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福利房終結
首批房奴解放:紙上富貴?
1998年7月3日,國務院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製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決定自當年起停止住房實物分配,建立住房分配貨幣化、住房供給商品化、社會化的住房新體製。從這一刻起,原先的福利分房製度徹底被廢止,這一天也成為中國住房製度改革的一個分水嶺。
“要作個決定,今年下半年停止福利分房。”早在那年的2月28日,朱鎔基在他主持召開的國務院房改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上就亮明了自己的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被視為房改綱領性文件的《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製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中,還提到“同時調整住房結構,重點發展經濟適用住房,建立以經濟適用房為主的住房供應體係”。
1999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下發《關於開展個人消費信貸的指導意見》,第一次提出了“積極開展個人消費信貸”的概念,按揭買房開始正式登陸中國。之後,央行第七次降息,大大降低了人們買房的成本。同時,幾乎所有開發商都是依靠商業貸款進行開發的,連續降息降低了開發商的成本,使開發商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賣房。2000年5月底,建設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總額經過8年的發展後終於超過了100億元,但此後僅過了5個月,就一躍變成了200億元。
由於剛剛被放開之後的需求確實很大,再加上政府的強有力的推動,到2003年時,中國房地產市場開始有泡沫存在的勢頭,投資需求逐漸進入,北京、上海等部分城市的房價不斷攀升。(來源《中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