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學為武器服務部隊
2004年,身為軍藝教務處長的許福蘆,由於具有良好的軍事文化素養,熟悉部隊文化工作和軍營文化管理特點,也具備突出的文學和管理才能,被任命為該校文化管理係主任。
許福蘆介紹說,軍藝文化管理係是直接服務於部隊文化建設的人才培養平台,負責向部隊輸送合格的文化工作管理人才,對解放軍的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對新的曆史條件下提高部隊文化軟實力,負有神聖的責任與使命。
到文化管理係任職時,許福蘆曾承諾,工作期間所有的榮譽、所有的好處他都不要。他認為作為一名領導幹部,這樣才能身正,才能當裁判員,全心全意為部隊搞好文化工作人才培養。部隊文化工作對軍隊整體建設至關重要。許福蘆懷著男兒報國的情懷,決心在這個崗位上不白白虛度年華,堅定地負起責任。
來到文化管理係後,許福蘆認真努力做了大量默默無聞的工作。過去人們總覺得部隊文化工作不是個專業,更談不上有什麼學科理論體係,因而培養工作始終停留在經驗傳授層麵,很難觸及教育本質、觸及精神靈魂。許福蘆立足這塊未被開墾的學術處女地,堅定不移地建構理性大廈,強化人文精神灌注,在軍隊文化管理理念的確立、部隊文化活動組織管理的課程設置、軍營文化建設目標宗旨、軍事文化德性價值體認等問題的思考方麵,都有顯著建樹,取得一係列成績。他撲下身子從基礎做起,總結軍隊文化管理學科內涵和外延,努力從學理上琢磨部隊文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國內核心期刊反複表述自己的整套理念,用紮實的理論形式,厘定軍隊文化管理的價值體係。
“文化管理係的人才培養宗旨,決定了它要直接麵向部隊。部隊文化工作有沒有人文內涵及戰鬥力建設效能,官兵文化生活質量如何,都與這個係的人才培養活動有很大關係。”許福蘆說。2008年3月,軍藝接受了全軍院校文化工作課教員培訓班的培訓任務,來自全軍院校文化工作課程教學一線的近百名教員,對課程目標價值認識不盡一致。許福蘆通過五次講話,把自己的見解耐心細致地灌輸下去。他所強調的核心內容是,確立“文化帶兵”意識、懂得“文化帶兵”的重要性,學會“文化帶兵”的方法,是全軍指揮、科技軍官的必備素質,軍隊文化工作和政治工作需要改革,需要現代化,需要突顯“人”的地位。
許福蘆認為,文化是生態的產物,是在漫長的曆史積澱中成長起來的價值體係。軍事文化的先進性關鍵在於其德性價值,它是我軍先進軍事文化建設的坐標點。應在這個坐標體係下汲取中外軍事文化精華,不能籠統說軍事文化,或迷戀傳統、或全盤西化,都是有害的。他對於當下軍內外某些軍事“發燒友”,讓軍事文化泛濫成災的現象表示擔憂,尤其反對“貼狐胸毛”式的所謂“行伍文化”,指出這是中外軍事文化中糟粕。它往往受時尚誘引而不觸及靈魂,使文化價值出現偏平化趨勢。許福蘆心心念念的先進軍事文化建設目標就是:培養自覺的戰士,即自覺為國防事業甘願付出。這是軍隊文化及政治工作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兩年前,許福蘆又被任命為軍藝文學係主任,肩負起軍事文學創作與批評人才培養的責任。雖然,當初的“拿破侖夢”在許福蘆現在看來已是過眼雲煙,然而,他認為男兒報國有多種形式。在文學係,許福蘆最主要的壓力源於他的學生能否創作出軍事文學精品力作,並始終牢記使命,為軍隊服務。許福蘆說,這不是口號,不是意識形態化,是十八歲參軍報國青春夢想的繼續。他目前開設了兩門課,針對研究生的是《軍事文學審美研究》,針對本科生和藝術碩士的是《軍事文學創作與批評》。許福蘆說,這兩門課他一直會講授下去。從這兩個方麵,他試圖向學生傳達一些聲音,從而使文學係的學生走出校門之後,能夠真以文學作為一個武器來為這支部隊服務。
責任編輯 陳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