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家庭經濟狀況較差的情況下,頭胎兒童更容易經曆生二胎帶來的負麵影響。而生育二胎的好處則是生育後母親花在照料孩子上的時間更長,無論二胎還是頭胎兒童都會因此受益。
在這個時期,父親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因為在新生兒降生之後,母親投入更多時間精力照顧二胎是不可避免的,父親則有機會在這一階段更多與頭胎兒童交流。一個溫暖體貼,善解人意的父親比一個很少與孩子交流的父親更能夠幫助頭胎兒童應對生活變化導致的壓力。
克萊普納(Kreppner)等人給出了幫助改善這一階段家庭關係的三種不同方法,這些方法都需要父親的參與:1.父母輪流負責家務和新生兒的照料。2.父親抽出更多時間與頭胎兒童交流,母親更專注與新生兒建立親密關係。3.父親負責所有的家務活動,母親可以有更多精力同時照顧兩個孩子。
此外,女孩比男孩對二胎降生導致的變化更敏感。那些在二胎降生前就已經倍感壓力女孩子,如果沒有感受到父親足夠的支持,會比男孩更容易在新生兒降生後感覺痛苦。這一壓力會持續到二胎出生後。
此外,二胎對頭胎兒童在同伴人際關係方麵的負麵影響往往出現在二胎出生後第二年,這個時候正是頭胎兒童學習如何與二胎兒童互動的階段,在這之後,這種影響就逐漸消失了。
兩個孩子的年齡間隔也是影響頭胎兒童行為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間隔較小的時候,頭胎兒童反而容易出現問題。特別是那些剛剛斷奶和學會自行大小便的頭胎兒童來說,容易出現這些新習得技能的反複和退化。
一項研究出生間隔時間與頭胎兒童學業表現的研究發現,年齡間隔越大,頭胎兒童的閱讀和數學成績越好,而在二胎兒童中沒有發現這樣的效應(研究的最大年齡間隔為10歲)。
【生二胎,對孩子也有好處】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研究發現,弟弟妹妹的到來對頭胎兒童的影響並不都是負麵的。
上文中說到,生育二胎後母親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更多,這可以讓頭胎和二胎兒童都從中獲益。此外,生二胎的家庭父母離婚或分居的可能性更低,家庭結構更穩定,這也對頭胎兒童有積極的影響。
總的來說,以往的研究並未在整體水平上發現二胎降生一定會給頭胎兒童帶來明顯的負麵影響。具體到某個家庭,孩子的表現與他自身的特點以及家庭環境因素有很大關係,不能一概而論。
隨著中國二胎政策逐漸寬鬆,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計劃再添一個寶寶,這對家庭來說的確意味著生活方式的重大改變。理解頭胎子女在這個過程中承受的壓力,做好家庭財政收支的規劃預算,父母進行合理分工,創造與頭胎子女更多交流互動的機會,全家才能更順利度過這一過渡期。(摘自:幸福移站,作者:心理學專業博士生杏仁左,原文標題《二胎,生?還是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