係積聚,由於信貸資金集中的隱蔽性,在積累過程中,不會像其他風險積累,邊積累邊暴露,邊損失,信貸資金集中過程中,可能還會帶來一定收益,容易誘發區域係統性金融風險,如果出現集中暴露風險,會給區域內經濟給予嚴重的打擊,對區域內經濟發展嚴重破壞。在金融資源和金融服務有限的情況下,新增信貸資源向風電行業的過度集中會造成金融資源配置失衡,可能誘發產業發展不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