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03:房價漲聲中迎來保障房(1 / 1)

2003:房價漲聲中迎來保障房

首批房奴解放:紙上富貴?

政府也注意到越來越熱的房地產市場,出台政策調控,這開啟了自1998年房改之後的第一次調控。

2003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信貸業務管理的通知》,這就是有名的“121號文件”。其核心內容就是對房地產開發企業貸款和個人房貸進行更為嚴格的規定。對於開發商來說,“121號文件”一出,可謂是“這些規定條條如刀,刀刀見血”。很多開發商都以為好日子已經過去了,緊接著而來的將是地產業的冬天。

可當年8月份國務院又發布了另外一份文件《國務院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文件中明確說明“房地產業關聯度高,帶動力強,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要根據市場需求,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普通商品住房發展,提高其在市場供應中的比例”。對於開發商來說,懸在其頭頂上的“刀”拿掉了,而且新的政策給了開發商、投資者們信心。之後就是房價一路高歌猛進,政府出台了一係列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但是房價不僅沒有調控回去,反而在各種調控政策中不斷攀升。這之後,過度市場化和保障房欠賬成了鮮明的對比,直到2007年保障性住房才真正開始大規模地建設。

如今,“房奴”、“蝸居”等詞彙反映了生活在大城市的人的狀態,人們不得不習慣在高房價底下過日子。

今年2月2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與廣大網友交流時指出,我們計劃在今後五年,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萬套。保障性住房應當以公租房和廉租房為主,再加上棚戶區改造,不要走偏方向。屆時,保障性住房的覆蓋率將達到20%,將有力緩解住房問題的壓力。

總理的話意味著商品房長期主導市場的時代即將終結,保障房與商品房平分天下,中國的樓市要真正邁入雙軌時代。(來源《中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