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討案例教學在中職市場營銷教學中的實施(2 / 2)

(4)討論形式。在課堂討論案例時,為了使討論具有針對性和競爭性,每次以一個小組的發言為主,其他小組成員就發言小組的討論內容進行提問或發表個人觀點,然後對兩組的表現進行評比。這樣既可以達到全班交流的目的,又可以形成良好的案例教學氛圍。

2.案例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課前的準備包含兩個方麵:一是教師,教師選擇好案例後,應充分分析案例所涉及的知識點,並想象在討論中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提前查閱相關資料,進而準備解決方案;教師還應提前給學生分發案例資料,並把討論的問題、基本要求告訴學生,指導學生閱讀案例;要求學生在分析討論案例前必須認真地閱讀案例材料,對營銷活動發生的背景、原因、結果以及其中的一些細節能夠準確把握,這是進行案例討論的前提和基礎。二是學生,學生根據老師預先布置的案例,搜集資料,結合所學知識點,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提出小組主要觀點,特別是課堂發言的小組,還要對發言的方式、內容進行準備,其他小組還要準備對發言小組提出問題。

(2)課堂討論。課堂討論是案例教學的重要部分,是師生教與學所作努力的集中體現,也是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相互合作以發揮他們分析問題能力的關鍵。在這個環節,每個小組選擇代表主講到講台上陳述小組觀點或現場展示策劃方案,其他成員補充,配合其它方式,展示本小組的討論結果。班上其他同學就兩個小組表達的觀點進行點評或提問,同時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並說明理由。被提問方根據本小組的觀點及掌握的資料進行解答,若不能解答,可請求其他同學或老師幫助。

(3)點評與總結。學生發言時,教師一定要注意傾聽,表示對學生勞動的尊重,重視其見解和觀點。在學生發言結束後,要對學生的發言進行簡要點評,同時歸納學生發言的主要觀點,以利於其他學生進行評價,或挑起爭論的“事端”,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課堂氣氛。教師點評時,話不在多,而在於巧妙、適時、到位。可以表達觀點但不進行簡單判斷,通常是以提問的方式表達出來以便討論能夠繼續,比如“還有什麼可替代的方案嗎?”“應該采取什麼行動?”等。案例討論結束後,由教師進行總結,或者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討論評議,讓學生嚐試總結辯論,進而明確方案是否可行,哪些方案具有獨到之處,是否還存需要改進的環節等。

(4)指導撰寫報告。案例分析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包括分析問題的技巧,進行辯論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創新能力、群體與人際協調技巧和溝通的能力和書麵表達能力。要讓學生在個人分析及與他人討論過程中,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特點的思考和分析問題的思維方法,學會如何解決問題和作出決策。教師可根據學生課堂表現和案例分析報告質量評定分數,記入成績,以此激勵學生踴躍參與。

三、案例教學的運用

雖然案例教學法有諸多的優點,在教學中也不能片麵地強調其重要性,而忽視其他教學方法。案例分析是以理論為基礎的,沒有理論基礎案例分析無從下手。因而在教學實踐中應將案例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方法如講授法有效地結合,共同達成教學目標。

案例教學法應針對具體的教學對象加以運用。對剛入學的新生,由於他們剛剛接觸企業管理知識,相關知識儲備不夠,分析問題能力有待於培養,因而整個課程中一般以兩次為宜,在學期中和學期末分別進行一次。而對於高年級的學生,則可增加案例教學的次數。以32課時課程為例,四次左右為宜,如分別在《市場營銷環境分析》、《目標市場選擇》講完之後各進行一次,期末時再進行一次整個課程的綜合案例分析。

參考文獻:

[1]徐國偉.市場營銷案例教學的體會與探討[J].商場現代化,2006(21).

[2]武文珍.案例教學在中職市場營銷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J].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2007(01).

[3]萬蓬勃.高校市場營銷學案例教學的困惑及對策探討[J].北方經貿,2008(05):159-160.

[4]劉桂清.對中職高專案例教學法的探析[J].吉林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