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強內控監督,提高數據監測分析運用水平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具有公共服務的性質和任務,它既要服務於各類組織機構,也要直接服務於數量眾多而又有著個體差異的自然人。那些因年齡、身心健康、文化等原因社會行為能力較低的個體,尤其倚重社保經辦機構提供服務。這就給社保經辦機構的服務水平提出較高的要求。社保經辦機構還具有履行國家行政職責的屬性。負責基本社會保障項目社保經辦機構,需要依照法律行使社會保障行政職能,如:依法征收、管理社會保險費,依據國家法定標準核定服務對象的身份資格,給付和提供社保待遇等。
4.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資源
相對於日益擴大的服務對象和日益增多的管理目標,社保經辦管理的資源永遠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資源實現無限的精確管理的目標,必須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資源。要努力整合同類資源,減少重疊機構,降低體製摩擦成本;要推進資源共享,政府各部門相互協調,共建和分享基礎資源數據庫;要善於調動社會的、市場的資源投入公共服務。
5.推進社會保險文化建設
增強社保隊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高素質、專業化的團隊是實現精確管理的組織保障,推進社保文化建設,要突出社保特色,深入挖掘社保文化的潛力,通過文化活動,不斷加強思想道德理念建設,提升幹部隊伍的文化素質、文明素質和精神風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實現精確管理的文化基礎,主要看四個方麵:一是“向心力”,機構成員同一的目標和價值觀,反映為工作中同方向和同力度的默契程度;二是執行力,盡量縮小計劃於行動的差別,努力實現每一個工作環節的零差錯率;三是控製力。追求盡可能完美的過程,更追求預期的結果;四是創造力。為了培育有助於實現精確管理的組織文化,要積極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進一步加強行風建設,組織大規模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團隊整體和成員個體素質。同時,要加強社保宣傳工作。通過各種媒體宣傳社保政策,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黃安碧.新疆城鎮基本養老基金收支預測及其分析[J].新疆農業大學學報,2007(10).
[2]徐智華.完善我國養老保險立法的再思考[J].法製天地,2005(5).
[3]郭春麗.如何完善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製度[J].中國經濟時報,2006(4).
[4]黃文靜.經濟增長過程中收入差距與社會保障製度[J].財政金融,2004(7).
[5]劉俊霞.試論我國社會養老保險製度的分配效應與改革走向[J].當代財經,2003(6).
[6]殷建強.養老保險的收入再分配效應分析[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1(106):2-5.
[7]曾湘泉.價值理念、收入分配差距與社會保障製度構建[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2(3).
[8]徐智華.完善我國養老保險立法的再思考[J].法製天地,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