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缺乏完善的資金保障,投融資渠道單一。很多農業生產基地和鄉鎮企業分散的經營模式,使企業和個人無力承接金融組織的貸款,加之農業和其相關產業獲得利潤周期長和投資風險大等特點,難以吸引銀行、合作社、社會企業和團體的金融信貸支持。
三、加快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規劃、構建農業生產基地,形成農業產業化基地規模化。應當充分依托黑龍江省土地肥沃、地廣人稀的優勢,在龍頭企業周邊科學規劃大麵積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因地製宜,按照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的原則,建設一批集中連片、特色鮮明的農產品生產基地,扶持龍頭企業擴大種植麵積,實現源頭農產品規模化生產。將一家一戶的小生產發展為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數鄉一業的基地式規模生產,積極培育農產品專業戶、專業村、專業鄉,提高農產品的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生產,充分保障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加工來源。
(二)依靠科技,加大創新力度,提升農產品的精深加工能力。應當依靠科技進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充分研究發現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挖掘農產品的潛在價值,創建龍頭企業自身品牌,實施品牌戰略。建立符合農產品發展規律的加工體係,實現農產品由初級加工向精加工及二次以上深加工轉變;由傳統加工向先進適用技術和現代高新技術加工轉變;由資源消耗型加工向高效節能和資源利用型加工轉變,增強國內外競爭力。
(三)加強協作,構建產加銷一體化的市場營銷體係。龍頭企業應當將農戶、企業營銷部門、農產品營銷市場有機銜接起來,形成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緊密性利益共同體,統一製定農副產品價格,將加工、運銷環節的部分利潤充分返還給農戶。應當實行生產基地、加工經營的權責製,形成固定的種植、收購、買賣格局,避免由於市場價格波動而出現搶收搶購或拒收拒購現象。龍頭企業應當利用經營創利多的階段,適當提取風險基金,以備在產品滯銷、市場跌入波穀以及遭受自然災害時提供保護。
(四)拓寬融資渠道,建立多層次的投融資體係。農業產業化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投入,政府部門應當加大扶持力度,對農業產業化發展應予以財政扶持、稅收減免、產業保險等優惠政策措施。另外,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商業性金融機構應當加大貸款力度,保障龍頭企業資金投入。除此之外,應當建立多元化、多層次的資金投入體係,發展小額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和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規範民間信貸,探索農村信貸擔保體製,搞好農村小額信貸發放,充分發展農業保險。鼓勵和扶持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特色突出的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和企業集團融資上市。
參考文獻:
[1]郭海霞.黑龍江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對策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9(9).
[2]強興華,董建華.加快金融創新推進黑龍江“兩大平原”現代農業改革[N].金融時報,2013-08-20.
作者簡介:平文博,男,黑龍江人,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農業推廣碩士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