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現場瞬間由靜默轉向沸騰。奪得冠軍後的劉翔也是異常興奮,他和獲得亞軍的史冬鵬一起,身披國旗,在攝影記者和工作人員的簇擁下,在場邊接受現場觀眾的祝賀。甚至在走到接近媒體混合區的觀眾席時,劉翔在興奮之餘把自己的運動短上衣也扔向了觀眾,引發了現場的又一波熱潮。所有的照相機、攝像機全部對準了他,觀眾在尖叫,記者在追逐,這一時刻,屬於劉翔。
“今天很放鬆,從起跑到節奏,都比較穩,感覺非常好,我也沒想到今天能跑到這個成績,謝謝鼓勵過我的人。”劉翔激動地說。
劉翔跑出了亞運會的最佳成績,賽後多家外國媒體對劉翔進行了報道:《美聯社》用劉翔打出象征No.1的手勢引出了整篇報道,同時還認為劉翔的金牌是本屆中國代表團中“成色最足”的一塊;《今日美國》稱:兩年前在北京奧運會意外退賽的劉翔,以13秒09的成績打破亞運會紀錄,對於27歲的劉翔而言,終於卸下了沉重包袱,完成了自我救贖……
這樣的情形代表著什麼?其實,當他搖著示意“我是第一”的食指,吐著舌頭出現在鏡頭前時,我們知道劉翔回來了,這是王者的強勢回歸。
“我知道自己還有實力跑得更快”
劉翔奪冠後,有記者問,“13秒09對你來說也許意味著今後更大的壓力,你重新吊起了國人的胃口,讓他們對你的期望值越來越高。”
“沒有壓力,真的沒有。壓力會越來越小。我知道亞運會後,大家對我又會開始寄予厚望。放在以前,我會把這樣的期待與自己聯係起來。這次跑完後,我感覺自己還有上升空間,可以重回巔峰。我現在是享受訓練,享受比賽。機會是靠自己把握的。以現在的狀態跑到13秒09,已經很驚喜。因為我感覺自己還是沒有很充分蹬起來,不夠自如,節奏和上欄配合得不是很好。右腳蹬起跑器時有些小心,畢竟是有傷,需要找回以前的記憶。我有實力,隻是需要找回從前的感覺。”
的確,劉翔需要的隻是找回從前的感覺。沒有幾個人可以體會出劉翔的艱辛和不容易,這一次,他成功了,雖然不久之前,很多人還在懷疑他,輕視他,甚至感覺劉翔的時代已經過去。
2008年北京奧運會,劉翔退出賽場的那一刻,看著他孤寂的背影,很多人不是諒解,不是關心,而是責備,他們無法麵對這樣的事實,甚至指責他是懦夫的退卻。
“賽前我就感覺不舒服,但真沒有想到病痛會一下子突發。也可能那時我對受傷的理解不正確吧,一直覺得自己能比,從來沒想過北京奧運會不能比,所以傷痛加重時,一下子就蒙了。世上沒有後悔藥吃,有了這次經曆,以後不會摔更大的跟頭。”劉翔說。
奧運冠軍“丟”了,一些不忠實的粉絲“倒戈”了,現實的讚助們“撤退”了,留給劉翔的再一次是110米的跑道和那一條傷腿。
治療、治療、再治療……
恢複、恢複、再恢複……
訓練、訓練、再訓練……
一年之後,在上海國際田徑黃金大獎賽,這是劉翔職業生涯第四次參加上海黃金大獎賽,也是,傷愈複出的中國飛人劉翔的“第一次表演”,最終憑著頑強的毅力以13秒15的成績惜敗美國名將特拉梅爾屈居亞軍!特拉梅爾的奪冠成績也是13秒15,美國名將因為有效部位率先衝過終點所以笑到最後!而在這之後,他有先後奪得了全運會、亞錦賽和東亞運動會的冠軍,隻是對手一般,成績一般。
而到了2010年,劉翔的日子更加不輕鬆。
三月份,在多哈進行的室內田徑世錦賽男子60米欄是他北京奧運會之後,重返世界頂級大賽的“複出戰”,在國人殷切的期盼中,他僅跑出了7秒65,位列第七。在大家的一身歎息中,看見的是劉翔落寞的背影。
兩個月後的國際田聯鑽石聯賽上海站,在自己的家鄉父老麵前,劉翔居然“破紀錄”的輸給了史冬鵬,排名第三,那時候,劉翔留著汗水的臉頰有些僵硬。
2010年07月22日,劉翔因為醫生的建議——恢複情況不適宜去參加如此高水平的大賽,可能會引發負麵作用。所以他決定放棄9月在克羅地亞舉辦的田徑世界杯。
雖然田徑管理中心在第一時間出麵澄清:“劉翔現在主要是以康複為主,首先要確保劉翔的傷病不再出現反複,其次要保證高質量的訓練。他現在的確處在困難時期,受到傷病的困擾。但可貴的是,劉翔一直在堅持,他沒有退縮過,劉翔從來沒有因為對手怎樣而動搖過,一直以來都有股信念在支撐著他,這點很不容易,他一定會堅持到倫敦奧運會。”
但是這樣的解釋並沒有打消眾多人心中的一團,鑒於劉翔之前的表現,國內輿論一片嘩然。“劉翔的時代過去了”、“他就是缺少訓練”、“因為羅伯斯、奧利弗太厲害了,他不敢比了”、這樣的猜測層出不窮,更有甚者爆出劉翔退役說。
“在最難的時候,您想過退役嗎?”
“沒想過,我知道自己還有實力跑得更快。隻要跟腱不斷就要比下去,冠軍的心不能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