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烏魯木齊社會保險探析(1 / 3)

烏魯木齊社會保險探析

地方經濟

作者:楊習銘

摘要:本文係統研究探討烏魯木齊市社會保險,對進一步推動烏魯木齊市社會保險事業的發展,發揮引領和示範帶動作用,同時為繁榮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社會保險事業提供經驗借鑒。通過文獻查閱,目前,研究烏魯木齊市社會保險方麵的研究比較少。從新疆長期穩定繁榮以及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角度,烏魯木齊市社會保險問題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此外據了解,烏魯木齊市在過去30多年中,在全國48個大中型城市社會保險經辦業務能力多次檢查評比中名列前茅,其社會保險工作方法、模式、經驗值得係統深入研究,在全國、特別是在少數民族省區具有經驗借鑒意義。本文研究重點是對烏魯木齊市社會保險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的查找和分析,以及相應改進的對策建議的研究,

關鍵詞:社會保險;跨越式發展;新疆;少數民族

中圖分類號:F8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1-0-02

黨的“十八大”強調“十二五”時期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建立社會公平保障體係,基本實現社會保障全民覆蓋,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社會保障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事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全局。2012年國務院批準實施《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出了堅持“廣覆蓋、保基層、多層次、可持續的基本方針”,提出了未來五年國家社會保障事業發展主要目標是:社會保障製度基本完善,體係比較健全,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保障水平穩步提高,曆史遺留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水平適度、持續穩定的社會保障網。全國乃至各省市自治區的社會保險事業如何快速和可持續發展問題自然成為社會關注和學界研究的重點。

一、烏魯木齊市社會保險基本情況

烏魯木齊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運行情況。烏魯木齊市社會保險經辦險種主要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五大險種共13個類別。年基金收支180億元。五項社保基金實行集中統一征繳、支付和管理,社保基金按照財政專戶收支兩條線管理,依托社保信息係統技術支撐,實現與全市街道(鄉鎮)、社區、定點醫療機構(藥店)聯網運行,數據實時傳輸。

各險種統籌層次:養老保險實行自治區省級統籌;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實行地(市)級統籌管理運行模式。同時,按照自治區、市兩級黨委政府安排,承擔按月代發統籌外自治區、市屬困難企業退休人員、退休教師等近5萬餘人的生活補貼。

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市參保單位2.57萬家,人數216萬人。各險種參保人數累計596萬人次,較上年增長6.78%。2012年,收繳五項社保費50.48億元,支付待遇34.65億元。各險種累計滾存結餘76.27億元。確保了20.73萬名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及1.71萬名失業人員的失業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參加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人員的社保待遇得到切實保障。

二、烏魯木齊社會保險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城鄉社保體係建設不完全

部分鄉鎮、行政村社會保障基層平台建設滯後,影響覆蓋城鄉社會保障製度的快速推進,隨著烏魯木齊市社會保險範圍和服務人數將會大幅增長,城鄉居民對社會保障服務需求的不斷增長,城鄉社會保障管理體製不順,基層社會保障管理服務平台建設和能力不足的問題,已構成影響城鄉社會保障管理體係建設的一項關鍵性難題,將嚴重製約和影響城鄉社會保障管理製度的順利推進。需要不斷增強執行力和管理服務的有效性。

2.社會保險製度不完善

烏魯木齊市社會保險製度還需進一步完善,部分險種存在覆蓋麵窄、籌資水平和待遇水平較低以及基金運行壓力大等方麵的問題。進城務工人員住院醫療補助、被征地人員養老基本生活保障參保人數有限,保障水平較低。城鎮化是農民向市民轉化的過程,是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人居環境不斷優化的過程:同時也是在醫療、教育、養老、失業救濟等方麵與城市居民不斷平等化的過程。因此,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必然對社會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受城鄉分割、地區分割的影響,目前進城務工人員多數尚未參加社保。其主要原因:一是城鄉養老、醫療保險製度銜接不暢,進城務工人員在農村戶籍所在地參加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二是相對較高的參保繳費成本,使很多進城務工人員及其家屬難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因此,完善的製度銜接辦法亟待建立。社保應建立起成熟完善的製度銜接辦法,在城鄉之間建立起順暢的社保聯接通道,解決地區分割以及製度分割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