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武勇激鬥篇 第002話:崖山!決戰之前夕(3 / 3)

所謂甕城,是增建在崖山城塞四個城門外的半圓形,或長方形城,因其似陶甕而得名,又因其形似馬麵而被稱作為馬麵城,是增強城門防禦韌性的軍事建築。也有的甕城建築於城門的內側,如當今南京城聚寶門的內側,就築有三進內城。甕城與正城門等高同厚,城牆的一側或兩側開有偏門,既方便城內外同行,又不讓城外的人直窺城內,具有屏障的作用。

崖山城塞四個城門,四座甕城,每座甕城標準配置三千名神射手外,根據不同城門的戰略功能不同,另外配置的兵種也不同:主城門甕城堅守,配置一千名鐵甲步兵,為了防止元人騎兵的衝撞,每名鐵甲步兵腰部用鐵鎖相連;東西兩座甕城負責支援包抄,配置兩千名牟漢臣親自訓練的輕騎兵,所持武器為蜀漢丞相諸葛孔明設計建造的連弩,又稱諸葛連弩,負責騎射攻擊;後城門城塞配置兩千名槍兵,負責保衛陸秀夫的安全以及訓練民兵。

將軍的部署可謂是銅牆鐵壁,無人能擋啊,料他元人千軍萬馬也休想從正麵攻破崖山城塞!士兵個個如此想到,頓時士氣高昂,等待著元人的最後進攻。

漢臣急忙招來剛才的傳令兵,問道:“依你所見,元人先鋒主力兵臨城下,還需幾個時刻?”

“兩個時刻左右。

“主力是步兵,還是騎兵?”漢臣接著問道,看起來很焦急的樣子,額頭滲出了兩三滴豆大的汗液。

“是輕騎兵”

“你下去吧,辛苦你了”

“是!”

漢臣這才放心下來,但情況依舊不妙。按照輕騎兵的行軍速度,隻需要半個時辰便可以趕到崖山城塞城下,但其戰鬥力,攻擊距離的不足完全可以依靠裝備有弓弩的宋軍輕騎兵在其未到達城下便可以完全消滅。

我軍不能再消耗下去了,元軍遲遲不展開最後的進攻,是在跟我軍搞消耗戰。漢臣心想,隨即手中的鐵鞭狠狠的砸向地麵,地麵瞬間多了一個窟窿。

可惡。

他突然想起了什麼,傳令身邊一名近臣,耳邊耳語雲雲,隨即該近臣策馬揚鞭,向城塞跑去。

近臣首先傳話給城內的平民百姓,百姓瞬間喧鬧了起來,隨即默不作聲,一個個順從的按照近臣所說進行行動。隨後近臣找到了還在下棋的陸秀夫,對其耳語雲雲。

陸秀夫依舊安心的下棋。絲毫沒有被剛才的耳語所影響。

“喏,你看,我又贏了。”

“丞相棋藝超群,下官佩服。”

陸秀夫隨即話語一轉,對牟漢臣的近臣說道,“就依牟將軍所言,你回去複命吧”

“是”

“劉大人啊,我去前線對漢臣有話要說,今天就這樣吧,改天再下。”

“是,丞相走好。”

“備馬!”

……

崖山海麵上,張世傑率戰船1000艘,民兵20萬,將水軍結成一字陣,用繩索把船隻連接設防。

一名穿戴著宋軍文官服的人士乘快馬駛入了崖山的北海岸。“張大人,我們牟將軍有要事稟報,請大人答話……”

張世傑聞言急忙下船,乘馬與牟漢臣的近臣相見,隨即該近臣熟悉的對著張世傑耳邊雲雲。

張世傑聞言大驚,隨後眉頭緊鎖,問道“這事兒,陸大人知道否?”

“方才已知曉。”近臣畢恭畢敬地答道。

“他對你們將軍的這個建議怎麼看”

“陸大人說就按我們將軍說的辦。”

這事真的很是讓他為難,按照漢臣使者所言,城中除了保留兩萬餘精銳士兵外,其他的幾萬名老弱病殘,平民百姓悉數乘坐他的海軍戰艦運往時為南宋廣南西路的瓊州地區(也就是今天的海口市),與此同時,海軍除留下500餘艘戰艦及官兵外,其他的戰艦及民兵一同前往瓊州地區。

漢臣這是要唱哪一出戲啊?他不解。

正在他猶豫的期間,數萬名攜老扶幼的平民百姓擁擠的到達了崖山北海岸,為首一名老頭子發話道:“陸大人啊,城外的那小將軍讓我們來找您,說讓您派軍艦護送我們去瓊州,不知大人可否願意?如若不願意,我們也不是貪生怕死之徒,我們馬上回去,去跟那元人拚命,絕不為難大人您。”

“大人,我們該怎麼做,您給發個話……”

“就是,大人,你們官兵死了,我們也不活了”

“陸大人,你倒是說句話吧!”

……

看著父老鄉親,陸秀夫內心感慨萬千。對不住他們啊,對不住,讓那元人一路南下,數千萬宋人被掠殺,被**,被奴役。這是宋朝的悲哀,也是宋軍的屈辱,更是宋朝老百姓們的不幸。

他轉身看了看身邊的水軍將領,問道“你們怎麼看?”

為首穿白衣的將領答道“以我軍的船隻數量,運輸這些老百姓不在話下,況且那元人海軍從泉州出發,沒有四五日是不會趕到此地的,我們可以趁此機會把他們運到瓊州地區,來回不過兩三日,並不會耽誤戰機。”

“陳將軍所言極是,末將認為,我們有愧於百姓,這次機會正好可以彌補我軍對百姓的虧欠。”

“不可,此行為極容易動搖軍心,而且城中人口驟減,防守必成大問題,城塞不保,海軍也難逃覆滅的結局。”

“非也,十幾萬軍民,每天的糧草供應都是問題,如若糧食問題處理不好,極容易造成士兵戰鬥力低下,人人相食的恐怖局麵。如若移民瓊州,不僅保護了平民百姓,留下了後備力量,還可以解決糧食問題,從瓊州地區補充軍糧。”

“末將完全同意陳大人的想法。”

“妙計,陳大人所言極是。”

張世傑微微點頭,看起來他很是讚同那位陳姓海軍將領的想法。

“眾軍聽吾號令”,張世傑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水軍一字陣的左翼以及右翼各抽調200艘樓船,以及後備用的100艘蜈蚣船全部用於輸送百姓,隨即出行,不得有誤。”

“是,臣等遵命。”

十萬兵民浩浩蕩蕩駛向無邊的七裏長沙海域(今南海),去找尋領導人口中的瓊州地區。

張世傑看著南行的船隊,感覺瞬間輕鬆了許多,與此同時,感覺輕鬆宋軍將領不僅僅隻有他一人,還有崖邊凝視著南宋海軍動向的陸秀夫,以及聽到使臣彙報的牟漢臣。三人共同凝視著南方的瓊州方向,這將是宋人最後的救命稻草,否則不僅中原王朝徹底改朝換代,連漢人,這個在中原地區繁衍生息了幾千年的民族也將亡國滅種。

而張世傑也對即將出行的500艘戰船的總負責人密語,授予他們不必回來,為宋軍反攻大陸保存實力。所以說,除了南行的十幾萬兵民,整個防守崖山地區的宋軍隻剩下崖山城塞的1.8萬守兵外,就剩下不足5萬的海軍,卻要對抗南下的元軍百萬雄師,兵力對比何其懸殊!這是一場肯定會失敗的不對稱戰爭,也是一場不能輸的戰爭。

宋軍已經沒有了後顧之憂,而元軍的前鋒主力也即將兵臨崖山城下。

決戰,宋元的最終大戰就要開場了!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