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個誌願者的成長曆程(1 / 3)

特稿

作者: 陳碧清

陳碧清湖北武漢人,現供職於長江武漢航道局黃石航道管理處。三歲患小兒麻痹症造成終生殘疾,18歲參加工作,22歲時在單位的關懷下公費醫療甩掉了不能離身的拐杖。2009年7月,在共青團黃石市委自願申請注冊成為一名中國誌願者。同年9月,在大冶市、黃石市兩級團組織的指導下赴鄂東南革命山區“大冶市毛鋪希望小學”支教一年。2010年11月26日被團中央授予“第八屆中國青年誌願者優秀個人獎”榮譽稱號,2011年3月被長江航道局評為“長江航道十大道德楷模”稱號。2011年,在全國歡慶建黨90周年之際,他又向團組織申請赴貴州少數民族地區扶貧支教兩年的誌願。

2011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90歲的生日。在這個神聖的日子裏,我想起中國共產黨領導著全國人民打敗了帝國主義侵略者,想起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解放了全中國,想起中國共產黨領導著全國人民改革開放強國富民,想起長江航道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服務長江水運、服務於人民群眾,也想起了我在長江航道這個大家庭裏的成長曆程……

一盞航標燈不斷地引領著我前行

1970年,我出生在湖北農村,那時家中一共五口人:有在航浚5號輪上工作的父親,有70歲高齡的爺爺,有患哮喘病的母親和殘疾的我,另外還有個哥哥。1987年,是家庭頂梁柱的父親突然患病去世,使我們這個家庭陷入極度的困難,就連剛上大學的哥哥眼看就要輟學回家務農承擔養家的責任。當時的長江武漢航道分局領導了解到我家實際困難後,伸出援助之手,把我這個雙手拄著拐杖的殘疾人招進這個集體,這樣不僅解決了我家生活上的困難,同時還讓我哥哥能一心一意完成學業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可我雙手拄著拐杖又能幹什麼呢?就是安排一個門衛的工作,我也很難勝任。當時有好心同誌就善意地建議說:“讓他回去休息吧!我們每月按時把工資寄給他!”當時的張世壁局長卻說:“長江航道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隊伍,是培養人、教育人的地方!不是養人的地方!就這樣一個孩子,我們要是教育得好、培養得好,說不定將來他也能為單位、為社會做些有貢獻的事情!”這句話使我銘刻在心,時刻激勵著我前進!

1988年,我被特殊照顧安排在沙市航道職工學校擔任門衛和收發工作。這份工作對於我來說有兩個好處:一是空閑時間多,二是讓我在第一時間能閱讀大量的報刊雜誌。那時我讀書看報還是以打發時間為主,而且多數是看些花邊新聞和逸聞趣事。可是有一天,《人民日報》上的一篇關於《鄧小平南巡講話》的文章使我產生了濃厚興趣,一下子看入了迷、忘記把當天的報紙送給校領導。那時的校長是餘恩高同誌,他很納悶:快要下班了,門房的小陳怎麼還沒把今天的報紙送上來呢?於是他悄悄地來到門房,看到我正認真地在看那篇南巡講話,他沒說什麼。當時我看得聚精會神,似乎感覺背後有人,我一扭頭,發現餘校長正轉身準備悄悄退出門房。當時我嚇壞了,心想今天肯定要挨批評,同時還心虛地向他撒謊說:“今天郵遞員來得遲,報紙才剛到……”說完我不由自主地紅著臉埋下了頭。可餘校長微笑地走到我跟前,用手撫摸著我的頭說:“看報紙、愛學習是好事,以後凡是我的報紙,你看完了再送給我!”我抬起頭注視著他那雙真誠而又明亮的眼睛,那湛亮的目光像一束溫暖的陽光直照進我的心田,使我不由自主地點著頭。就這樣,餘恩高校長成了我的良師益友,在前進的路上像一盞航標燈不斷地引領著我前行。我不僅在報紙上享有先睹為快的特權,而且餘校長還親自把《求是》、《半月談》等雜誌送給我閱讀學習。特別是每次的班組學習會上,都是他安排讓我閱讀學習文章主持班組學習。有了這樣的眷顧,我不斷地汲取豐富的精神文化營養,在那間不到10平方的鬥室裏,我慢慢地樹立起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再也沒表現出殘疾人的悲觀情緒。在餘恩高校長的悉心引導下,我加強了文化知識的學習,政治思想理論的學習。我一邊搞好門衛工作,一邊參加自修學習。於96年、98年先後獲得《漢語言文學》專科、本科文憑。隨著自己科學文化知識、政治理論知識的提高,我漸漸地變成一位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的青年。夢想自己將來也能像戰鬥在長江航道一線的同事們一樣,去戰灘鬥水唱響人生,做一位努力工作、報效國家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