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租房要看個人情況
首批房奴解放:紙上富貴?
房價走勢撲朔迷離,房租卻一路高歌,這讓“買房還是租房”又成了兩難選擇。
據媒體報道,重慶一對“80後”夫妻,結婚時決定隻租房不買房。他們在市區尋尋覓覓一年多,終於找到一位肯將房子一次性出租10年的房東,並很快簽下10年租房協議。哪料想,此舉遭到雙方父母的強烈反對,女方母親更是被氣得嚎啕大哭。4位老人還專程從老家趕赴重慶,以斷絕關係相威脅,要求他們即使賠償,也要毀約。
“買房還是租房”,已不僅是一個年輕小家庭討論的話題,還是雙方父母關心的重大議題,更是社會各界爭議不休的課題。
近日,一位北大教授“年輕人有房住比有住房更現實,可一輩子不買房”的說法,引發了新一輪關於買房還是租房的網友討論。
廣東江門市一位網友算了一筆賬:一套房100平方米,5000元/平方米,總價格50萬元。首付15萬元,20年按揭,采取等額本金還款方式,還款總額55.9萬元,即買一套房,共需支出70.9萬元。如果用這70萬元租房,按照目前江門的租價,800元租到一個三房兩廳的居室,買房的錢夠租87年的房。
雖然這個算法得出的結論隻適用於個別地區,但也從一個側麵反映了目前房屋租售比不合理性。
當然,也有網友表示,租房,房子永遠不是自己的,永遠有一種漂泊感。傳統中國人都有一種“有瓦遮頭”的情結,買房之後,才能算安定下來,也不用再忍受被房東或者中介追著漲價、催繳房租、克扣押金的痛苦。
重慶網友小明發貼稱,雖然有人認為房租不高,租房比較劃算,但沒有考慮物價漲幅,租金不可能永遠不動。租房族即使每月支付較少的房租,多年後卻依然“沒有1平米屬於自己”。
有北京網友表示,房租看漲了,新政調控,讓一些打算買樓的顧客棄購轉租,增加了市場上的租房需求。時下北京房租漲了近7%,還是咬緊牙關供房吧。
租房派說,馬雲創辦阿裏巴巴時沒買房,馬化騰創辦騰訊時也沒買房,陳天橋創辦盛大時沒買房,丁磊創辦163時也沒買房……如果他們買房了,還會有今天這些互聯網巨頭嗎?從租售比來分析,房租的回報率並不理想,而房價是否能繼續瘋漲也不好說,而把買房的資金用於別的回報率更高的投資,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選擇。
買房派認為,通貨膨脹加劇,銀行存款負利率,買房不但可以居住,還可以出租出售,既滿足了居住需求,又能投資保值。以這些年的房價為例,如果10年前買一套房,現在房價已經翻了好幾番。而從長遠趨勢來看,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加快,房價下跌的可能性極小,應該還會穩步上升,如果現在不買,以後更買不起了。
10年前買一套房,現在房價翻了好幾番,的確讓人眼熱,但現在畢竟已經不是10年前了。房價屢創新高,即使想買,也不一定買得起;即使買得起,在國家對房價輪番調控的背景下,誰又知道未來房價走勢會不會逆轉,而被高位套牢呢?
其實,該買房還是該租房,並沒有固定的答案。對一些人來說,適合買房,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就適合租房,那是因為家庭條件、收入狀況、性格特點和承擔風險的能力不同。所以,買房還是租房,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具體分析,合理決定,其他人的選擇隻能供參考,不能盲從。(來源《投資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