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國內關於劉翔眾說紛紜的時候,他同教練孫海平已經踏上了美國的“旅程”,這也是他們今天第二次造訪洛杉磯的一家康複中心。全新的訓練環境讓他倍感興奮,科學的方法也提升了他的訓練質量。其間,他還為戰靴定做了一款矯正鞋墊,在進行康複訓練外,還要測試一下這款特製鞋墊的使用效果。
在這之後他又返回北京,並與已經集結備戰亞運會的中國田徑隊大部隊會合,繼續備戰。
“亞運會前,最好也就能跑到13秒20左右,這次成績提高還是和過去兩個月的訓練有關。我很清楚,這個酸痛要伴隨著我到退役,是我必須承受的。我今年27歲了,算是老運動員,但我認為從身體機能上來說我還很年輕,對自己充滿信心,我堅信還能跑進13秒。”劉翔點著頭。
“基本上把能捐的都捐了”
今天去蘇北老家祭祖了,因為我太爺爺的墳在那。一天來回,車上坐的屁股都麻了!當年我爸爸也在那插隊落戶的,整整九年……
哦喲喂……快突破800萬聽眾了!什麼概念啊?需要更新博客了!
鄉親們,周末快樂!我和我爸爸在喝茶。上海下雨了,很久沒下雨了,這場及時雨對田裏的莊稼和農民伯伯來說就是救命的!
——摘自劉翔微博
2010年12月10日,劉翔微博的觀眾人數達到800萬,超過twitter網站的第一名ladygaga,成為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微博。
“覺得微博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一個趨勢,然後引領大家往這方麵發展,這裏是很好的互動空間,也是一個交流平台,讓大家有什麼話都可以說出來,有什麼話都和大家一起分享。過去我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跟大家交流,但是現在每個人微博都有了,我覺得挺好的,大家聊聊天,有時候說說話,挺開心的。”劉翔笑著說。
或許真的有曲高和寡,高處不勝寒的原因,讓劉翔現在出去交朋友無疑有些不太現實,但是微博是他交流溝通的平台,他也很好的利用了這個空間。
2010年4月15日,青海玉樹地震,劉翔在微博中呼籲社會各界關注、救援災區。並委托父親向青海玉樹地震災區捐款20萬元,得到了無數網友的支持。
眾所周知,對於繁雜的社會活動,劉翔並不“感冒”,但隻要是和慈善事業掛鉤,他一定“當仁不讓”。
2004年雅典奧運會後,劉翔和師傅孫海平就一直希望可以做一些回報社會的公益事情。當然,劉翔也是一直這麼告誡自己的,自傳《我是劉翔》賣得很火,全部相關收入都捐給了慈善基金會;2004年印尼海嘯,劉翔和孫海平先是在國家體育總局捐款,隨後劉翔又委托父母向上海紅十字會捐款5萬元人民幣,同時劉翔名下的“飛翔基金會”再捐款50萬元;2006年,劉翔的雅典奧運會戰袍被國際田聯拍賣,所有收入也捐給了慈善機構;同年的上海田徑黃金大獎賽,他榮獲“最受歡迎運動員”,得到一套價值80萬元的房產,他又毫不猶豫捐給了2007年上海世界特奧會組委會;2008年“5 12”大地震,他一捐就是350萬元……
劉翔說:“我能有今天,離不開全社會對我的關愛,老爸一直和我說,做人要會感恩,所以我也一直在找機會回報社會。我知道社會上有些人的日子過得非常艱難,每次看到那些人那些事,我就想怎麼來為他們做點事情。國家培養了我這樣一個奧運冠軍花了很大心血,現在也是自己回報社會的時候了。”
為了慈善,劉翔極其大方,把能捐的都捐了。在雅典奧運會獲得冠軍的 那一雙跑鞋捐了;在瑞士洛桑跑出12秒88破世界紀錄的跑鞋又捐了,雅典奧運會奪冠的戰袍被國際田聯拍賣,戰靴被委托給了上海市希望工程辦公室拍賣,還有那一雙曾經萬人矚目的金色訓練跑鞋,也被拍得15萬,捐給了慈善事業。唯一沒捐的就是那件破世界紀錄的戰袍了,可這件戰袍目前還下落不明,因為他破紀錄那天一興奮就扔給了觀眾。
“雖然有點舍不得,這些物品都很有紀念價值,想給自己留一個美好回憶。但是想到可以讓自己的東西可以發揮到更大的作用,幫助到更多的人,那是再好不過的事。”劉翔沉思著說,“我覺得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一份子,狀況好一點的人就應該幫助狀況差一點的人,讓這個社會盡量平衡一點,希望大家都能夠積極參與到慈善事業中來。”
2010年就這樣過去了,對於劉翔來說,這一年裏,有汗水、有艱辛、有收獲……
對於未來,劉翔表示:“我希望在未來運動生涯當中,我還是要堅持自己能夠盡量把握住更多的機會,把握住自己,盡量不要想什麼結果,然後把過程做好就行。”
“你能在倫敦奧運會上奪冠嗎?”
“我相信我能!我相信自己還有這個實力。但不管能還是不能,我都會盡力把過程做好。其實我曾經也不敢相信自己可以重新跑進13秒之內,但現在我很有信心,也希望可以重回巔峰。”劉翔的回答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