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是有心人,咂摸出庾妃這話裏有一層不服氣來,這拐彎抹角的不服氣,恰好像極了那位遠去的故人,便露出略略有些討好的神色,對那位故人說出一句軟話來,“昨日之事,是朕判得太重,你莫怪朕。”
德公公回頭看了一眼跟在身後的一個小太監,那小太監手上端著個托盤,托盤裏是幾盒藥膏,德公公對掃雪說:“皇上感念接簷護主心切,特地命醫館裏的人連夜配了這些金創膏來,助肌生肉效果很好,你快拿去給接簷姑娘用吧。”
掃雪訥訥接過,恍然反應過來,跪在地上千恩萬謝了皇上,站起來,又謝了幾謝德公公,心知在此無益,便匆忙告退照顧接簷去了。
庾妃見掃雪接了金創藥那歡喜非常的樣子,心下到很是不以為然。
“接簷不過一個下人,皇上事務纏身的,又何必專門為她配了這些藥來。”
皇上愈發真切地看見了那位故人,遂著她的性子,瞟了一眼圍牆下庾妃方修剪過的花草,“朕怎麼不盼著接簷好,接簷若不快點好起來,這些粗累活,朕還能放任你去做嗎?”
“自己做,也沒什麼的。”
庾妃此刻卻沒有心情去猜測皇上的心意,更沒有多餘的精力去迎合什麼,她一宿輾轉,滿腦子都是兒子。皇後不動聲色教訓了接簷,誰知接下來又會有什麼動作。這次是衝著下人,下一次萬一是衝著太子該怎麼辦?
皇上卻道庾妃是心疼接簷,埋怨自己,不住也要爭辯幾句,“打雖是打得重了,不過接簷昨日裏行事,確也是太莽撞。隻考慮其一,卻不想其二。你與太子,朕自會想方設法保全,她若不強出頭,又怎會招得禍事臨頭。”
接簷強出頭,是為了保全端本宮裏的人。在接簷想來,這是劃算的。因為接簷很正確地判斷了,皇後贈衣的目的其實很簡單,是要先動了以析藍為首的端本宮宮人。由此,太子身邊沒了親信,再派去的下人,皇後完全有能力做手腳,想安插多少自己的人就安插多少,那麼太子往後的日子無疑就是日夜都如履薄冰。太子才十歲心機還未深,前朝裏易儲之聲早已沸騰,到時皇後可隨意控製著在端本宮裏捏造個什麼罪名,再交由前朝加以利用,太子便不得不乖乖退位,讓於他人。
接簷一心隻想著,一定不能讓皇後的人有機會與太子日夜相伴,斷然不能把這樣控製大局的機會交到皇後手中,便決定自己把所有的罪責一力擔下來,至少保住端本宮裏的安寧。
可接簷想盡了旁人,唯獨沒想自己。她沒想過自己的分量,沒想過自己在庾貴妃身邊的價值。直到她聽見皇後那句意味深長的指責,“真是辜負了你家主子的器重,怎能這樣糊塗?”聽出了那話裏難以克製的喜悅,才恍然想到,這沒有了自己的光華宮,簡直就好似去了殼的卵。
多年前那個讓她驚詫的夜晚,那個單手劃向門外黑夜的女孩隻剩下半側臉留在屋內燭火勉力支撐的光明裏,那女孩對臨走的她說:“光華宮裏入了新主子,是個可憐人,我希望你能去幫幫她。”於是她來了,來到這座自前朝便充滿了傳奇的宮殿裏,來到庾覓身邊。可難道,是這樣走嗎?
皇後的竊喜讓她迷茫,用自己換端本宮裏的宮人,是劃算的嗎?如果這樣的交換是讓皇後暗暗叫好的,那麼對光華宮一方,或許、是不值得的。
可終於些許明白的接簷隻能跪在地上,聽任發落了。
所以,一個宮女強逞什麼能呢?一個下人,做得什麼數呢?最終能把整個局麵扭轉過來的,隻有皇上。能讓皇後蝕本而去的,也隻有皇上。
可庾覓是這宮裏為數不多的糊塗人,她看不見這個中曲直。她連當日接簷情急裏看透的暗湧都沒看見,她隻看見皇後起初想處罰析藍,接簷想抵,皇上將錯都歸到自己頭上,最終降了自己的位分。
所以,庾覓不明白,為什麼皇上事到如今還要來開罪接簷一番,明明接簷已經經受了那樣重的責罰。她不曾看見,事情到了千鈞一發的地步。因而她也無法理解,隻是打接簷二十個板子,皇後已經對皇上做出了怎樣的退讓。
不過好在,庾覓唯獨擅長,從流飄蕩。
所以麵對皇上對接簷的指責,庾覓隻是點點頭,說:“等接簷好些了,我會說她。”
而此時,皇上討好故人的耐心正好行將耗盡,一切就是這樣的恰到好處。
於是皇上終於說明了來意,“你的苦心,朕當然也明白。雖說玉已經作為酬勞給出去,再要回來於情於理都不合,但眼下恢複你的貴妃位分為重。故而,朕已經差人去把玉尋回來了,該有的補償朕也都備好,你且放寬心吧。”
------題外話------
大家多多收藏、多多留言!原創不易,且行且珍惜……