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1 / 2)

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

地方經濟

作者:平文博

摘要:本文介紹了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現狀,以及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研究。

關鍵詞:黑龍江;農業產業;龍頭企業

中圖分類號:F3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1-0-01

一、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現狀

2012年2月27日,經農業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等八部委聯合評定,第五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名單揭曉,359家企業榜上有名,黑龍江省有13家企業列入其中,至此,黑龍江省共有50家企業被評為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主要是依靠政府引導,農業龍頭企業帶動,注重打造農產品產業鏈條,中小型農業企業積極參與,帶動農戶實現規模化種植、養殖,推行“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農產品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農戶”等多種經營模式。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快,黑龍江省呈現出龍頭企業集群式發展、農業產業化加工園區建設穩步推進的良好態勢。但是,與國內先進的省份相比,黑龍家省農業產業化還存在“大型龍頭企業數量少,粗加工多、精加工少,農產品銷售地域窄,市場知名度低”等問題。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十二五”規劃指出,到2015年,全省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將達到2500戶,將投入1000億元建設1000個規模大、盈利強、後勁足的重大項目,基地標準化種植麵積達到100%,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0%以上,精深加工比重增加到55%,培育知名商標超過20個,著名商標超過300個,農戶年戶均增收4000元以上,全省400萬戶農民受益。

二、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下遊農業生產基地分散,規模效應不明顯。上述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所在的地區農業種植基地分散,規模較小,且大多數采取傳統農業種植方式,農業機械化規模小,遠遠達不到集約化生產的要求,從而使得生產成本居高不下。龍頭企業的發展必須依托大規模的基地種植,而大規模的種植生產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是基層縣鄉政府缺乏相應的資金,省級政府雖安排了專項資金投入,但相對於數額巨大的需求來說,效果微乎其微,大規模的農業產業化生產難以擴張和優化升級。

(二)大多數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尚處於初級發展階段,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較低。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投入市場的大多數農產品隻經過了初級加工,精深加工少,品牌效應低。很多企業都想將產品做精深加工,但是限於產業鏈條短,科技水平低,設備不夠先進等調價你,致使加工程度隻有40%,與發達國家80%的農產品加工率相差甚遠。部分企業經過精深加工的農產品雖然品質很好,但是由於尚未形成品牌效應,未得到全國消費者的認可,暫時還未大麵積投入市場,隻是在本地區範圍內做銷售。

(三)缺乏產加銷一體的市場體係。龍頭企業與農戶聯結鬆散,多數隻是收購農戶的農產品,與農戶沒有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讓利於農的經濟利益共同體。另外,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過分依賴於傳統商業流通渠道,與營銷企業沒有形成穩定的協作關係,供銷“快速通道”尚未普遍建立。加之多數龍頭企業缺乏市場觀念,投入宣傳的資金有限,沒有整體宣傳和推介意識,造成了農產品市場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不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