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地成為共產黨員
懷著這樣的人生理想,2000年11月、我第一次向沙市航道職工學校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從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到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我走過一段漫長而又曲折的路程。記得在我第三次要求進步時,我被擬定為發展對象,但在公示階段,我沒能通過。那時我的思想包袱很沉重,與同事的工作關係也是越來越緊張,甚至於在家裏對妻子和孩子也是常常發脾氣,但職校黨支部始終沒放棄對我的培養。特別是黨支部書記徐正銀同誌,他多次陪伴我說話談心,幫我查找不足,同時還專門為我寫了一篇題名為《陳碧清身殘誌堅 、立足崗位自學成才》的宣傳報道在《荊州日報》上發表,報道中還配有我在崗位上自學成才的圖片。我深深地知道:“徐書記是擔心我這棵小幼苗經不起風霜的砥礪倒下去了,他是想用這種方式鼓勵我,讓我重新振作起來!”體會到徐書記的良苦用心後,我對入黨這件事有了重新的認識:職工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是以黨員的行為標準作尺子來衡量我,說明我與黨員的要求標準還有一定差距,我要勇於接受群眾的意見,積極端正思想正視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不斷完善自我。有了這些認識後,我就更嚴格地要求自己。在工作崗位上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利用自己對寫作的愛好學寫文章,陸續有詩歌、散文、小品,還有關於單位的新聞報道在國內報刊雜誌、網站上發表。雖然這些作品還顯得稚嫩,但它是在組織的培養教育下、單位領導的悉心引導下,職工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先進典型事跡的引領下所形成的精神食糧。它們表達了現代長江航道人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是長江航道精神文化長河中閃爍的航標燈。2008年,因工作的需要,我從沙市航道職工學校調到長江黃石航道管理處。在新單位裏,我始終沒放棄自己的人生理想,對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追求更加強烈。經黃石處黨組織的精心培養,2010年7月,我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用感激的心奉獻社會
調入長江黃石航道管理處後,起初我主要從事航道值班員的工作,後來也配合工會主席沈世貴同誌從事一些群眾性的工作。記得有一次我和沈主席及離退辦幹部一起去蘄州看望慰問殷延貴老人,殷老已85歲高齡,人瘦得皮包骨頭,讓人一看就害怕。可沈主席一進去就伸出雙手握住老人,並搬把凳子挨著床頭握著老人的手坐著,細心地向殷老的家人詢問老人的治療和康複情況,在殷切的問候中滿載著組織的關懷。殷老的聽力不是很好,沈主席就俯在他耳旁,詳細地向他彙報黃石處當前的發展和所取得的成績。老人一邊認真地聽,一邊欣慰地點著頭。在回來的路上,我笑著問沈主席道:“您老作為一位領導,代表組織去看望他們,可您老對這些老同誌怎麼就像是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親切呢?”於是沈主席給我們講起了長江航道的發展史:首先從長江航道淪落在外國人管製下喪失主權的奴役,再到長江航道人是怎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翻身做主人,一直講到長江航道發展的今天。沈主席最後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如果沒有這些長江航道革命先輩們的前赴後繼,我們的長江航運哪還有今天的繁榮啊?我們都有老去的一天,但長江航道人的奮鬥奉獻精神要世代傳承!”沈主席的那種常懷曆史情懷,尊老愛幼及言傳身教的感恩品德深深地教育了我。當我隨著勞模先進典型事跡的深入學習,以及在一線看到黃石處職工頂著嚴寒酷暑戰灘鬥水的那種熱火朝天的場景時,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對長江航道的認識,我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孩提時代到現在,我一直以來是受黨的關懷和教育,越來越讓我認識到隻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全中國,隻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長江航道人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兒女、是當代最可愛的人!在那一刻,我決心用另一種方式去表達我對中國共產黨、長江航道人的敬仰和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