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浙江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的發展對策研究(3 / 3)

其次,需要加強對高新技術的預見研究,所謂的技術預見就是對高新技術的未來一段時間發展趨勢進行分析,進而可以更好的對科技資源進行優化。在確定未來發展的方向後浙江省就可以加大對科研經費的投入,技術預見可以為浙江省的高新技術提供一定的決策基礎。

最後,需要對浙江省科技決策谘詢機構進行完善。對此,主要應該從設立科學技術谘詢委員會以及省內經濟建設谘詢委員會等措施來充分發揮出科技谘詢機構在高新技術發展的話語權。此外,在科技決策谘詢部門中,應該具備從事研究開發的專業人員、科研管理人員以及在不同科技領域的研究人員等,進而更好的發揮科技決策谘詢在浙江高新技術發展中的作用。

(三)落實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主體地位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自主創新中的絕對主體,因此為了更好的保障其主體地位,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首先從企業的科研投入力度入手,盡可能的鼓勵企業建立自有的技術研發中心,浙江政府則需要盡可能給予企業技術研發一定的經濟扶持,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從企業納稅總額中扣取一部分比例的資金來作為企業科技研究的投資。同時還需要加強浙江政府的財稅部門與科研部門的溝通,進而爭取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經費方麵提供盡可能都的幫助。舉例來說,可以建立地方財政的專項基金方式來扶持企業的科技創新項目,對於發展較好的中等類型高新技術企業可以再額外給予一定的補貼。同時在高新技術產業的企業當中加速折舊措施,加速對機器設備的更新換代。特別的,在合理的範圍內還應該允許企業在所得稅中提取未來投資的準備金以及科研準備金等。

其二,需要鼓勵和支持企業進一步的實施知識產權戰略。鼓勵企業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管理製度,加強對知識產權無形資產的管理;鼓勵大、中型企業擁有能作為贏利基礎的核心技術專利群,或足以製衡引進的核心技術專利的二次開發專利群。加大對專利發明人的激勵,自覺維護專利發明人的權益。

其三,還需要引導和幫助企業人才隊伍建設。要建立一套係列配套培養與集聚人才的政策及相應的服務管理措施,重點發展目標行業,把培養創新型、創業型、外向型和複合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急需的人才作為隊伍建設的重點內容。加快引進和培養更多的高科技人才和學術帶頭人,同時也要加速引進和培養精通國際貿易規則和知識產權爭端領域的專門人才。

最後,需要加強產學研合作創新。可以把與技術相關的政府科技項目轉化為以產學研為紐帶的計劃項目,促進產學研的合作。在這一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大學及科研機構在知識創新、原創性和核心技術的研發中的重要作用;要依托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和產學研合作的企業聯盟來實施計劃項目,推動產業化。

結束語

高新技術產業作為現階段我省經濟發展的主要模塊,其發展情況是值得我們格外關注的。同時,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高新技術的發展不僅為突破人口、資源與環境之間所存在的矛盾提供了可能,也為新科技革命可能引起的傳統國際分工格局的調整帶來了希望,更重要是可以保證國家安全的概念和內容也由此得到了全麵深化和拓展。通過對當前浙江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是一個涉及多領域及其相關政策的問題,必然要從多層麵去調查分析,從而實現浙江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的發展騰飛。

參考文獻:

[1]隨翠霞,沈玉龍,張怡,盧生芹,楊振中.合肥高新區主導產業和產業集群發展現狀分析[J].安徽科技,2008(12).

[2]林新華.論產業集群與企業技術創新的互動關係[J].海峽科學,2008(07).

[3]邢曉柳.區域創新網絡中基於知識共享的企業合作創新風險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10).

[4]陽誌梅,胡振華.知識網絡與集群企業競爭優勢研究——基於組織學習視角[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03).

[5]徐進鈺,謝義勇.台灣半導體產業技術發展曆程——國家幹預,跨國社會網絡與高科技發展[D].2001.

作者簡介:陳潤之(1990-),男,浙江人,本科,學士,從事市場營銷方向的研究。

孫豔香: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